-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我以翅膀觸碰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0386
- 條形碼:9787522500386 ; 978-7-5225-003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以翅膀觸碰你 本書特色
一部融合了嚴肅與浪漫,天真與深刻的小說。主要人物奚江身上,匯集著關于價值的不同層次,他走過一條艱難的軌跡,不斷向上卻永難抵達,渴望英雄又無比脆弱,難以相信愛又不斷尋求。他的迷惘,他的痛苦,他的無法相信,都在不斷創造一些真正重要的東西,并由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 全篇對話肆意放縱,節奏鏗鏘,使四個青年人的愛呈現出童年般的質感。 是一則青春故事,也是一則寓言,有關愛的現代啟示錄。愛情在其*深刻的狀態,接近一場巨大的友誼。
我以翅膀觸碰你 內容簡介
心理系新生金冬冬入學不久即被敏感陰郁的醫學生季曉輝吸引,在碰到曉輝舍友,冷硬堅定、懷抱英雄主義的奚江后,又與之萌發新的火花,三人的關系因曉輝突染重病,嘎然止步。護理系學生心心在一次探病之后,以奮不顧身的熱情投入對曉輝的愛戀,四人由此開始一段夾雜著苦澀、淚水和甜蜜的愛之旅途。曉輝死后,心心在奚江、金冬冬的陪伴下,爬出谷底,到曉輝住過的那家醫院工作,其后在一場烈性傳染病的救治工作中殉職。至友接連去世的打擊下,奚江和金冬冬踏上各自尋求救贖的路。他們再未見面,而那個關于心靈的秘密也許藏在他*后給她的那封信里…… 本書探討心靈之愛的敞開性和神圣意味,通過四個青年學生之間的情感,找尋愛在其自身內實現完善的可能性,打造一條經由愛實現精神不斷上升的通道。
我以翅膀觸碰你 目錄
引 001
童年 003
熔化 023
結晶 039
心心 061
禮物 097
鍛鑄 112
強盜 141
秘密 159
魔法 179
重生 201
尾聲 225
他的來信 244
(代后記)
我以翅膀觸碰你 節選
童年 他從不跟我談論悲傷,喜悅,以及任何情感,所有不確定的、羸弱的、會由外力揉捏成其他形狀的事物,他都不屑,冷靜像一塊鐵,卻又是經熊熊烈火炙烤過的一塊堅硬的鐵。**次見面,在曉輝的宿舍。那時候,曉輝還是個健康的,因為沉思,一雙眼珠總是亮閃閃的青年,而他,我驚異的是,他那樣蒼白,不,不是蒼白,是透明,于是,渾身上下透出一種溫熱的血液的淡紅色。 (誰還愿意閱讀這冗長的詩篇?) 那時候,我是曉輝的小跟班——九月的**天,這個瘦弱、寡言的青年,騎一輛高高的腳踏車從我身旁經過,跟他一般纖細的輪子扭出去一個猶豫的弧,折回來,穿黑色皮鞋的一只腳踮著地,露出一截同樣黑色的襪管:金同學,你這期稿子……不錯,可那首詞……平仄完全錯誤。我撐著一雙沉重的、單薄的眼皮,灰綠格子紙上,細長的筆跡,帶著太陽的光暈,輝煌,無與倫比。 我難以追溯確切的源頭,但一種迷戀似的生活方式大約就是這么開始的。那首仿照南宋辛稼軒一時興起填就的《菩薩蠻》,經曉輝數易其稿,終于得以附在一篇以懷念高中生活為主題、略帶憂傷和矯揉之作的結尾,刊登于由其主編的校刊。 格林童話里,丑陋的女巫把她的鏡子遞給男人,告訴他,看看吧,里面才是真正的那個我。鏡子里出現的是在這世上空前絕后的美麗女子。我相信這個故事,不僅相信,更躬身踐行,為鍛造這樣一面顯示出真實自我的鏡子,我預備耗費一生光陰。如今,有人在幫助我打磨這面鏡子——一個能夠修飾我的文章的人,必定也能矯正我的靈魂,既然我已把大部分的自己存放于此。我幼稚而熱烈的生命急需要這一位馴導者。 此后,有曉輝在的地方總有我,到哪兒都有,無論多么遙遠、迂回、晦暗,費盡周折,我總能適時出現在他面前。借書是經常的方式,一個禮拜必定一趟,還有他常去的午餐廳二樓、圖書館、梧桐園后面的自習室和林蔭道。但曉輝住的那棟5號宿舍樓,我此前并沒踏入過。5-433室,數字這樣朗朗上口,每天可以在心里滾幾遍,以至于我**次踏進那里,覺得是異鄉人終于踏進傳說中有美人居住的幽深宮殿。 而宮殿深處——美人不止一位。 曉輝說:“奚江,我的舍友兼好友。”越過一屋子臉盆、晾衣架、熱水壺,他遙遙朝我裂開笑容,兩排牙齒占據了大半張臉,也是透明的,析出陽光的一種顏色。 “你好!曉輝常常說到你。” “曉輝也說起過你。” “他肯定說了我很多壞話。” “我的糗事也不少。” “彼此彼此,你倆都很適合做話題。” “完了,完了,看來我已經不需要重塑形象了。” 空氣陡然燃燒起來,每個人的聲音都像熊熊的火,有好一會兒,我意識不到這其中哪些是我的,哪些是曉輝或者他的,某些東西在大大小小的衣襪、盆、架間流竄,好像被敲打的鐘鼓,或是,每一叢火焰底下*頑固的星子,噼里啪啦,一刻不停。 變化只在于多了一個人,不知道是我和曉輝多了個他,還是他和曉輝多了個我。總之,兩個人和三個人是截然不同的一種聚合,前者嚴肅、狹窄、寂寥,而后者,熱情、遼闊、結實,此種變化,令人想大聲贊美。 他說話慢條斯理,聲調一揚一抑,爬上高山頂又緩緩地、小心翼翼下去,像技巧高超的駕馭者,始終讓船舶在浪尖上顛簸,甲板上不沾一滴水。他的聲音也如此籠住情感,密不透風,你嗅不出一絲兒味道,可不由得跟著起伏、蕩漾,*后,以全部身心呈現其中的奇崛與低回。一個人的心靈完整映照另一個,這是我從不敢想象之事,因為它是過去才有的,或者,傳奇和故事里的。現在我知道,這種事,今天和以后還會有,因為,眼下,就在這里,這間狹窄的,前后不足十平,窗框生銹,北風呼呼從缺了一角的窗鉆進來,酒精燈、萃取杯、燒瓶和滴管如交響樂般碰撞不停的5-433,真的發生了。人們彼此照耀,如粼粼水波,留住印刻其上的每一寸風,還把一直以來攪拌均勻、秘不示人的心重新揉捏、雕琢,成為新的、锃光發亮、與四周融為一體的奇妙之物。 我在5-433一坐,便久未離開。本來,只是去還一本借了曉輝兩個禮拜的書而已。直到日落黃昏,暮色降臨,月上柳梢,星移漏轉……我還坐在進門時的那個牛皮轉凳上,紋絲不動。這一晚的對話,我全記得,這里,只需說其中一節。 我再一次地,小聲地追問: “世界這樣完美,為什么人們還不滿足?” 他們中的一位回應: “因為幸福。人們因為幸福而滿世界追逐他們的理想。” 于是,我迫切,但小心翼翼地說: “你們覺得,就我們現在所做的……可不可以稱之為……呃……理想?” 另一位,更加小心翼翼地回答: “可能……也就是……還沒被遺忘的童年。” 每個禮拜至少有兩天是三人固定的聚會日——不到二十人的心理系小班被分插到幾個大臨床班一塊兒做實驗,我自然被安排跟他倆一個組。為什么說自然?因為,一切必得如此,否則,我們的故事沒法往下說,畢竟,5-433只是偶爾可以去一趟的地方。 *常做的實驗是關于兔子的:打開兔子胸腔,插一根管子進它的心臟,或者切開腹部,扎掉里面一段血管或神經。實驗開始前,先要給兔子做麻醉,利多卡因或巴比妥或乙醚。我*害怕這個,麻醉后的兔子沒有哪個還會醒來,實驗結束,就推進更多的致死劑量的麻藥。每個都一樣,麻醉,一旦啟動,就進入死亡——不,在我們手里,麻醉就是死亡,是緩慢的,為一既定目的(實驗操作、數據或其他更大的什么),拖延至特定時刻的死亡。 行刑者永遠是他。干凈,利落,凜然,以及仁慈——像一位烈士。劊子手和被刑殺的,同受其難。我下不了手,曉輝有時也猶豫,我們都愛惜自己,等著他動手。 于是,由我捧著操作冊,口里念念有詞,他持針,抽藥,摸索至受刑者耳后那枚柔軟的血管,不等發號施令,不等搖旗吶喊,他已沉默地,堅定不移地,推進了一枚同樣細弱的針尖,注射量通常達至參考給藥量的上限。 鄰桌有人過來,捏了捏操作臺上耷拉的腿,吹一記口哨:“麻翻了,這速度!”我們避無可避地,相視一笑。這當然算一種勝利,及不上攻城略地,也近乎手刃仇敵。 余下的事便可交給曉輝。曉輝有一雙纖長而精確的手,可以在不到一厘米的切口里完整分離肌肉、筋膜、血管、神經,血管壁上剪出漂亮的“V”字,插入比血管粗一倍的管子,再打上一個同樣漂亮的結。 我是*無足輕重的那個,但作為觀眾,我想我是出色的。凝神屏息,腰桿筆直,站定不動,如一座雕像,沒有哪個演出能擁有比我更虔誠的觀看者,我也再未以同樣的虔誠觀看過其他劇目。死亡、犧牲和拯救、理性、進步一起,也和我們無辜的、欣欣向榮的青春一起,除了觀看,我不置一詞,心里也一樣。 因為眼淚,在那之前,已經淌過了。 **堂課,不是現場,一部四十五分鐘的教學錄像,新西蘭大耳白兔氣管切開、頸動脈插管和迷走神經分離,隔著一層薄灰的屏幕,我已偷偷地、羞恥地淌下過眼淚。 現在,觀看是我重新參與他們的方式,或者,也是他們塑造自己的方式。 “你離那么遠?相信我,沒那么容易割到大動脈。” 他把我拉到前面,肌肉底下一叢叢眥目僨張的血管,米諾斯宮殿縱橫交錯的腥味。 “我暈血……而且……插管太長,也會暈……”我開始渴望有那團線和一柄魔劍。 “哦,我希望現在仍是遙遠的過去,女人不必強行遵循男人的法則。”曉輝的嘴角浮起他一貫的弧度,手指已探至心臟深部,穿過**根導管。 我汗如雨下,咬緊牙關,搖搖欲墜,但還是不動聲色地維持住一名觀眾的體面——沒讓自己暈倒。而且,手里沒忘了記下眼睛看到的每一步,連一個小數點也不放過。 “你這雙手,只要不是針或者刀,隨便握一支筆,哪怕一支煙,都這樣合適。”他倆有時候夸我。也許,只是安慰,免得我每每為一場實驗心碎神傷。但我寧愿相信。因我并不恥于承認,我在以此為自己賦予價值,以此為一名沉默難言的觀眾拓展其邊界,以此面對永遠正確的曉輝,以及后來那個冷靜、克制的他——我們一起的時間,所有翻江倒海,火燒火燎,都轉瞬即逝,唯有我親手畫于記錄冊上的,數字、線條、瘦骨嶙峋的筆跡,把一切揉成細沙,也賦予它們永恒。 金冬冬,你聽過米諾陶洛斯的故事嗎? 是那個被關在迷宮深處,每年要吃七對童男童女的牛頭怪嗎?殺掉那頭怪獸可要容易得多,只要你想得到用線團,沿路做標記,*后總能碰上它,然后舉起魔劍,手起刀落…… 你看,你不就是所有人里*擅長標記事物的那個嗎?你缺的,不過是*后那一下——手起刀落,直擊要害。 可我并沒有魔劍! 知道魔劍的秘密嗎?它所有的魔力,不過是讓你看不見米諾陶洛斯作為人的身體,在你眼里,它將不再像一個人,而只是一頭牛,一頭可以砍下頭顱,貢上祭壇,獻給海神波塞冬的犧牲——就這么簡單。 哦,別再說了,米諾陶洛斯……你忘了,它會成為地獄入口的審判者,用它的尾巴纏上你,纏幾圈,你就被安置在它之下第幾層。 你相信地獄嗎?或者天堂? 喔,我不知道,如果真的有,那也蠻好的。 我也這么想,因為這樣,人世大概就永遠不會結束。所以,你還是別逼我了。既然一切都會繼續下去。 好吧……其實,你只是膽小。 兔子們闔上眼,像一堆抹布,被送去處置室。我繼續握緊我的筆,奮筆疾書,“米諾陶洛斯和一把可以隱身的劍”,為我的下一篇小說決定了題目。
我以翅膀觸碰你 作者簡介
李都格,蘇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學士,同濟大學外國哲學碩士,現居常州,小說《石榴子》獲評為“豆瓣閱讀征文大賽入圍作品”。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