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第7部(2021版)/當年明月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01667
- 條形碼:9787559601667 ; 978-7-5596-016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第7部(2021版)/當年明月著 本書特色
本書特點;01 開啟全新講史方式“超級好玩,很幽默”“打開了我對中國歷史的興趣之門!”02 信手掂史,妙趣橫生金句熱梗,火爆出圈,每個故事,都寫得像段子03 以真摯之心,重寫有生命的歷史于謙、王陽明、徐階、海瑞、張居正、楊繼盛、楊漣……明朝浩如煙海的人物,總有一個人能打動你04 有劇情有懸疑,引人入勝加入偵探小說筆法,在歷史黑夜中探索未解的真相抽絲剝繭、酣暢淋漓、全程無尿點,全是興奮點
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第7部(2021版)/當年明月著 內容簡介
"本書是《明朝那些事兒》第七部,主要講述了從萬歷年間中日戰爭到明熹宗即位前后二十七年的歷史。 萬歷年間,內憂外患,外有日、朝進犯,內有四處叛亂。 日本國內的大名混戰漸進尾聲,對明朝卻野心不小,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都覬覦明朝,從談判到戰爭,一向小看日本的明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眾多名將從戰爭中挺身而出,在與日本的戰爭中,也順便結束了豐臣秀吉的一生。 朝堂上也不平靜,申時行的出現開啟了一個新的政治時期。張居正死后,申時行獨自擔起萬歷后二十年,在他面前的敵人有丁此呂、李值、江東之、羊可立……這又是一場廟堂上的腥風血雨。但萬歷年間的風波并沒有止于此,此后更有東林黨之亂、宮闈內的嬪妃之爭、皇位之爭,還有一個叫王安的太監出現在明朝的歷史舞臺上。"
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第7部(2021版)/當年明月著 目錄
第二章 勝算
第三章 為了忘卻的紀念
第四章 絕頂的官僚
第五章 和稀泥的藝術
第六章 游戲的開始
第七章 混戰
第八章 東林崛起
第九章 謀殺
第十章 不起眼的敵人
第十一章 薩爾滸
第十二章 東林黨的實力
第十三章 小人物的奮斗
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第7部(2021版)/當年明月著 節選
**章 二次攤牌 烽火再起 沈惟敬是一個比較奇怪的人,作為一個局外人,他毅然決然搞起外交,且不怕坐牢,不怕殺頭,義無反顧,實在讓人費解。 一個混混,不遠千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專程跑來插足國家大事,在我看來,這就是*純粹的摻和精神。 但既然是摻和,一般說來總是有動機的,因為就算是混混,也得掙錢吃飯。可自由始至終,這位仁兄似乎除了混過幾頓飯外,還沒有獅子大開口的記錄,也沒怎么趁機撈過錢,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是真想干點事的。 然而沈惟敬并不知道: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外交政治也是混,不過,絕不是他那個混法。如果胡混一氣,是要掉腦袋的。 萬歷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初七日,一個人的到來讓沈惟敬明白了一個道理:說過的話,簽過的字,不是說賴就能賴的。 小西飛來了,根據日本和談的會議精神,他作為日本的使者,前來兌現之前明朝的承諾。 沈惟敬迎來了一生中*大的危機,因為小西飛并沒有參與他的密謀,而日方使者到來,必定有明朝高級官員接待,到時雙方一對質,事情穿幫,殺頭打屁股之類的把戲是逃不了了。 人已經到京城了,殺人滅口沒膽,逃跑沒條件,就算沖出國門也沒處去——日本、朝鮮也被他忽悠了,要沖出亞洲,估計還得再等個幾百年。 在沈惟敬看來,他這輩子就算是活到頭了,除非奇跡出現。 奇跡出現了。 萬歷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十九日,兵部尚書石星奉旨,與小西飛會談。 在會談中,石星提出了議和的三大條件——真正的條件: 一、日本必須限期全部撤軍回國。 二、封豐臣秀吉為日本王,但不允許日本入貢。 三、日本必須盟誓,永不侵犯朝鮮。 然后他告訴小西飛,如果同意,就有和平;如果拒絕,就接著打。 出發之前,小西飛被告知,明朝已經接受了日方提出的七大條件,他此來是拿走明朝承認割讓朝鮮的文書,如果一切順利,還要帶走明朝的公主。 而現在他才知道,公主是沒影的,割讓朝鮮是沒譜的,通商是沒指望的,日本唯一的選擇,是從明朝皇帝那里領幾件衣服和公章,然后收拾行李,滾出朝鮮,發誓永不回來。 小西飛已經徹底蒙了,他終于明白,之前的一切全是虛幻,自己又被忽悠了。 然而接下來,他卻作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 面對石星,小西飛說出了他的答復:同意。 所謂同意,代表的意思就是日本愿意無條件撤出朝鮮,不要公主,不要通商,不再提出任何要求。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結論是,小西飛撒了謊。 而只要分析一下,就會發現,他的確有撒謊的理由。 首先,他是小西行長的親信,這件事又是小西行長負責,事情辦到這個地步,消息傳回日本,小西行長注定是沒好果子吃的。 其次,他畢竟是在明朝的地盤上,對方又是這個態度,如果再提出豐臣秀吉的“夢幻”七條,惹火了對方,來個“兩國交兵,先斬來使”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當務之急,把事情忽悠過去,回家再說。 聽到小西飛的回答,石星十分高興,他急忙向明神宗上奏疏,報告這一外交的巨大勝利。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明神宗竟然不信! 要知道,這位皇帝雖然懶,卻不笨。他得知此事后,當即叫來石星詢問 此事:如此之條件,日本人怎么會輕易接受? 石星本來腦袋就不大好使,這么一問,算是徹底糊涂了,半天也不知怎么回答。 *后還是明神宗替他想出了辦法: “明日,你在兵部再次詢問日使,不得有誤。” 之后還跟上一句: “趙志皋隨你一同去!” 趙志皋,時任大學士,特意交代把他拉上,說明皇帝對石星的智商實在是缺乏信心。 萬歷二十二年(1594)十二月二十日,第二次詢問開始。 這次詢問,明朝方面來了很多人,除了石星和趙志皋外,六部的許多官員都到場旁聽。 在眾目睽睽之下,石星向小西飛提出了八個問題。,而小西飛也一反常態,對答如流,說明日本的和平決心,聽得在場觀眾頻頻點頭。 經過商議,石星和趙志皋聯合作做出了結論:小西飛,是可以相信的。 然而石星并不知道,小西飛之所以回答得如此順暢,是因為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不折不扣的胡扯。幾天,就有人不高興了。同為水軍將領的元均看他不順眼,便找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哥們兒,整了李舜臣一把。這位革命元勛隨即被革職,只保住了一條命,發配至軍中立功贖罪。 而元均則得償所愿,官運亨通,接替了李舜臣的位置。 但可以肯定的是,元均同志的腦筋并不是很好使,因為他忽略了一個十分重要而明顯的問題——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還要承擔義務。 萬歷二十五年(1597)六月,元均走馬上任,七月初七日,日軍來襲。 從技術角度講,打仗是個水平問題,能打就打得贏,不能打就打輸,而元均,就屬于不能打的那一類。 日軍的水軍指揮官是藤堂高虎,就其指揮水準而言,他比之前的九鬼嘉隆要低個檔次。但很不幸的是,和李舜
明朝那些事兒增補版.第7部(2021版)/當年明月著 作者簡介
當年明月,中國明史學會會員、青年歷史學者,強調寫史即寫人,寫人即寫心。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兒》以獨特的生動講述,開啟全新講史方式,掀起一股明史熱。該系列作品已被譯為日、韓、英等多國文字出版發行。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