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中國早期電影布景研究——空間結構與視覺隱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46040
- 條形碼:9787519046040 ; 978-7-5190-46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早期電影布景研究——空間結構與視覺隱喻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1905--1949 年中國早期電影的布局。中國電影自其誕生之日起,其發展過程便與中國社會的現代性進程相伴而生,早期的電影布景也是中國電影民族美學的一部分,對傳統空間美學形態的探索、不同形態的生成與發展、民族精神的傳承與再現是其美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選取中國電影歷史的巨變時期,展現出特有的中國形象與經驗,促使這一階段的電影也成為中國現代性進程重要的文化表征。
中國早期電影布景研究——空間結構與視覺隱喻 目錄
**章 早期的布景空間
**節 布景概念的萌芽一意向的還原(1905-1921)
第二節 布景意識的確立一社會的人文反思(1921-1931)
第三節 空間美學范式的形成一戰爭年代的人文關懷(1931-1949)
第二章 傳統空間美學對電影“造景”的影響
**節 “意象論”之于中國早期電影:《勞工之愛情》(1922)
第二節 早期電影布景的美學特質
第三節 中國傳統空間概念及其與電影空間的聯系
第三章 電影敘事空間的隱喻理論
**節 電影視覺隱喻
第二節 精神分析與電影隱喻
第三節 多變的空間形象與意蘊
第四章 空間隱喻與民族化敘事
**節 早期電影敘事中的社會意識形態
第二節 早期電影觀眾的訴求與審美
第三節 早期電影的國家與城市形象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1:中國早期有電影布景記錄的影片
附錄2:中國早期電影美術相關重要紀事
附錄3:中國早期知名電影美術師
展開全部
中國早期電影布景研究——空間結構與視覺隱喻 作者簡介
裴麗,1985年出生于江蘇常州,2008年于中國美術學院新媒體系獲學士學位,2011年于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獲碩士學位,2016年于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獲美術學院博士學位。2017年人才引進至廣州,現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美術館及藝術機構的群展中(包括中國美術館、美國布羅德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英國曼徹斯特伯里藝術博物館及雕塑中心、挪威卡布索美術館等)并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人藝術展。2019年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作為文化部對外交流協會“藝術專業與管理人才靠前交流項目“選派南美藝術空間的交流人員。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