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龍華英烈畫傳系列叢書:楊培生畫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2135
- 條形碼:9787208172135 ; 978-7-208-17213-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龍華英烈畫傳系列叢書:楊培生畫傳 本書特色
本叢書共11種,每本介紹一位□□的事跡,通過描述他們的成長經歷、革命歷程,展現革命先烈為了國家的進步和□□的發展犧牲在上海龍華的故事。為了尋求□□復興和為人民謀幸福,這些年輕的革命者堅持對真理的堅定信仰、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在當時的險惡環境下,他們斗志昂揚、百折不撓。面對敵人的屠刀,他們大義凜然、威武不屈。全書通俗易懂,配以圖片,不僅給讀者展現了上海的紅色印記,弘揚了革命歷史精神,同時,也給讀者呈現一本上海紅色之旅的導刊手冊,讓讀者更能感悟到□□精神和上海的紅色文化。
新書--龍華英烈畫傳系列叢書:楊培生畫傳 內容簡介
楊培生,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中□□員,上海英商祥生鐵廠工人,19□5年參加五卅運動,任祥生鐵廠工會會長,中共浦東部委組織委員,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時任上海總工會副委員長,19□7年當選為中共第五屆中央候補監察委員、全總執行委員,6月被捕后英勇就義。本書分為五個章節:一、初萌革命思想;二、投身五卅運動;三、踏上新的征程;四、吹響起義號角;五、奔走抗爭前沿,并附有楊培生□□生平大事記。全書以史料和館藏檔案資料為基礎,講述了楊培生□□的成長經歷和革命歷程,弘揚了革命先烈為了國家的進步和□□的發展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全書文筆流暢,通俗易懂,圖文并茂,頗有可讀性。
新書--龍華英烈畫傳系列叢書:楊培生畫傳新書--龍華英烈畫傳系列叢書:楊培生畫傳 前言
出版說明
□0□1 年是□□□□□成立 100 周年,為回望早期□□□□□ 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艱苦卓絕的開拓斗爭、舍生 取義的無畏犧牲,從中汲取繼續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由中共上 海市委□□□組織,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龍華□□紀念館 編寫龍華英烈畫傳系列叢書,致敬為真理上下求索、為信仰奮斗 犧牲的革命先驅們。 上海市龍華□□陵園(龍華□□紀念館)是國民革命、土地 革命時期著名英烈人物□為集中的紀念地。在新中國成立前□□ □□□產生了 171 位□□□□,其中有 4□ 人犧牲,在龍華犧牲 了 7 位,占六分之一;首屆中共中央監察委委員 10 人中有 8 人 犧牲,在龍華犧牲了 4 位,占二分之一;其他曾在龍華被押過的 革命者更是數以千計。叢書首批選取 11 位英烈,按照其生平脈 絡,選取若干重要歷史事件,配以反映歷史背景、切合主題內 容、延伸相關閱讀的豐富歷史圖片,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敘寫龍華 英烈們在風雨如晦中篳路藍縷的艱難尋路、為中國革命披肝瀝膽 的無畏與犧牲,彰顯早期□□□□□人實現救國、救民的初心。叢書所收錄的圖片和史料多源自各兄弟省市黨史研究室、紀 念場館,以及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龍華□□紀念館等機構 的公開出版物及展陳,或源自英烈后代的珍藏。基本采用歷史事 件發生時期的老照片,但由于年代久遠且條件有限,部分無法直 接利用的老照片,或進行必要修復,或通過對現存史料進行考證 后重新拍攝。 叢書反映內容跨度長、涉及面廣、信息量大且年代久遠,編 寫人員雖竭盡全力,但不足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 批評指正。
新書--龍華英烈畫傳系列叢書:楊培生畫傳 目錄
生逢亂世經風霜 003
五□□□顯身手 009
黃浦江畔蘊靈氣 017
二 投身五卅運動
五卅狂飆見真章 0□9
領導工人作斗爭 046
加入組織增才干 050
三 踏上新的征程
啟發民眾辦學校 063
開展工運挑重任 068
四 吹響起義號角
起義前哨做準備 075
敢作敢為振士氣 089
擔綱工會委員長 099
五 奔走抗爭前沿
白色恐怖勇向前 109
中共五大任要職 117
拋家舍業為革命 1□□
堅貞不屈慨赴死 1□5
楊培生大事年表 13□
參考文獻 135
后 記 137
新書--龍華英烈畫傳系列叢書:楊培生畫傳 作者簡介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是□□□□□歷史研究部門,又是市委主管黨史業務的工作部門,長期從事黨史的研究,是研究上海地區黨史的重要陣地。在早期黨史方面編撰出版有“中共中央在上海”系列、《□□□□□創立之路》、《□□□□□早期在上海史跡》等圖書,主編《黨史信息報》《上海黨史與黨建》等報刊。
龍華□□紀念館于1997年5月□8日全面建成對社會開放,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這里原為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就義地。解放后,作為革命□□紀念地予以保護,□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陵園合并建設,成為集園林、遺址、碑苑、陳列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紀念場所,素有“上海雨花臺”之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