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時代勞動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6939
- 條形碼:9787500876939 ; 978-7-5008-769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勞動觀 內容簡介
《新時代勞動觀》從勞動歷史、勞動價值、勞動正義、勞動幸福、勞動教育、勞動實踐等六個維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勞動這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范疇進行了系統(tǒng)闡釋和創(chuàng)新研究,內容廣博、系統(tǒng)完整、邏輯嚴密,展現(xiàn)出鮮明的理論特質、時代特征、實踐特色,是新時代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積極加強勞動教育的重要讀物。
新時代勞動觀 目錄
導 論 新時代勞動觀的時代價值
**節(jié) 新時代勞動觀的思想內核 004
第二節(jié) 新時代勞動觀的理論貢獻 015
第三節(jié) 新時代勞動觀的實踐基礎 021
第四節(jié) 新時代勞動觀的現(xiàn)實指引 031
**章 新時代勞動觀理論溯源
**節(jié) 新時代勞動觀的經濟學、哲學起源 040
第二節(jié) 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 046
第三節(jié) 列寧的勞動思想 058
第四節(jié) 中國共產黨人的勞動觀 061
第二章 新時代勞動觀的歷史維度:歷史嬗變中的勞動審視
**節(jié) 新時代勞動觀的歷史考察 072
第二節(jié) 勞動塑造了治國理政的人民立場 079
第三節(jié) 勞動為黨的“依靠”方針提供了理論支撐 084
第四節(jié) 勞動是揭開人類歷史之謎的鑰匙 089
第三章 新時代勞動觀的價值維度:價值創(chuàng)造和價值引領的雙重特質
**節(jié) 勞動是價值創(chuàng)造的源泉 095
第二節(jié) “三大精神”標定了新時代的精神坐標 103
第三節(jié) 發(fā)揮勞動的價值引領作用 109
第四章 新時代勞動觀的正義維度:勞動世界的公平法則
**節(jié) 尊重勞動和勞動者 124
第二節(jié) 追求公平就業(yè) 128
第三節(jié) 共享勞動成果 138
第四節(jié) 實現(xiàn)社保全覆蓋 147
第五節(jié)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153
第五章 新時代勞動觀的幸福維度:本質屬性的自然回歸
**節(jié) 幸福勞動的本質屬性 162
第二節(jié) 幸福勞動的基本特征 168
第三節(jié) 幸福勞動與勞動幸福 173
第四節(jié) 幸福勞動的“不幸”之痛 179
第五節(jié) 邁向幸福勞動 184
第六章 新時代勞動觀的教育維度:先天功能的激活重塑
**節(jié) 教育必須和勞動相結合 196
第二節(jié) 勞動教育的本位回歸 202
第三節(jié) 勞動教育的價值取向 212
第七章 新時代勞動觀的實踐維度:自我確證的起點與終極
**節(jié) 勞動實踐的哲學精神 221
第二節(jié) 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 224
第三節(jié) 大力倡導誠實勞動 231
第四節(jié) 熱情擁抱創(chuàng)造性勞動 236
結 語 新時代勞動觀指引我們從歷史走向未來
參考文獻 255
后 記 263
新時代勞動觀 節(jié)選
一、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誕生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勞動”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理論“兩個偉大發(fā)現(xiàn)”的基石。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范疇,助力社會主義從空想轉變?yōu)榭茖W。馬克思主義勞動觀作為一個整體,從客觀必然性(生產勞動)和主觀條件性(雇傭勞動)的角度來談論勞動,一方面肯定勞動的自我實現(xiàn),另一方面否定勞動的滿足需要。前者指馬克思通過對勞動的分析,建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后者指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中認清了現(xiàn)實,建立了剩余價值學說。 1. 勞動與歷史唯物主義 勞動的觀點是唯物史觀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一方面,勞動與人的歷史密不可分。勞動首先是人的本質活動,這種活動是自由的、自愿的,它還是人們能夠存在的方式,人的歷史就是勞動造就的。歷史是人的歷史,說明歷史的前提是說明人,而說明人的前提是對人的本質作出規(guī)定。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出:“抓住勞動的本質,把對象性的人、現(xiàn)實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為人自己的勞動的結果!痹谌伺c勞動的關系中,正是由于勞動,人才成其為人! 可以根據(jù)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么來區(qū)別人和動物。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即邁出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這一步的時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qū)別開來。”另一方面,勞動與社會的歷史渾然一體。一部勞動史就是一部社會史。馬克思說:“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眲趧邮巧鐣䴕v史的核心和基礎!拔覀兪紫葢敶_定一切人類生存的**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而且,這是人們從幾千年前直到今天單是為了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從事的歷史活動,是一切歷史的基本條件! 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命題。馬克思所論述的勞動,既不是國民經濟學所認為的是財富的來源且是唯一的來源,也不是維持生命之需的手段,而是他后來在論述共產主義時所闡述的——人的**需要。馬克思將勞動提升到人的類本質(自由自覺的存在物)的地位和高度,區(qū)分了人和動物的本質區(qū)別,在創(chuàng)造和使用勞動工具中實現(xiàn)著祛魅和超越,并把勞動看作人類創(chuàng)造歷史的推動力,由此推導出:勞動創(chuàng)造了歷史。這不僅科學地回答了人類的起源問題,而且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起點和歷史起點的有機統(tǒng)一,深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觀和歷史觀的有機統(tǒng)一的思想。馬克思不僅賦 予了勞動的承擔者——人以主體地位,還在人類自身生存發(fā)展這一存在論上關注了社會現(xiàn)實問題,*終據(jù)此創(chuàng)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走向了成熟。 2. 勞動與剩余價值理論 勞動問題不僅是馬克思切入和批判國民經濟學要害的關鍵點,也是他發(fā)現(xiàn)剩余價值理論的重要概念。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研究生產勞動,發(fā)現(xiàn)了剩余價值理論。列寧多次談到馬克思的著作《剩余價值理論》,并在自己的著作中廣泛加以利用。剩余價值理論從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而言,是指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超過自身勞動力價值的那一部分價值。勞動者自身勞動力價值是由維持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費用決定的,其中包括勞動者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存、知識教育、技能培養(yǎng)等費用。剩余價值是雇傭工人創(chuàng)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它是雇傭工人剩余勞動的凝結,體現(xiàn)了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由此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所在。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實質就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剩余價值規(guī)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它決定著資本主義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發(fā)展的全部過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的高漲和危機,決定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滅亡,預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發(fā)展規(guī)律。 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誕生,是人類勞動學說史上的一座豐碑,甚至可以說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次全面闡述了勞動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決定性作用,由此揭示了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直至共產主義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絕對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見!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有針對勞動現(xiàn)象的海量哲學性論述。從一定意義上講,馬克思的思想體系是圍繞著勞動問題展開的。勞動觀既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起點,又是它的核心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研究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等人類三大基本關系問題,在自然—人—社會這一范疇鏈中,勞動是這三大基本關系得以實現(xiàn)的中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恩格斯指出,馬克思和自己形成的“新派別”,“在勞動發(fā)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鎖鑰”。
新時代勞動觀 作者簡介
陶志勇,全國總工會研究室副主任、一級巡視員。主要從事工會和勞動關系理論與政策研究,編著《中國工會理論創(chuàng)新40年》等圖書,在各類報刊雜志發(fā)表理論文章110多篇。近年來,主要參與了《新時期產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全國總工會改革試點方案》以及中國工會十七大報告等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