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科幻文學群星榜--纖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15075
- 條形碼:9787570115075 ; 978-7-5701-150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幻文學群星榜--纖維 本書特色
1. 亞洲首位“雨果獎”獲得者、中國科幻領軍人物劉慈欣向廣大讀者推薦的經典科幻作品,為我們呈現一個奇思妙想、精彩絕倫的科幻世界。 2. 本書精選了劉慈欣多篇銀河獎獲獎作品,如《流浪地球》《地球大炮》《鏡子》《圓圓的肥皂泡》。 3. 對宇宙的好奇、想象與探索是人類從古至今不曾停歇的熱愛。在劉慈欣的作品中,他奇麗詭譎的想象力如天馬行空般肆意馳騁,并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將科學的內涵和美感、自然的偉大力量和對人文的思考呈現在讀者面前。 4. 用科學講故事,從宇宙奇點到浩瀚星辰,劉慈欣邀你一起探索神奇瑰麗的“纖維”宇宙,共同踏入無限可能的未來世界之旅。 5. 本書選自《科幻文學群星榜》,一套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業委員會聯合其他科幻組織,共同推出的科幻書系。聚集中國科幻力量——42位知名科幻作家,涵蓋近400篇優秀科幻作品,打造了規模龐大且獨一無二的華語科幻經典選集! 6. 周忠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巖(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王晉康(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姚海軍(《科幻世界》雜志社副總編)、陳楸帆(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聯袂推薦! 7. 劉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個光年尺度上的展覽館,里面藏滿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學與技術創造出來的超越常人想象的神跡。進入劉慈欣的世界,你立刻會感受到如粒子風暴般撲面而來的澎湃的激情——對科學,對技術的激情。正是這種激情,使他的世界燦爛銀河之心。這激情不僅體現在他建構宏大場景的行為上,也體現在他筆下人物的命運抉擇中。那些被宏大世界反襯得孤獨而弱小的生命的這種抉擇從另一個角度給人震撼,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 ——《科幻世界》副主編:姚海軍
科幻文學群星榜--纖維 內容簡介
劉慈欣的作品恢弘大氣、想象絢麗,具有科學內涵和人文思考,深受各年齡層讀者的喜愛。本書共收錄了《纖維》《流浪地球》《微觀盡頭》《時間移民》《地球大炮》等9篇經典的科幻作品。 《纖維》 地球是黃色的?地球有三個衛星?幾個地球人碰面,卻連很基本的問題也達不成共識。纖維宇宙中的地球雖然相似,但差別很大。一次偶然的纖維迷誤,開啟了一個比較浪漫的故事。 《微觀盡頭》 科學家通過轟擊小小的夸克,試圖窺探物質世界很深層的秘密,結果出現了宇宙反轉。當微觀走到盡頭就回到了整個宏觀。 《流浪地球》 講述了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改編自本書的同名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深受人們喜愛,國內累計票房突破46.87億。
科幻文學群星榜--纖維 目錄
目錄
流浪地球 / 001
圓圓的肥皂泡 / 039
纖維 / 063
微觀盡頭 / 073
太原詛咒 / 081
時間移民 / 099
鏡子 / 119
歡樂頌 / 175
地球大炮 / 205
科幻文學群星榜--纖維 節選
《纖維/科幻文學群星榜》: 我沒見過黑夜,我沒見過星星,我沒見過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剎車時代結束的時候,那時地球剛剛停止轉動。 地球自轉剎車用了四十二年,比聯合政府的計劃長了三年。媽媽給我講過我們全家看*后一個日落的情景,太陽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線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當然,以后沒有“天”也沒有“夜”了,東半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有十幾年吧)將處于永遠的黃昏中,因為太陽并沒有完全落至地平線以下,還在半邊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長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黃昏并不意味著昏暗,地球發動機把整個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發動機安裝在亞洲和美洲大陸上,因為只有這兩個大陸完整、堅實的板塊結構才能承受發動機對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發動機共有一萬二干臺,分布在亞洲和美洲大陸的各個平原上。從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幾百臺發動機噴出的等離子體光柱。你可以想象一個巨大的宮殿,有雅典衛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無數根頂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燈管那樣發出藍白色的強光。而你,是那巨大宮殿地板上的一個細菌,這樣,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樣子了。其實這樣描述還不是太準確,是地球發動機產生的切線推力分量剎住了地球的自轉。因此地球發動機的噴射必須有一定的角度,這樣天空中的那些巨型光柱是傾斜的,我們處在一個將要傾倒的巨殿中!南半球的人來到北半球后突然置身于這個環境中,有許多人會精神失常。比這景象更可怕的是發動機帶來的酷熱,戶外氣溫高達七八十攝氏度,必須穿冷卻服才能外出。在這樣的氣溫下常常會有暴雨,而發動機光柱穿過烏云時的景象簡直是一場噩夢!光柱藍白色的強光在云中散射,變成由無數種色彩組成的瘋狂涌動的光暈,整個天空仿佛被白熱的火山巖漿覆蓋。爺爺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熱折磨得實在受不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沖出門去,我們沒來得及攔住他。外曬點已被地球發動機超高溫的等離子光柱烤熱,把他身上燙起了一層皮。 但對于我們這一代在北半球出生的人來說,這一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對于剎車時代以前的人們,太陽、星星和月亮是那么自然。我們把那以前人類的歷史都叫作前太陽時代,那真是個讓入神往的黃金時代啊! 我在小學入學時,在一門課程中,教師帶我們班的三十個孩子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這時地球已經完全停轉,地球發動機除了維持這個行星的這種靜止狀態外,只進行一些姿態調整,所以從我三歲到六歲的這三年中,光柱的光度大為減弱,這使得我們可以在這次旅行中更好地認識我們的世界。 我們首先近距離見到了地球發動機,是在石家莊附近的太行山出口處,那是一座金屬的高山,赫然聳立在我們面前,占據了半個天空。同它相比,西邊的太行山山脈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驚嘆它如珠峰一樣高。我們的班主任小星老師是一位漂亮姑娘,她笑著告訴我們,這座發動機的高度是一萬一千米,比珠峰還要高一千多米,人們管它們叫“上帝的噴燈”。我們站在它巨大的陰影中,感受著它通過大地傳來的振動。 地球發動機分為兩大類,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我們登上了“華北794號山”。登“山”比登“峰”花的時間長,因為“峰”是靠巨型電梯上下的,上“山”則要坐汽車沿盤“山”公路走。我們的汽車混在不見首尾的長車隊中,沿著光滑的鋼鐵公路向上爬行。我們的左邊是青色的金屬峭壁,右邊是萬丈深淵。車隊是由50噸的巨型自卸卡車組成,車上滿載著從太行山上挖下的巖石。汽車很快升到了5000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細節,只能看到反射的地球發動機的一片青光。小星老師讓我們戴上氧氣面罩。隨著我們距噴口越來越近,光度和溫度都在劇增,面罩的顏色漸漸變深,冷卻服中的微型壓縮機也大功率地忙碌起來。在6000米處,我們見到了進料口。一車車的大石塊倒進那閃著幽幽紅光的大洞中,一點聲音都沒傳出來。我問小星老師地球發動機是如何把巖石做成燃料的。 “重元素聚變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現在給你們還講不明白。你們只需要知道,地球發動機是人類建造的、力量*大的機器,比如我們所在的‘華北794號’,全功率運行時能向大地產生150億噸的推力。” 我們的汽車終于登上了頂峰,噴口就在我們頭頂上。由于光柱的直徑太大,我們現在抬頭看到的是一堵發著藍光的等離子體巨墻。這巨墻向上伸延到無限高處。這時,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堂哲學課,那個憔悴的老師給我們出的一個謎語。 “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墻。這墻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墻是什么?” 我打了一個寒戰,接著把這個謎語告訴了身邊的小星老師。她想了好大一會兒,困惑地搖搖頭。我把嘴湊到她耳邊,把那個可怕的謎底告訴她。 ……
科幻文學群星榜--纖維 作者簡介
1963年出生,祖籍河南,長于山西。高級工程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新生代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家,被公認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領軍人物。代表作有《三體》《流浪地球》《球狀閃電》《鏡子》等。其作品因宏偉大氣、想象絢麗而獲得廣泛贊譽。 自1999年處女作《鯨歌》問世以來,劉慈欣已發表約400萬字,包括10部作品集、7篇長篇小說、16篇中篇小說、18篇短篇小說,1部評論集以及部分評論文章。其作品蟬聯1999年至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2011年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5年獲得世界科幻協會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主題:
《纖維》是一部以未來科技為背景的硬科幻作品。作者通過描繪一種能夠改變人類意識的纖維技術,探討了科技對人類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書中對未來世界的想象宏偉壯觀,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刻畫鮮明。本書對科技、人性、社會倫理等方面的思考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纖維》是一部具有深度和震撼力的科幻佳作,適合喜歡硬科幻和思考未來趨勢的讀者。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