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魔山:(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8762747
- 條形碼:9787538762747 ; 978-7-5387-627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魔山:(上下冊) 本書特色
托馬斯·曼曾因“男版《洛麗塔》”——《威尼斯之死》飽受爭議。 《魔山》大膽揭露自由資產階級沒落,令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舉世聞名。 泰斗級翻譯家二十年潛心譯著。
魔山:(上下冊) 內容簡介
在20世紀上半葉,德語文學出現了一個堪與歌德、席勒時代媲美的高峰,托馬斯·曼被譽為這一興旺發達時期的“火車頭”,長篇小說《魔山》對作者獲此殊榮起了重要作用。小說寫了青年卡斯托普原本只想上山莊療養院探望表哥,短期逗留,卻似乎永遠留在了充滿著自由資產階級散漫氛圍的有“魔力”的山上。《魔山》自始至終充滿著離奇、緊張和神秘的氣氛,又不乏思想、精神范疇的激烈碰撞、交鋒乃至你死我活的斗爭。《魔山》在描繪自由資產階級沒落的外在表現和過程的同時著力于揭示其內在的歷史和精神根源,這使《魔山》成為“智性小說”或者說是形而上的哲理小說的典型。近年來在德國和世界范圍內評選20世紀*佳德語長篇小說,托馬斯·曼的《魔山》多次入選,而且總是名列前茅。
魔山:(上下冊) 目錄
上????冊
引子 001
**章
抵達 003
三十四號 012
在餐廳里 016
第二章
洗禮缽和祖父的雙重形象 025
在迪納倍爾舅公家——關于漢斯·卡斯托普的品性德行 036
第三章
一本正經 047
早餐 050
愚弄·*后的晚餐·中斷了的快活 058
意大利撒旦 068
思想敏銳 078
多說了一句 085
當然,一位女士 090
阿爾賓先生 095
意大利撒旦不體面的建議 099
第四章
必要的采購 113
順便說說時間 123
他試著講法語 127
政治上可疑 132
希培 138
心理分析 148
懷疑與思考 155
席間對話 159
體溫表 187
第五章
恒久不變的湯與恍然大悟 215
“我的天,我看見啦!” 238
自由 256
喜怒無常的水銀柱 263
百科全書 275
關于人體的學問 292
鉆研 310
死的舞蹈 330
瓦普幾斯之夜 369
下????冊
第六章
變遷 399
又來一位 425
關于上帝之國和惡的解脫 446
勃然大怒,再加一點兒令人十分難堪的情況 473
進攻失敗了 487
神圣的事業 503
雪 533
好樣兒的士兵 565
第七章
海濱漫步 613
荷蘭紳士佩佩爾科恩 622
“二十一點” 632
荷蘭紳士佩佩爾科恩(續) 654
荷蘭紳士佩佩爾科恩(完) 698
麻木不仁 712
妙樂盈耳 724
疑竇重重 745
狂躁 778
晴天霹靂 806
??
魔山:(上下冊) 節選
我譯《魔山》二十年 楊武能 上個世紀50年代末,我在南京大學外文系學德語,受葉逢植等老師影響,才上二年級就嘗試給報刊做點兒翻譯。拿到幾筆小稿費后一發不可收拾,竟動真格開始翻譯起正兒八經的德語文學來,四年級時即在《世界文學》以筆名和本名接連發表了萊辛的《寓言八則》等習作。從1961年于這份當時全國唯一能發表譯品的刊物露臉算起,至今我做文學翻譯已經整整四十五個年頭[??迄于我寫作此文的2004年。 ];而翻譯托馬斯·曼的著名長篇小說《魔山》,則是我用工*勤、收獲*豐的后二十年的一件大事。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長達十年的文化浩劫之后,中國遽然迎來自己的“文藝復興”,一批規模空前的外國文學出版工程得以實施,其時正在北京跟馮至先生念研究生的我有幸躬逢其盛。其時有人來約我翻譯德語文學名著《魔山》。 《魔山》是托馬斯·曼繼《布登勃洛克一家》之后又一杰作,于世界文壇的影響比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作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立志非名著杰作不譯的我看來,這樣一本大書無疑也值得付出勞動和心血。盡管如此,我卻未當即應承,原因一是我主要研究歌德,對托馬斯·曼不甚了了,再則須一句句讀懂并恰如其分地譯出的是一部多達千頁的巨著,而這位大師有多么難讀多么難解,我可是在南大上學時就領教過啦。 “先讓我讀讀原著再說吧。”我既不敢貿然應允啃這塊特大的硬骨頭,又不肯放過明擺著的干成一件大事的機會,須知并非所有翻譯家都能碰上這樣的機會。 在咱們中國,德語算小語種,學德語會德語的人盡管千千萬萬,做文學翻譯且信得過者卻真是不多。面對這“譯者難找”的現實,出版人盯上了我自然不會輕易罷休。我呢,一經涉足《魔山》,就不免受其魅力誘惑,想不進去都不行了。于是便在1983年的春天,從我們研究生畢業后棲身的北京東郊西八間房,出發去攀登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并闖入了那家坐落在達沃斯地區的“山莊”國際肺結核病療養院…… 《魔山》端的是一部大師杰作,其深邃、寬廣的意蘊和機智、雋永的語言,令讀者有如登臨險峰、品嘗釅茶,艱難是艱難,苦澀是苦澀,卻從中能感受到非同一般的濃烈興味。在咱們社科院新職工那工棚似的簡易單身宿舍里,我全身心投入《魔山》的翻譯,初步體會到了《魔山》這部杰作之所以為杰作,也嘗到了啃硬骨頭的苦辣酸甜。 由春入夏,再經秋冬,一筆筆地書寫,一步步地攀登,好不容易譯完了引言和**、二章,誰知這時卻不得不放下剛剛變得自如的筆:我的人生再次出現了重大轉折。重慶四川外國語學院以惜才著名的陳孟汀老院長早盯上我,決定把我破格調回去當學院副院長,我終于不得不離開學習和工作了五年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還不止此,我獲得了有著世界聲譽的洪堡博士后研究獎學金,終于可以去德國深造,《魔山》的翻譯只好終止了。 怎么辦? 幾經思索,終于想到一位救星,想到我的一位任職于北師大的師兄,他念碩士時不僅正好專攻托馬斯·曼,而且富有翻譯經驗,譯筆上佳。我趕緊登門拜訪,說明原委,他欣然接受了原本也應該對他很有吸引力的《魔山》翻譯,令我如釋重負。 在風光旖旎的德國浪漫之都海德堡,我一住一年零三個月,每天面對的都是歌德、席勒等古典作家,托馬斯·曼及其杰作完全置之度外。歸國后再到北京已是1985年初夏,心想《魔山》的翻譯進行了快兩年,該已經完成,便又去北師大拜望我的師兄。不想結果令我大吃一驚,大失所望:師兄他一字未譯,理由是師嫂對他講:“這么厚一本書,合同都沒簽一個,拼著老命譯出來了別人不要怎么辦!?”師兄自然得聽師嫂的不是?于是原物奉還,叫我哭笑不得,有苦難言。 是啊,師嫂師兄也有道理,怎么可以不簽合同呢!而且師兄講不止一次提出過簽合同的要求,約稿的出版人都未搭理!不搭理的原因我事后了解到,主要是上海的合作者已與約稿人分道揚鑣,當然沒必要再繼續管閑事;再者,那時候不管是譯者或是出版社,大家對簽合同與否都還不大在乎。在這個問題上,咱師嫂真可謂思想超前。 拿到原樣退回的《魔山》,我趕緊尋思補救辦法。突然間,想到了我的忘年之交傅惟慈先生,想到這位大翻譯家不是在多年以前,就已成功譯介過托馬斯·曼的另一長篇杰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么!為什么不可以請他出山,再譯一次托馬斯·曼呢? 我興沖沖地拜訪家住北京四根柏胡同的傅先生,稍事寒暄便提出了我的希望。不想他卻一口回絕,說自己年紀大啦——其實他那會兒剛剛退休,也就六十出頭——沒興趣再攬譯托馬斯·曼這苦差事,該自個兒隨心所欲地活著,愛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旅游旅游,搗鼓搗鼓錢幣什么的了。我聽了自然失望,現在想來卻覺得他是對的:而今已八十多歲的惟慈老哥,不還活得健健康康,瀟瀟灑灑么!相反,我在北京翻譯界的其他幾位老哥們兒,盡管有的如董樂山先生年紀還比他輕,不是已經先后走了么。[??傅先生也已于2014年駕鶴西去。 ] 背著厚重如一塊磚頭的《魔山》原著,我無奈地回到重慶,約稿人的催稿信卻接二連三地來了。更有甚者,為了表示事情特重要、特緊急,不少時候干脆就給你發電報。須知,在通訊極不發達的二十年前,按字數計費,需要翻著譯電本一字一字查出來才讀得懂的電報,其神秘、神圣的意味,其十萬火急、不容懈怠的性質,一如皇上的圣旨甚至那十二道金牌!更何況兩年前就答應了待我不薄的約稿人,現在又面對他一封封催稿急電,還有什么理由和勇氣再推脫和拖延呢? 于是鋌而走險,再闖《魔山》。盡管正當著四川外國語學院的副院長,盡管除了繁雜的行政事務還要教書,我仍然硬著頭皮,于1985年底重新開始翻譯工作。不過能用于翻譯的時間實在有限而又零碎,加之山中的路越來越曲折、崎嶇,越來越幽秘、險峻,我吃力地跋涉了快一年,才差不多完成全書的四分之一交稿的日子遙遙無期。 時間轉瞬到了1986年春天,不得已只好考慮請人合譯;約稿人自然求之不得。 真是十分感激母校南京大學的學長洪天富教授和鄭壽康教授。兩位慨然應允與我結伴完成《魔山》苦旅,并很快商定了分工:由他倆各譯全書四分之一即小說的第五章和第七章,我在妻子王蔭祺的參與和協助下再譯四分之一即第六章。
魔山:(上下冊) 作者簡介
托馬斯·曼,1875年6月6日出生于德國北部呂貝克城的富商家族,1955年8月12日逝世。德國小說家和散文家,德國20世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和人道主義者。 1924年發表長篇小說《魔山》,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歐洲腐朽階級的經歷和思想進行了總結,也被譽為德國哲理小說的典范。192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世紀30年代大力反對法西斯主義威脅,發表了中篇佳作《馬里奧與魔術師》,對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氣氛做了生動的描述。 譯者簡介: 楊武能,生于1938年,重慶人,德語翻譯家。1957年入南京大學德語專業學習。1978年至198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先生研修德語文學,主攻歌德研究。譯作有《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談話錄》《格林童話》等,有《楊武能譯文集》(11卷)行世。已出版論著《歌德與中國》《三葉集》等。2018年11月19日,楊武能榮獲中國翻譯界——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