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拜占庭帝國史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6317
- 條形碼:9787100166317 ; 978-7-100-16631-7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拜占庭帝國史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知識分子,專家學者,20世紀拜占庭研究的經典之作,對初學者十分友好的入門級史書 拜占庭歷史文化的百科全書 超過了吉本的“興衰”論 關于拜占庭帝國的奠基性通史著作 本書作者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瓦西列夫是國際歷史學界公認的、20世紀中期以來拜占庭歷史和文化研究者之一。他所著的《拜占庭帝國史》(1928年初版)至今仍然是與愛德華??吉本和弗奧多爾??烏斯賓斯基、奧斯特洛戈爾斯基的作品齊名的,對拜占庭帝國具綜合性的、詳盡的論述。
拜占庭帝國史精裝 內容簡介
A.A.瓦西列夫是國際歷史學界公認的、20世紀拜占庭歷史和文化研究學者之一。其所著《拜占庭帝國史》是在大量分析拜占庭的原始文獻的基礎上,又充分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撰寫的一部經典巨著。作者擺脫了以往研究拜占庭的政治軍事傳統,把拜占庭的文化成就置于與政治方面同等地位,全面闡述了拜占庭在文學、考古、藝術、建筑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稱關于拜占庭帝國的百科全書;該書還涉及拜占庭與周邊各個族群的交往歷史,論述了諸多文明元素在該地區相互交融的進程。
拜占庭帝國史精裝 目錄
中譯者序
前言
**卷
**章 拜占庭歷史研究的回顧
第二章 自君士坦丁大帝時代到查士丁尼的帝國
第三章 查士丁尼大帝及其直接繼承者(518—610年)
第四章 希拉克略時代(610—717年)
第五章 破壞圣像時代(717—867年)
第六章 馬其頓王朝(867—1081年)
第二卷
第七章 拜占庭與十字軍
第八章 尼西亞帝國(1204—1261年)
第九章 拜占庭的滅亡
附錄
拜占庭帝國皇帝年表(324—1453年)
拜占庭王朝世系表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拜占庭帝國史精裝 節選
縱觀查士丁尼的整個對外政策,我們必須說,他的無休止的、并沒有實現其全部計劃和愿望的長期戰爭,對帝國的影響總的來說是災難性的。首先,這些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消耗了巨額金錢,普羅柯比在他的《秘史》中估計(可能有些夸張),阿那斯塔修斯留下的積蓄,在當時看來是相當巨大的財富,即價值32萬鎊的黃金(相當6500萬或7000萬美元),卻由查士丁尼在極短的時期內(即他舅父查士丁當政時期)全部用光。據6世紀另一則史料,即敘利亞人以弗所的約翰披露:阿那斯塔修斯時期帝國的國庫積蓄在查士丁尼死后,直到查士丁二世時期才用完;然而,這一結論是不正確的。阿那斯塔修斯留下的資金肯定比普羅柯比欲使我們相信的數目要小,這筆錢在查士丁尼的事業中一定有極其重大的意義。但僅憑此項資金是遠遠不夠的。新的稅收比疲憊不堪的居民能夠承受而且付出的數目要大。皇帝以節約軍費來削減國家開支的企圖導致軍士數量的減少,這自然使得西部征服地十分不安全。 從查士丁尼作為羅馬人的觀點來看,他的西征是可以理解的,也是自然的。但從帝國的實際利益出發,應該承認,這些西征活動是不必要的、有害的。6世紀的東西方之間的鴻溝已經如此巨大,欲使兩者統一的愿望本身就是時代的錯誤。真正的統一是不可能實現的。已經征服的諸省只能靠武力來維持,而帝國既無軍力,也無財力。查士丁尼沉湎于他的美好夢想中,沒有認識到東方邊境及東方諸省的重要性,而后者才是拜占庭帝國的根本利害所系。僅僅出于皇帝本人之愿望的西征活動,不可能帶來長久性的結果,而且,恢復羅馬帝國的計劃也隨著查士丁尼之死而廢棄了,盡管它并沒有永遠被廢棄。與此同時,查士丁尼的整個對外政策在帝國內引起了特別嚴重的經濟危機。 (摘自**卷第三章) 君士坦丁堡的崩潰給西歐留下了可怕的印象,他們*先想到的是土耳其人的繼續進攻,都充滿了沮喪之情。更重要的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中心的毀滅,即使從大公教會的角度來看,認為希臘教會是宗教分裂者,也不能不引起西方虔誠的基督徒們的恐懼心理和試圖補救這種狀況的熱情。當時教宗、各國君主、主教、諸侯和騎士們留下的許多書信和文獻資料生動描繪了人們對這一事件的恐懼,他們還呼吁發動一次十字軍去對付勝利的伊斯蘭國家和它的代表者穆罕默德二世,這個“反基督教的先鋒和第二個森那克里布。”在許多信件中,人們把君士坦丁堡的毀滅視為一個文化中心的毀滅而悼念。在西方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向教宗尼古拉五世的呼吁中,稱君士坦丁堡的崩潰“是基督教信仰的全面災難”,并寫道,君士坦丁堡是“文學和所有人文研究的真正殿堂。” 紅衣主教貝薩里翁悼念這座城市的崩潰時,稱它是“*好的藝術殿堂”。著名的埃尼亞??西爾維奧??皮科羅米尼,即后來的教宗庇護二世,號召人們關注對拉丁人而言仍是一無所知的無數拜占庭書籍,他稱土耳其人對這座城市的征服是荷馬和柏拉圖的第二次死亡。 (摘自第二卷第九章)
拜占庭帝國史精裝 作者簡介
A.A.瓦西列夫(1867-1953),國際歷史學界公認的、20世紀中期以來拜占庭歷史和文化研究者之一。他曾在圣彼得堡大學師從職業拜占庭學者學習,后來在該校教授阿拉伯語。1897—1900年,他去巴黎深造。1902年,他陪同尼古拉·馬爾考察西奈半島的圣卡特琳修道院。1904—1912年任教于塔爾圖大學。1912年回圣彼得堡大學任教,后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25年,他移居美國,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工作。1944年,他移居哈佛大學頓巴登橡樹園研究中心工作。瓦西列夫著述頗豐,主要作品有《拜占庭與阿拉伯人》《拜占庭帝國史》《世界兩端:西方和東方的中世紀思想》《斯拉夫人在希臘》等。 譯者簡介:徐家玲,東北師范大學歷史學教授,拜占庭研究專家,中國世界中世紀史學會副理事長,第二十屆巴黎國際拜占庭大會中國代表,世界拜占庭研究會中國理事。譯著和出版著作多部。主要譯有《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社會史》《中世紀文明》《偉大的海: 地中海人類史》,著有《拜占庭文明》《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時代研究》《世界三大宗教史綱》(主編)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