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輿論學在中國的發展:理論學說、時代演進與實踐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70598
- 條形碼:9787511570598 ; 978-7-5115-705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輿論學在中國的發展:理論學說、時代演進與實踐應用 內容簡介
當下的中國輿論研究已獲得長足的發展,但伴隨著技術對中國社會環境和媒介格局的進一步改造,智能互聯時代的新傳播生態及新輿情生態給輿論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書基于文獻計量學的方法路徑對新中國輿論研究中的議題變遷、意見形態及范式轉向進行了學理性探討,以期從歷史發展的維度上審視與思考中國輿論研究的過去、當下與未來。 本書分為“新聞傳播學視域下中國輿情研究的知識圖譜: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研究”“媒介化時代媒介素養教育的新范式及邏輯框架”等內容。
輿論學在中國的發展:理論學說、時代演進與實踐應用 目錄
一、中國輿論研究的起步
二、中國輿論研究的發展階段和熱點議題的變遷
三、智能互聯時代公眾意見表達的新樣態
四、當下中國輿論研究的反思與突圍之路
第二章 新聞傳播學視域下中國輿情研究的知識圖譜:基于文獻計量學的研究
一、文獻綜述
二、研究方法
三、輿論研究熱點議題:基于論文的共詞分析
四、輿論研究者、研究機構及其合作網絡
五、輿論研究的無形場域:論文發表期刊統計
六、輿論研究共引分析和高影響力文獻
七、結論與討論
第三章 當前新聞傳播與話語體系的需求側與供給側:現狀、特點與問題
一、需求側
二、供給側
第四章 主流話語重歸輿論領導者地位的基本邏輯與操作策略
一、主流話語表達有效性的約束條件
二、再造主流話語形態輿論領導者地位的關鍵:用戶本位、構建魅力、營造流行
三、主流話語引導力的重構:網絡事件中的議題傳播與社會動員
第五章 網絡輿論場的善治:規則設計與關鍵性操作
一、輿論主體
二、規則機制
三、影響性范式創新
第六章 新型主流媒體:不做平臺型媒體做什么?——關于媒體融合實踐中一個頂級問題的探討
一、問題的提出:新型傳播生態的基本構造
二、網絡平臺:一個技術為骨骼、商業為靈魂的開放、多元、普適的基礎服務平臺
三、無論是傳統主流媒體還是新型主流媒體,其作為價值媒體的本質始終沒有變
四、提供“To B”服務的新型社會整合者
五、賦能新型主流媒體影響力發揮的價值基礎是贏得人心紅利
第七章 媒體可供性視角下“四全媒體”產業格局與增長空間
一、可供性理論的演進及概念化定義
二、媒介可供性的理論框架與操作化定義
三、媒介可供性框架與我國“四全媒體”建設進程
四、可供性標準下未來媒體產業增長空間
第八章 平臺型媒體在非傳統安全語境下重建社會認同的關鍵和路徑
一、平臺型媒體成為非傳統安全語境下的重要信息傳播平臺
二、非傳統安全語境下,平臺型媒體上認同危機的產生和演變
三、以技術邏輯、信息流動和價值維度的鏈路重建認同
第九章 媒介化時代媒介素養教育的新范式及邏輯框架
一、媒介化:互聯網時代社會生活變革的**現實
二、媒介的代際演進促成媒介素養教育范式的迭代發展
三、信息技術革命背景下傳播的重構與媒介的轉型
四、新傳播時代媒介素養教育模式重構
五、小結
附錄 網絡輿論的“后真相”辨析:以2018年度爭議新聞事件為例
輿論學在中國的發展:理論學說、時代演進與實踐應用 作者簡介
喻國明,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主要社會兼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市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傳媒經濟學會會長、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傳媒發展指數報告》(藍皮書)主編、《中國社會輿情年度報告》(藍皮書)主編等。 主要研究領域:新媒體研究;輿論學,傳媒經濟與社會發展;傳播學研究方法。迄今為止,獨著、合著出版的學術專著、教材、藍皮書共26部,發表論文600余篇。據中國知網學術數據統計,引文數位居自1979年有記錄以來新聞傳播學科第一名。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