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鑒往知來:媒體融合源起與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67185
- 條形碼:9787511567185 ; 978-7-5115-671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鑒往知來:媒體融合源起與發展 本書特色
本書擷取與不同時期探索者的對談精華,將其延展成線、連綴成篇,試圖從他們的敘述中為當下的實踐者和研究者回答上述問題提供可以參照的依據和思路,激發破局創新的火花。在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當下,與回憶崢嶸歲月相比,本書更多的是想借助一手訪談資料呈現中國語境下媒體融合從自發實踐到政治話語再到整體浪潮的脈絡,厘清政治、資本、技術、市場等邏輯如何復雜交互,影響媒體融合的走向,鼓舞依舊在這條路上奮進的媒體人和學者。
鑒往知來:媒體融合源起與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是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謝新洲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媒體發展管理理論與政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組利用“活史料”——用深度訪談法還原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積累了豐富而生動的一手訪談資料。本書以媒體融合為切入點,收錄了其中31位訪談對象的訪談資料,包括中央及地方媒體的從業人員,商業平臺的從業人員,對媒體融合有著深入觀察和研究的學者等,并按照時間線索,以“報網互動、臺網互動、網絡論壇、數字出版、新聞門戶、全媒體、內容聚合平臺、縣域媒體融合、理論探索”為框架,將訪談資料加以串聯,揭示出媒體融合在我國的源起與發展路徑,呈現出媒體融合從自發實踐到政治話語再到整體浪潮的發展脈絡,在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當下,鑒往知來,為深化媒體融合發展效果、推動媒體融合可持續發展提供方向和思路。
鑒往知來:媒體融合源起與發展 目錄
**節 從農村天地到網絡空間的轉型——訪人民網原總裁何加正
一、個人轉型:從農村天地走向網絡空間
二、網站轉型:從新加坡電子版到人民網
三、理念轉型:尋找權威性與大眾化的結合
四、轉型節點:從寫檢查到整體上市
五、轉型啟示:媒體創新不能等批示
第二節 從新華網到中國搜索的融合——訪新華網原總裁兼總編輯周錫生
一、新華網艱難起步
二、網絡直播早期創新
三、國家搜索融合發展
第三節 報網互動的光明之路——訪光明網總裁楊谷
一、從媒體使命中找準發展定位
二、從技術規律中探索發展機會
三、堅持用戶和技術雙向驅動,深化媒體融合發展
第四節 融合不是簡單相加——訪中國經濟網總裁王旭東
一、嚴肅面對互聯網
二、打造中國**財經網站
三、發展是融合之本
四、互聯網并非簡單的第五媒體
第二章 臺網互動助力廣電行業自我革命
**節 試水互聯網電視——訪上海百視通新媒體股份公司副總裁芮斌
一、**代互聯網電視概念機
二、集三牌于一身的“廣電罪人”
三、重組后的定位選擇
四、電視機與家庭圖騰
五、移動互聯網的替代
第二節 探路廣播新媒體——訪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總編輯王秋
一、廣播媒介與互聯網天然匹配
二、廣播媒介融合要有長遠目光
三、廣播媒介未來還大有作為
第三節 “臺網融合”的市場化探索——訪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協會臺網協作發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曾會明
一、摸著石頭過河的“臺網融合”
二、曲折的商業模式探索
三、5G時代“臺網融合”的出路
四、5G時代的網絡視頻與廣電行業
第三章 網絡論壇構建新型輿論空間
**節 強國論壇驚艷亮相——訪蔣亞平、何加正、單成彪和白真智四人
一、強國論壇兩大特色:嘉賓訪談互動平臺和熱點事件輿論場
二、強國論壇創新轉型發展歷程
三、強國論壇啟示錄
第二節 西祠的傳奇與轉折——訪西祠胡同原總經理劉輝
一、西祠傳奇
二、兩大挫折
三、西貝落地
四、試點實名
五、新銳媒體
六、明日論壇
第四章 數字閱讀促進出版融合
**節 在碎片化閱讀中尋找定位——訪電子工業出版社原社長王志剛
一、電子信息奠基媒介融合
二、著眼未來布局網絡出版
三、正視變化堅守出版責任
第二節 技術創新驅動數字出版——訪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張立
一、技術創新支撐數字出版
二、技術進步促進版權問題解決
三、技術發展需兼顧內容傳播與原創保護
第三節 數字出版的持續探索——訪知網總經理王明亮
一、光盤起步艱難創新
二、數字優先首稿出版
三、嘗試全過程出版
四、期待硬性知識共享
第五章 新聞門戶搶占網絡話語高地
**節 多項**造千龍——訪千龍網原總裁何卓新
一、省級新聞門戶誕生
二、獨特的資本構成
三、多項**引領發展
四、地方新聞網站的發展
第二節 六大板塊看東方——訪東方網總裁徐世平
一、東方網的創辦
二、六大板塊
三、三大驅動
四、資本之力
第三節 黑土地里的開拓——訪東北網原總裁兼總編輯彭大林
一、借錢建網
二、酒店大火后首次發聲
三、寶馬事件后組建網評隊伍
四、地方網站的外宣嘗試
五、走向市場
六、東北網發展的背后
第六章 突破傳統業態探索全媒融通
**節 懷揣紙媒情結邁過融合門檻——訪澎湃新聞網總編輯劉永鋼
一、東早的澎湃之變
二、資本傳說與未來
三、澎湃的盈利模式
四、內外有別的傳播
五、轉型成功的原因
第二節 突破企業網站布局全媒傳播——訪鳳凰網總編輯鄒明
一、兩個人的鳳凰網
二、全媒體布局的支點
三、迎接自媒體挑戰
四、堅守與反思
第三節 超越傳統門戶平衡算法與編輯——訪一點資訊總編輯吳晨光
一、與網絡媒體同步轉型
二、尋找算法與編輯的結合
三、改革需要勇氣
第七章 平臺創新激活內容服務
**節 平臺助力媒體融合的創新發展之路——訪微信團隊
一、“連接”能力造就傳播渠道的標配
二、以工具性平臺連接產業互聯網和用戶
三、做媒體轉型的“數字化助手”
第二節 社交媒體賦能媒體融合——訪微博執行總編輯陳麗娜
一、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連接器”
二、縣域“下沉”中的實踐與創新
三、技術革新下的展望
四、機遇與挑戰并存
第三節 打開廣播的想象空間——訪阿基米德創始人王海濱
一、開發廣播應用場景
二、突破轉型困境
三、警惕新媒體機構化
四、介質危機和傳播效率
五、唱衰還是唱新
第四節 構建新型“耳朵生態”——訪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余建軍
一、移動互聯網音
鑒往知來:媒體融合源起與發展 作者簡介
謝新洲,管理學博士,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全國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新媒體與網絡傳播、媒體經營管理、競爭情報與企業競爭戰略。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新媒體發展管理理論與政策研究”(7163300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網絡內容治理體系及監管模式研究”(18ZDA317)、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互聯網等新媒體對社會輿論影響與利用研究”(07JZD0037)等,為黨和國家關切的相關問題提供參考。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教育部、北京市等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教育部優秀教材獎1項、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北京市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