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新書--史記:領導干部簡讀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4434
- 條形碼:9787559654434 ; 978-7-5596-544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史記:領導干部簡讀版 本書特色
1.1010個知識點,37篇濃縮精華,輕松讀《史記》,增知識、長才干,修養人生。 本書針對領導干部事務繁忙、沒有大段時間閱讀典籍的特點,匯編《史記》中1010個知識點,分37類編列,涵蓋了司馬遷對哲學、人生、社會、政治、軍事、文化、倫理、道德等各個領域的真知灼見。隨手翻開一頁,只須一兩分鐘,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增長歷史知識、陶冶情操、修養人生。 史學大家、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張大可先生精華之作,化繁為簡解讀經典,為讀者提供一個人人都能讀懂、人人都會愛讀的《史記》。 《史記》研究界翹楚張大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個出版《史記研究》個人論文專集的學者,本書亦是他多年史學研究的經典之作。作者以縱向研究的形式閱讀《史記》,將歷史大問題加以拆解,從細節入手,深入挖掘其內涵要旨,將三千年歷史各色人等,百態人生一一呈現。同時,在解讀中又將增強干部歷史文化素養與提高執政能力緊密結合起來,為領導干部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 3.通俗易懂,時代性強,方便實用,助力領導干部汲取《史記》中的智慧力量。 本書將《史記》各篇按照內容分為37個主題,每個主題收錄收入20-30個史記知識點,每篇內容均由導語、正文、譯文和評點四部分組成。導語高度概括各篇精華及特點,提綱挈領闡述宗旨;正文所摘之句,皆以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年9月出版)為據,譯文則用簡潔明快的語言疏通原文語意;評點對相關人物、地理、職官、典章制度、歷史掌故等進行精彩解讀,闡發其蘊含的微言大義,使領導干部能更深入領會《史記》的精髓,汲取力量,并把它融入思想、化作行為,用以指導自身的工作和生活。
新書--史記:領導干部簡讀版 內容簡介
《史記》一書,體大思精,五十二萬余言,記載了中國古代三千年的歷史發展,是古代中華文化的濃縮,也是古代三千年人生百態修養的濃縮。要把它的精言要義讀懂弄通實非易事。 《史記》研究大家張大可先生針對領導干部事務繁忙、沒有大段時間閱讀典籍的特點,對普及國學精品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即采用縱向專題研究的形式閱讀《史記》,從《史記》精選1010個知識要點,分為37篇,深入挖掘《史記》的要旨,尤其是其所蘊含的濟世安民的治國理念,明白怎樣治國,怎樣做人的道理。 內容涵括司馬遷對哲學、人生、社會、政治、軍事、文化、倫理、道德等各個領域的真知灼見,全方位解讀為什么說《史記》是一本人人必讀的國學根柢書。本書每篇內容均由導語、正文、譯文和評點四部分組成。導語提綱挈領闡述宗旨,正文摘句,以中華書局1959年版平裝本為據,括注卷目及頁碼,以備查核。解讀體例,一條原文,一節譯文,一段評點,層層深入,雅俗共賞。讀者利用茶余飯后的碎片時間,隨手翻開一頁,只須一兩分鐘,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增長歷史知識、陶冶情操、修養人生,將自己的思維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新書--史記:領導干部簡讀版 目錄
新書--史記:領導干部簡讀版 節選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引言】本篇集中選錄為人、為學、為政的人生格言,列于篇首,為全書提挈。 信飭百官,眾功皆興。(卷一《五帝本紀》/17頁) 【譯文】認真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那么各方面的事情都能興辦起來。 【評點】堯告誡歷法官羲氏、和氏之言,原載《尚書·堯典》,作“允厘百工,庶績咸熙”,司馬遷引用作了逐字轉譯。信,《說文》:“誠也,從人言。”指說話真實。這里作副詞用,真誠、認真之意,也可引申為及時。飭,《史記集解》引徐廣曰:“古勅字。”勅,告誡。功,業績。“信飭百官,眾功皆興”,原義為堯命令羲氏、和氏把歷法節令及時告訴百官,以使各種事業都能及時興辦。可引申為:認真地整頓好政府各級機構和領導,就能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各種事業都能興辦起來。 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卷一《五帝本紀》/30頁) 【譯文】不能讓全天下的人受害而使一人得利。 【評點】堯擇任繼承人時所說的話。傳說上古帝王堯年老,兒子朱丹不成器,要找一位繼承人,眾臣推薦了賢明的舜。舜繼承帝位,天下之人都得利而朱丹一人受損害。如果朱丹繼承帝位,則天下之人都受害而朱丹一人得利。兩相權衡,堯說了這句話,選定舜作繼承人,表現了堯以人民大眾利益為重,“天下為公”的高尚情懷。司馬遷引此語,表明他對戰國時的楊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的極端利己主義的批判態度。病,《說文》:“疾加也。”指重病。在這里與“利”對舉,指十分有害。
新書--史記:領導干部簡讀版 作者簡介
張大可,1940年生,重慶人。196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副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現現任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 在中國歷史文獻學、秦漢三國史兩個學術領域發表學術論文近二百篇,尤長于“三國史”與《史記》的研究,在學術界獨樹一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出版《三國史研究》與《史記研究》個人論文專集的學者。2011年獲中國史記研究會學術成就獎。出版學術論著十余種,主要有《史記研究》《史記通解》《史記文獻研究》《史記論贊輯釋》《司馬遷評傳》《三國史研究》《三國史》等。主編《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獻學》《資治通鑒新注》等二十余種著作,其中《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歷史文選》為高校教材。 201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張大可文集》十卷,作者有六部學術專著獲省部級優秀圖書獎,《中國歷史文選》2008年獲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