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共3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97622
- 條形碼:9787568297622 ; 978-7-5682-9762-2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共3冊) 本書特色
1.科普大師寫給孩子的物理書:世界科普鼻祖別萊利曼經典作品,暢銷20多個國家,銷量達千萬冊!2.孩子用讀故事的方式學物理:一套讀起來像在讀小說的物理書,讓孩子學會像科學家的思維思考這個世界。3.孩子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物理其實沒有那么深奧,別萊利曼用孩子的語言將看似深奧難懂的物理知識化成簡單、易懂的小科普。4.比游戲還好玩的趣味物理書:河流為什么是彎曲的?馬車的前后輪為什么不一樣大?為什么水可以滅火?房間里的空氣有多重?……你會發現,物理原來可以這么神奇。
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共3冊) 內容簡介
本套書精選了世界科普大師、俄羅斯有名科普作家別萊利曼所著的物理科普圖書,全套書共計3冊,分別為《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趣味物理學》《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趣味力學》《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趣味物理實驗》。翻開書,你會發現物理其實沒有那么深奧,別萊利曼用孩子的語言將看似深奧難懂的物理知識化成簡單、易懂的小科普。書中不僅有有趣的物理學知識、物理學實驗,還有關于物理的有趣的小故事,讓孩子輕松獲取知識的同時,絲毫沒有學習的壓力和負擔。譯者不僅對俄語很好熟悉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高度還原作者和孩子的語言,讓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變得觸手可及,讓孩子學會用科學家的思維思考這個世界。
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共3冊) 目錄
《趣味物理學》
01 速度和運動
004 / 第1節 我們移動得有多快?
007 / 第2節 追趕時間
008 / 第3節 千分之一秒
011 / 第4節 時間放大鏡
012 / 第5節 地球繞太陽公轉何時更快——白天還是夜晚?
02 重力、質量、杠桿、壓力
024 / 第1節 起立!
026 / 第2節 走路和跑步
030 / 第3節 如何從行駛的車中跳出?
032 / 第4節 用手抓住子彈
033 / 第5節 西瓜炮彈
035 / 第6節 在臺秤上
036 / 第7節 物品在哪里更重?
038 / 第8節 物體下墜時有多重?
014 / 第6節 車輪之謎
016 / 第7節 車輪上轉速*慢的部分
016 / 第8節 這個問題不是玩笑
018 / 第9節 船從哪里駛來?
040 / 第9節 炮彈奔月記
042 / 第10節 儒勒·凡爾納筆下的月球旅行,月球旅行時會發生什么?
045 / 第11節 用不準的秤準確稱重
046 / 第12節 比自己更有力量
047 / 第13節 為什么尖銳的物體能刺穿東西?
049 / 第14節 像巨獸一樣
03 介質的阻力
054 / 第1節 子彈和空氣
055 / 第2節 超遠距離射擊
057 / 第3節 為什么風箏能飛上天?
058 / 第4節 動物滑翔機
04 轉動和“永動機”
068 / 第1節 如何辨別熟雞蛋與生雞蛋?
069 / 第2節 “哈哈輪”
071 / 第3節 墨水旋風
072 / 第4節 被騙的植物
073 / 第5節 “永動機”
059 / 第5節 植物的無動力飛行
061 / 第6節 跳傘員延遲跳傘
062 / 第7節 回旋鏢
077 / 第6節 “鬧脾氣”
079 / 第7節 烏菲姆采夫的蓄能器
079 / 第8節 “不足為怪”
081 / 第9節 還是“永動機”
082 / 第10節 彼得一世時期的“永動機”
05 液體和氣體的性質
090 / 第1節 兩個咖啡壺的問題
091 / 第2節 古人不知道的事情
092 / 第3節 液體會被壓向上方!
093 / 第4節 哪個桶更重?
095 / 第5節 液體的天然形狀
097 / 第6節 為什么鉛彈是球形的?
098 / 第7節 “沒有底”的高腳杯
100 / 第8節 煤油的奇怪特性
101 / 第9節 在水中不會沉的硬幣
102 / 第10節 竹籃打水
103 / 第11節 泡沫為技術服務
105 / 第12節 想象的“永動機”
107 / 第13節 肥皂泡
111 / 第14節 什么東西*薄?
112 / 第15節 水中干手取物
113 / 第16節 我們怎樣喝水?
114 / 第17節 改良的漏斗
115 / 第18節 一噸木頭和一噸鐵
116 / 第19節 沒有重量的人
120 / 第20節 “永動鐘”
06 熱現象
126 / 第1節 十月鐵路什么時候比較長——夏季還是冬季?
128 / 第2節 不會受到懲罰的盜竊行為
129 / 第3節 埃菲爾鐵塔的高度
130 / 第4節 從茶杯到水表管
132 / 第5節 澡堂里穿靴子的故事
133 / 第6節 “神仙顯靈”是怎么回事?
135 / 第7節 不用發動的時鐘
137 / 第8節 有趣的香煙
138 / 第9節 在開水中不融化的冰塊
139 / 第10節 放在冰上面還是冰下面?
140 / 第11節 為什么窗戶緊閉還是感覺有風?
141 / 第12節 神秘的轉紙
143 / 第13節 皮襖暖和嗎?
144 / 第14節 我們腳下的土地是什么季節?
145 / 第15節 紙做的鍋
147 / 第16節 為什么冰是滑的?
149 / 第17節 關于冰錐的問題
07 光線
154 / 第1節 捉影
156 / 第2節 雞蛋里的雞雛
158 / 第3節 滑稽的照片
160 / 第4節 關于日出的問題
08 光的反射和折射
166 / 第1節 隔墻視物
168 / 第2節 “砍掉的”頭還會說話
169 / 第3節 放在前面還是后面?
170 / 第4節 我們能看見鏡子嗎?
170 / 第5節 我們照鏡子時看見的是誰?
172 / 第6節 在鏡子前畫畫
173 / 第7節 *短的路徑
175 / 第8節 烏鴉的飛行
177 / 第9節 關于萬花筒的新舊資料
179 / 第10節 迷宮和幻宮
181 / 第11節 光為什么折射,如何折射
183 / 第12節 什么時候走長的路比走短的路更快?
187 / 第13節 新時代的魯濱孫
190 / 第14節 怎樣用冰取火?
193 / 第15節 利用太陽光
195 / 第16節 關于海市蜃樓的新舊資料
199 / 第17節 “綠光”
200 / 第18節 為什么會出現“綠光”?
09 一只眼睛和兩只眼睛的視野差別
208 / 第1節 沒有照相術的時代
209 / 第2節 什么事情很多人都不會做?
211 / 第3節 看照片的藝術
212 / 第4節 把照片放在多遠的地方看比較合適?
213 / 第5節 放大鏡的驚人作用
214 / 第6節 放大照片
215 / 第7節 電影院里*好的座位
216 / 第8節 給畫報讀者的建議
218 / 第9節 看畫
219 / 第10節 什么是立體鏡?
220 / 第11節 我們的天然立體鏡
224 / 第12節 用一只眼睛看和用兩只眼睛看
225 / 第13節 揭露假票據的簡單方法
226 / 第14節 巨人的視力
228 / 第15節 立體鏡里的星空
230 / 第16節 三只眼睛的視覺
231 / 第17節 光輝是怎么產生的?
233 / 第18節 快速移動中的視覺
234 / 第19節 透過有色眼鏡
235 / 第20節 “影子的奇跡”
237 / 第21節 意想不到的顏色變化
238 / 第22節 書的高度
239 / 第23節 鐘樓上時鐘的大小
240 / 第24節 白色和黑色
243 / 第25節 哪個字母更黑?
244 / 第26節 栩栩如生的畫像
246 / 第27節 插進紙里的線條和其他視覺欺騙現象
250 / 第28節 近視眼怎樣看東西?
10 聲音和聽覺
256 / 第1節 怎樣尋找回聲?
259 / 第2節 用聲音代替量尺
260 / 第3節 聲音的鏡子
262 / 第4節 劇院大廳里的聲音
264 / 第5節 海底的回聲
265 / 第6節 昆蟲的嗡嗡聲
266 / 第7節 幻聽
267 / 第8節 蟋蟀在哪里叫?
269 / 第9節 聲音的怪事
270 / 第10節 “神奇的腹語”
《趣味力學》
01 基礎力學
004 / 第1節 雞蛋與宇宙中的相對論
006 / 第2節 會飛的木馬
007 / 第3節 常識與力學
008 / 第4節 船上對決
010 / 第5節 風洞實驗
011 / 第6節 全速前進的列車
013 / 第7節 如何理解慣性定律
016 / 第8節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018 / 第9節 兩匹馬與彈簧秤
019 / 第10節 小艇的奧秘
020 / 第11節 人和蒸汽機車運動之謎
022 / 第12節 什么是“克服慣性”
023 / 第13節 難以啟動的列車
02 力與運動
028 / 第1節 力學公式知多少
031 / 第2節 槍炮的后坐力
033 / 第3節 生活中的力學知識
034 / 第4節 月球上發射的炮彈
036 / 第5節 海底射擊
038 / 第6節 移動地球
040 / 第7節 發明家的誤區
042 / 第8節 飛行中的火箭重心在哪里
03 重力
048 / 第1節 鉛錘和擺錘
051 / 第2節 水中的擺錘
052 / 第3節 斜面上的水
053 / 第4節 水平線為何不平
057 / 第5節 有引力的山
059 / 第6節 流向山中的小河
061 / 第7節 平衡的鐵棒
04 墜落與投擲
066 / 第1節 帶人飛行的氣球
069 / 第2節 人形炸彈
073 / 第3節 飛速過危橋
075 / 第4節 三條路
078 / 第5節 四塊石頭
079 / 第6節 兩塊石頭
080 / 第7節 投球游戲
05 圓周運動
084 / 第1節 簡便的增重方法
086 / 第2節 旋轉飛機
088 / 第3節 鐵道轉彎處
090 / 第4節 站不住的彎道
092 / 第5節 傾斜的土地
094 / 第6節 河流彎曲之謎
06 碰撞
102 / 第1節 碰撞研究的重要性
103 / 第2節 碰撞力學
106 / 第3節 反彈的皮球
112 / 第4節 槌球中的碰撞
114 / 第5節 速度就是力量
116 / 第6節 鐵錘之下的人
07 關于強度的問題
122 / 第1節 如何測量海底深度
124 / 第2節 *長的鉛垂線
125 / 第3節 *結實的材料
126 / 第4節 什么東西比頭發還強韌
128 / 第5節 為什么自行車的骨架由空心管構成
130 / 第6節 七根樹枝的寓言
08 功、功率和能量
136 / 第1節 鮮為人知的功的單位
137 / 第2節 1 千克·米的功是如何產生的
138 / 第3節 功如何計算
140 / 第4節 拖拉機的牽引力
141 / 第5節 人、馬與發動機
143 / 第6節 100 只兔子和1 頭大象
144 / 第7節 小體積與大功率
148 / 第8節 狡猾的稱重方法
149 / 第9節 亞里士多德的疑惑
151 / 第10節 易碎品的包裝原理
152 / 第11節 誰的力量
154 / 第12節 自己工作的機器
156 / 第13節 鉆木取火
159 / 第14節 彈簧釋放的能量
09 阻力與摩擦力
166 / 第1節 冰山滑道
167 / 第2節 關閉發動機之后
168 / 第3節 車輪的奧秘
170 / 第4節 蒸汽機車和輪船的能量去哪兒了
171 / 第5節 水流的力量
173 / 第6節 雨滴的速度
176 / 第7節 下落物體的秘密
178 / 第8節 順流而下的小船
180 / 第9節 在雨中怎樣會淋得更濕
10 大自然中的力學
186 / 第1節 格列佛與巨人
187 / 第2節 笨重的河馬
189 / 第3節 陸生生物的構造
190 / 第4節 巨獸的滅絕
191 / 第5節 誰跳得更高
193 / 第6節 誰飛得更遠
194 / 第7節 不會受傷的墜落
195 / 第8節 樹木為什么沒辦法長到天上去
196 / 第9節 伽利略著作摘要
《趣味物理實驗》
01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小實驗
004 / 第1 節 如何讓雞蛋立在桌子上
006 / 第2 節 離心力
010 / 第3 節 10 種制作陀螺的方法
016 / 第4 節 碰撞
017 / 第5 節 杯子里的雞蛋
019 / 第6 節 出人意料的斷裂
021 / 第7 節 潛艇原理
023 / 第8 節 漂在水上的針
024 / 第9 節 潛水鐘
026 / 第10 節 水為什么流不出來?
028 / 第11 節 水中取物
030 / 第12 節 降落傘
032 / 第13 節 蛇和蝴蝶
034 / 第14 節 瓶子里的冰
035 / 第15 節 鐵絲切冰塊
037 / 第16 節 聲音的傳播
038 / 第17 節 鐘
039 / 第18 節 可怕的影子
041 / 第19 節 測量光的亮度
043 / 第20 節 倒像
046 / 第21 節 倒置的大頭針
048 / 第22 節 用冰點火
051 / 第23 節 磁針
02 關于報紙的物理小實驗
064 / 第1 節 什么是“用大腦觀察”——變重了的報紙
068 / 第2 節 手指間的火花
071 / 第3 節 聽話的拐杖
073 / 第4 節 山上的電力
075 / 第5 節 會跳舞的紙人
077 / 第6 節 相互排斥的紙條
078 / 第7 節 豎起的頭發
079 / 第8 節 小閃電
082 / 第9 節 引流實驗
084 / 第10 節 驚人的吹氣
052 / 第24 節 有磁性的劇院
053 / 第25 節 帶電的梳子
055 / 第26 節 聽話的雞蛋
056 / 第27 節 力的相互作用
056 / 第28 節 電斥力
059 / 第29 節 電的
03 生活中的68 個常見物理小問答
090 / 第1 節 如何用不精準的天平準確地稱重
091 / 第2 節 在稱重臺上
091 / 第3 節 滑輪上的重物
092 / 第4 節 犁地的耙
093 / 第5 節 酸白菜
094 / 第6 節 錐子和鑿子
095 / 第7 節 馬和拖拉機
096 / 第8 節 在冰上爬行
096 / 第9 節 繩子從哪里斷
098 / 第10 節 被撕裂的紙條
099 / 第11 節 牢固的火柴盒
100 / 第12 節 吹著讓火柴盒靠近
101 / 第13 節 掛鐘
101 / 第14 節 桿子在什么位置停下來
102 / 第15 節 車廂中的跳躍
103 / 第16 節 在輪船上
104 / 第17 節 旗幟飄向哪個方向
104 / 第18 節 在熱氣球上
105 / 第19 節 走路與跑步
105 / 第20 節 可以自動平衡的棍子
108 / 第21 節 河上的槳手
109 / 第22 節 漣漪
110 / 第23 節 傾斜的蠟燭火苗
111 / 第24 節 下垂的繩子
112 / 第25 節 應該把瓶子往哪個方向扔
112 / 第26 節 軟木塞
113 / 第27 節 春汛
114 / 第28 節 液體向上產生壓力
115 / 第29 節 哪個更重
117 / 第30 節 用篩子盛水
118 / 第31 節 房間里的空氣有多重
119 / 第32 節 氫氣球的命運
120 / 第33 節 怎么用漏斗吹滅蠟燭
121 / 第34 節 輪胎里的空氣如何運動
122 / 第35 節 為什么軌道間要留間隙
122 / 第36 節 茶壺蓋上的小孔有什么用呢
123 / 第37 節 奇妙的煙
123 / 第38 節 燒不著的紙
124 / 第39 節 冬天如何封住窗框
125 / 第40 節 為什么風會通過緊閉的窗戶鉆進來
126 / 第41 節 如何用冰塊冰凍物體
127 / 第42 節 水蒸氣的顏色
127 / 第43 節 為什么茶炊會“唱歌”
128 / 第44 節 神秘的風輪
130 / 第45 節 皮草大衣會發熱嗎
131 / 第46 節 冬天如何給房間通風
132 / 第47 節 通風小窗應該安在哪里
132 / 第48 節 神奇的紙鍋
134 / 第49 節 玻璃燈罩有什么作用
135 / 第50 節 為什么火焰不會自己熄滅
136 / 第51 節 為什么水能熄滅火
137 / 第52 節 用冰或者開水加熱
137 / 第53 節 開水可以使水沸騰嗎
139 / 第54 節 雪可以使水沸騰嗎
141 / 第55 節 用熨斗去油漬
141 / 第56 節 站在高處能看多遠
142 / 第57 節 蟈蟈在哪里鳴叫
143 / 第58 節 回聲
144 / 第59 節 音樂瓶
145 / 第60 節 貝殼中的喧鬧
146 / 第61 節 手掌上的圓洞
147 / 第62 節 望遠鏡
148 / 第63 節 鏡前畫圖
149 / 第64 節 黑絲絨和白雪花
150 / 第65 節 為什么雪是白色的
150 / 第66 節 锃亮的靴子
152 / 第67 節 彩色玻璃下的世界
153 / 第68 節 紅色信號燈
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共3冊) 節選
01?? 速度和運動 導讀 姜連國 我們所處的世界中,周圍有數不盡的東西在運動。確切地說,幾乎沒有東西是不在運動的。當你在閱讀這段話的時候,你的眼睛就在從左到右,又從右到左地掃過一行行文字。在本章中,你將會了解到許多有關運動的內容,包括時間、速度和參考系。運動是物理學的核心概念,速度又是運動的核心概念,而時間是這一切的基礎。那么現在,我們就從時間說起。 1.時間 你可能會說:時間?我會不懂時間嗎?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會給你一些新的啟發。從我們出生開始,就會發現時間在我們周圍,嘀嘀嗒嗒,從不停歇地流逝著。隨著我們成長,我們逐漸學會了用鐘表看時間,甚至還了解到了日晷、水鐘、鐘擺等體會時間的工具。在小學五年級下學期,你學到了許許多多用來測量時間的方式。然而這些方式在物理上并不夠精確。初中物理八年級上(人教版)中,你將會了解到停表、原子鐘等計時工具。相比之下,它們會更加精確,甚至可以把一秒再分成幾百、幾千份進行測量。我們常用“眨眼間”來形容時間過得飛快,因為我們幾乎感覺不到眼睛眨動一下帶來的變化。然而,當你把時間分成若干份,眨眼卻顯得沒有那么快了。具體的內容你可以在本章《時間放大鏡》一節中讀到。 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用字母s表示。其實對于時間這個說法,在物理學中,是包含兩層意思的——時刻和時間間隔。在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中,你將會通過坐標軸更直觀地發現時刻與時間間隔的區別:時刻就是坐標軸上的一個點,而時間間隔則是坐標軸上的一段。時間的這兩層內涵的區分,讓物理學變成了一門更加精細的學科。 2.速度 為了比較運動的快慢,我們引入速度的概念。大家都知道,比較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相同時間比距離、相同距離比時間。比如賽跑,就是運用了相同距離比時間的方法。在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人教版)中,你將會了解到,物理學中,我們比較運動快慢采用的是“相同時間比距離的方式”,并由此定義了速度:路程與時間之比。速度的基本單位是米每秒,用字母表示即為m/s。進一步地,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課本將會告訴你,速度不僅有大小,還具有方向!因此,我們可以把多個速度進行合成,并且不單單是簡單的加減法。本章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何時更快——白天還是夜晚?》一節將站在整個星球的角度上向你介紹速度。 3.參考系 “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出自《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究竟是風動還是幡動?判斷物體運動或靜止,我們需要找到一個作為參照的東西。如果在一段時間內,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那么它就是運動的;如果沒有變,我們就認為它是靜止的。在小學三年級下半學期的時候,我們學到了這些知識。進一步地,在八年級上學期,你會知道作為參照的物體有著它的專屬名稱——參照物。因此,在判斷物體到底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我們要做的**件事就是選定參照物。以同樣速度、同樣方向的方式,在稻田上前進的聯合收割機和運送水稻的車輛,互相看對方是靜止的,但地上的人看卻是運動的。你還會在八年級時通過這個例子了解到,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怎么樣,現在的你是不是有些迷糊,不知道到底該說一個物體是在靜止不動還是在不停運動?其實,大可不必。我們講的參考系只是嚴格地相對于物理學的;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我們提倡科學性,但那些約定俗成的事物也沒有必要改變。 好了,我們先討論到這里,我可不能再占用你更多的時間了!這一章的內容里還有許多其他有趣之處,光憑我幾句話可說不清楚,就留給你自己去看一看吧!還等什么,你的趣味物理學習之旅,就從這里開始吧! 第1節?? 我們移動得有多快? 優秀的徑賽運動員在賽場上跑完1 500米大約需要3分50秒(1958年的世界紀錄——3分36.8秒)。與普通步行速度——1.5米/秒對比一下,需要做一個小小的運算:我們發現運動員1秒內可以跑完7米。然而,前面我們所說的速度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步行者可以長時間行走,連續走幾個小時,步行速度可達5千米/時,運動員的快速奔跑則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步兵部隊的行進速度是世界紀錄保持者的1/3左右;步兵部隊每秒走2米,每小時走7 000多米,但是他們相對運動員有一個優勢——可以保持長途行走。 將人類的正常步伐與“有口皆碑”的慢吞吞的動物(比如蝸牛或烏龜)對比,那才有趣呢。各種俗語里賦予蝸牛的形象絕對名副其實:蝸牛每秒爬1.5毫米,也就是每小時爬5.4米——只相當于人類步行速度的千分之一!另一種典型的慢性子動物——烏龜,它的速度比蝸牛快一點:平常爬行速度為70米/小時。 與蝸牛和烏龜相比,人類敏捷得多,但是,如果將人類與自然界中并不太快的其他東西相比,那就另當別論了。是的,人類能夠輕松趕超大多數平原上河流的流水,相比微風也不會落后太多。但是,相對于每秒飛行5米的蒼蠅,人類只有滑著雪橇才能趕上。說到兔子或獵狗,人類就是快馬加鞭也難以與其并駕齊驅。想要在速度上與蒼鷹比肩,人類大概只能搭乘飛機了。 然而,人類發明了機器,這使其成了世界上速度*快的存在。 蘇聯曾建造了水翼內燃機客船,航行速度可達60~70千米/小時,而人類在陸地上的移動速度比在水中的更快。在某些鐵路路段上,蘇聯旅客列車的行駛速度可達100千米/小時。吉爾-111型轎車(圖1)可提速至170千米/小時;“海鷗”牌七座轎車的行駛速度*高可達160千米/小時。 圖1??吉爾-111型轎車 現代航空速度遠勝于上述速度。104型多座班機(圖2)在蘇聯民用航空的眾多線路上飛行,其平均飛行速度約為800千米/小時。曾經,擺在飛機設計師面前的任務還是克服“音障”,超越聲速(330米/秒,即1 200千米/小時),現在這個任務已經完成了。裝有大功率噴氣式發動機的小型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2 000千米/小時。 人類建造的航天飛行器能夠達到更快的速度。人造地球衛星在濃密的大氣層邊界附近運行,運行速度約為8千米/秒。發射到太陽系行星的宇宙飛船,其初始速度就已經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地表附近)。 圖2??104型噴氣式客機 讀者朋友們可以看一看下面的速度表: 項目 米/秒 千米/小時 蝸牛 0.0015 0.0054 烏龜 0.02 0.07 魚 1 3.6 步行者 1.4 5 騎兵常步 1.7 6 騎兵快步 3.5 12.6 蒼蠅 5 18 滑雪者 5 18 騎兵快跑 85 30 水翼內燃機客船 16 58 兔 18 65 鷹 24 86 獵犬 25 90 火車 28 100 吉爾-111型轎車 50 170 賽車(紀錄) 174 633 104型噴氣式客機 220 800 空氣中傳播的聲音 330 1 200 輕型噴氣式飛機 550 2 000 地球公轉 30 000 108 000 第2節?? 追趕時間 早上8點從符拉迪沃斯托克起飛,同一天的早上8點能飛到莫斯科嗎?這個問題頗有意義。是的,能到。想要理解這個答案,只需要記住,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莫斯科的時差是9小時。如果飛機能夠在9小時內從符拉迪沃斯托克飛到莫斯科,那么就可以在飛離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時間抵達莫斯科。 符拉迪沃斯托克與莫斯科之間的距離約為9 000千米。也就是說,飛機的飛行速度應等于9 000/9=1 000(千米/小時)。這在現代條件下是完全可以達到的速度。 要想在極地緯度帶“追上太陽”(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追上地球),只需要極慢的速度。當飛機在北緯77°(新地島)的飛行速度約為450千米/小時,飛行距離等于地球自轉時地表上的點在這段時間內移動的距離時,這架飛機上的乘客會感覺到太陽靜止了,一直掛在天空中的同一個位置,不會落下。當然,飛機必須朝著地球自轉的方向飛行。 “追上月亮”更加容易,月球繞地運動速度是地球自轉速度的1/29(當然,這里比較的是所謂角速度,而不是線速度)。所以,時速為25~30千米的普通輪船在中緯度帶就能“追上月球”。 馬克??吐溫在《傻子出國記》一書中提到了這一現象。從紐約出發,橫跨大西洋去亞速爾群島時,“那是夏季晴朗的一天,夜晚比白天更迷人。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月亮每晚總是在同一時間出現在天空的同一位置。*開始我們對月亮這種奇特的規律百思不得其解,后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們每小時向東跨過20度,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我們這樣的旅行速度,才讓我們追上了月亮”。
孩子一讀就懂的物理(共3冊) 作者簡介
(俄)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1882—1942),俄國科普作家,他一生致力于教學和科學寫作,從17歲開始發表作品,一生共完成了105本著作,這些著作大部分都是科普讀物,其中《趣味物理學》到1986年已再版22次。這些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全世界出版發行,其趣味科學系列被譯為十幾種語言,是世界公認的科普名著。1959年,人們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月球上的環形山,以此來紀念這位人類的科普大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