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普列漢諾夫哲學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4952
- 條形碼:9787100194952 ; 978-7-100-19495-2
- 裝幀:6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普列漢諾夫哲學新論 本書特色
本書的結構是這樣的:首先介紹普列漢諾夫的生平和著作,然后分別就他的辯證法、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史觀、方法論、哲學史、美學、宗教論和倫理學觀點作一番或詳或略的述評,重點自然是放在唯物史觀上。在考察他的這些學說時,限于條件和時間,部分地把他的思想同列寧著作作了對比。*后詳細地論證列寧和普列漢諾夫之間的“青藍關系”。全書的中心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作為有獨創性和多方面理論成就的思想家普列漢諾夫是聯系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中*重要的一環。
普列漢諾夫哲學新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比較全面系統研究普列漢諾夫哲學思想的論戰性的學術著作。作者根據普列漢諾夫全集和遺著,在吸收和總結國內外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明晰地闡述了普列漢諾夫的哲學思想,著重說明了這位很好的俄國馬克思主義者主要對唯物史觀、歷史觀等領域做出的至今仍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性貢獻,批判了三四十年代以來廣泛流傳的、對他的哲學思想的許多誤解和指責,提出了普列漢諾夫是聯系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中很重要的一環等觀點。全書資料豐富,內容詳實,說理清楚,文筆流暢,有獨到見解。
普列漢諾夫哲學新論 目錄
**章 生平和著作
第二章 辯證法
第三章 唯物主義
第四章 認識論
第五章 唯物史觀
第六章 唯物史觀(續一)
第七章 唯物史觀(續二)
第八章 方法論
第九章 哲學史
第十章 美學
第十一章 宗教論
第十二章 倫理學
第十三章 列寧和普列漢諾夫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再版后記
普列漢諾夫哲學新論 節選
《普列漢諾夫哲學新論/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 在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一般的、總的看法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定義問題! 《兰o五十年代末以前,蘇聯哲學家們通常都認為“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這個定義至今一直影響著我國理論界。但是,從六十年代初開始,蘇聯許多書刊對這個定義作了一點修改。例如1962年出版的《蘇聯哲學百科全書》第2卷“歷史唯物主義”條(作者費·瓦·康斯坦丁諾夫)**句話就是:“歷史唯物主義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動力的科學”。1972年出版的、同一作者主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原理》(第2版)“歷史唯物主義”部分開篇**章即全書第十章**句話,把“動力”一詞給刪掉了,雖然在這一章第二節的敘述中可以找到這樣的句子:“歷史唯物主義……首先而且主要是研究社會發展的*一般的規律,社會經濟形態產生和存在的規律以及發展的動力!*近,1980年,蘇聯國家政治書籍出版社出版的這本高等院校哲學教科書第5版,又把“動力”這個內容正式加進歷史唯物主義的定義中。二十年來蘇聯人為什么這樣加了又刪,刪了‘又加?在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說明材料之前,不便妄加猜測。重要的是:從事情的本質說,究竟應不應該加?我們認為:應該加。理由是:**,科學的根本任務在于研究事物運動或現象變化的原因。社會發展的規律當然也包括社會發展的原因或動力的分析。但是僅僅指出發展的規律畢竟是過于籠統了。第二,自從歷史哲學產生以來,社會運動和進步的原因問題就一直是它研究的中心問題。第三,突出社會發展動力問題的研究,更有益于人們的實踐目的! ∑樟袧h諾夫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和辯證唯物主義一樣,他也沒有給歷史唯物主義下過任何正式的定義。然而他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卻是非常明確的。正如前面說過的,他多次指出,辯證法是關于事物發展規律的學說,而歷史唯物主義則是馬克思把辯證法學說運用于社會領域的結果。不過,社會發展規律中,“人類的歷史運動和進步的原因大問題”,即社會關系變化的“動力”問題,是歷史哲學或者“*好稱為歷史觀”的中心問題。作為科學的歷史學,“它不僅僅研究現象是怎樣發生的,而且希望知道現象為什么那樣發生而不按其他方式發生。”①普列漢諾夫在1901年關于“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四次講演中正是根據歷史哲學家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作為標準把歷史觀的發展分為五大階段或五種主要形態,即以圣奧古斯丁和博胥埃為代表的神學史觀、以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派為代表的理性史觀、圣西門和法國復辟時代歷史學家的利益史觀、黑格爾和謝林的辯證唯心史觀以及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這個問題本書第九章還要詳細討論。 那么,在普列漢諾夫看來,是不是把歷史唯物主義的定義改為“關于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動力的科學”就足夠了呢?不,還不夠。因為任何社會都是由許多彼此間有密切內在聯系的因素組成的復雜系統,社會有多少方面,就有多少影響社會發展的因素,而各種社會因素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對整個社會發展或社會的某一方面的變化產生不同的作用。不對這些作用進行具體的分析,就無法科學地認識社會的發展。所以揭示社會諸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即解剖社會的結構,乃是一切社會學研究的基礎。所有的歷史哲學,包括科學的歷史觀在內,理所當然地都要把它作為自己研究的對象。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認識到把社會結構學當作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組成部分,而對它進行獨立研究的重要性。例如,有人寫道:“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不只是從縱的方面揭示歷史過程的順序發展;同時也要從橫的方面揭示社會諸結構,諸要素的一般關系及其變化。這樣,才能從總體上把握人類社會這個復雜的系統,這個活的有機體!奔热蝗绱耍瑸槭裁床话焉鐣Y構的研究名正言順地放進歷史唯物主義的定義中呢?“社會發展”這個概念能夠包括“社會結構”概念的全部內容嗎(雖然它們之間的聯系是不可分割的)?許多年來,我國和蘇聯的不少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和專著,存在著一個十分突出的矛盾現象:一方面教材的內容主要是講社會諸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另一方面教材開篇卻把歷史唯物主義僅僅定義為關于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實際論述的在定義中沒有反映,定義中規定的又大部分沒有落實。比較起來,李達的《社會學大綱》在這方面就要好得多。它既講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結構,也講它們的發展,而且后者的篇幅還略多于前者。 ……
普列漢諾夫哲學新論 作者簡介
王蔭庭,南京政治學院原哲學系教授,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翻譯家。擅長俄語,曾翻譯了大量的普列漢諾夫著作。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