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15964
- 條形碼:9787100115964 ; 978-7-100-11596-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考察了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末政治思想的發展。其作者來自世界各國,且都是在相關領域成績卓著的學者。書中所討論的主題涵蓋了福利國家的興起及后來引起的批評;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對自由民主的認識及其嘗試提出的替代性解決方案;大眾選民以及新社會運動促成的全新的政治組織形式;從實證主義到后現代主義對政治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形形色色的思想傳統;西方與非西方政治思想之間的互動;全球化對國家提出的挑戰。二十世紀政治思想中的每項重大議題都有專章討論,既有相當的學術水準,也容易為讀者理解,對本科生以上不同層次從事政治學學習和研究的學生或學者,都不無裨益。
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 內容簡介
《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是一部關于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學術論著,它對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末政治思想的發展做了全面考察。本書涵蓋福利國家的興起及后來引起的批評;共產主義對自由民主的認識及其嘗試提出的替代性解決方案;大眾選民以及新社會運動引發的全新的政治組織形式;從實證主義到后現代主義對政治學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形形色色的思想傳統;西方與非西方政治思想之間的互動;優選化對國家提出的挑戰。本書針對20世紀政治思想中的每一主題都有專章討論,既有相當的學術水準,也容易為讀者理解。
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 目錄
本書作者
主編致謝
主編序言
**部分 自由民主的得時與失時
**章 福利國家的來臨
第二章 政治與市場:凱恩斯及其批評者
第三章 大眾的出現與現代民主理論的形成
第四章 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
第五章 法西斯主義與種族主義
第六章 保守主義
第七章 基督教民主
第八章 極權主義的批評者
第九章 福利國家的終結?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種種
第十章 第二國際: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
第十一章 俄國革命:一種居于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
第十二章 亞洲的共產主義
第十三章 西方馬克思主義
第十四章 法國馬克思主義:從存在主義到結構主義
第三部分 科學、現代主義與政治
第十五章 實證主義:反動與發展
第十六章 后現代主義:從尼采到后結構主義者的現代性病理學
第十七章 韋伯、涂爾干和現代國家的社會學
第十八章 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
第十九章 藝術、文學與政治理論中的現代主義
第二十章 新政治科學
第二十一章 功利主義及其他:當代分析政治理論
第四部分 新社會運動與差異的政治
第二十二章 和平主義與反戰主義
第二十三章 女性主義種種
第二十四章 身份政治
第二十五章 綠色政治理論
第五部分 超越西方政治思想
第二十六章 非西方政治思想
第二十七章 伊斯蘭政治思想
第二十八章 結語:二十世紀總體的兩分法
主要人物小傳
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人名索引
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 節選
《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 在試圖理解美國生活現實方面,更為切實的努力是1960、1970年代由一批感到幻滅的激進自由知識分子做出的,他們就是人們所說的(他們通常面臨來自自己陣營的抵制)新保守派。薪保守派所攻擊的目標既不是集體主義理想,也不是一般德裔移民所關注的現代文化的缺陷,而是占據主導地位的美國自由傳統本身。 新保守派對自由主義的懷疑首先是對1960年代反正統文化運動的回應。具體來說,在新保守派看來,那種孕育反正統文化運動的自由理想主義不僅正在破壞合眾國面對蘇聯時有效地維護本國利益的能力,而且還孕育了一種制造依附文化和新赤貧階級的福利體制(Murray 1984)。凡此種種,都不難在以下出版物中發現: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和厄溫·克里斯托(Irving Kristol)創辦的《公共利益》(The Public Interest)、諾曼—波德霍雷茨(Norman Podhoretz)長期擔任編輯的《評論》(Commentary)、貝爾的著作《資本主義文化的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of Capitalism 1979)以及克里斯托的著作《為資本主義歡呼兩聲》(Two Cheers for Capitalism 1978)! ”M管新保守派力圖接近美國生活的現實,他們將一種對資本主義的有條件信奉與對國家有限福利的有條件接受結合起來。在一些人眼里,他們只不過是那些大法團經濟利益的代言人,而在另一些人眼里,他們過分地夸大了當代美國社會中的虛無主義傾向。這正是路易斯·科澤爾(Louis A.Coser)和厄溫·豪(Irving Howe)在他們的文集《新保守派:來自左派的批評》(The New Conservatives:A Critique fromthe Left 1976)中提出的批評。從更為一般的意義上說,人們往往也會有這樣的印象:即新保守派本身也時常傾向于理想主義,而這正是遭到他們猛烈抨擊的自由派敵人在政治上的問題所在。這樣,他們的主張除了在知識分子精英內部有一定的影響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吸引力。 ……
劍橋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 作者簡介
特倫斯·鮑爾(Terence Ball),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長期執教于明尼蘇達大學,并曾任牛津大學與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任訪問教授。鮑爾教授曾主編“劍橋原典系列”(Cambridge Texts series)中的《詹姆斯·密爾政治著作選》《聯邦黨人文集》以及《托馬斯·杰弗遜文集》(與喬伊斯·阿佩爾比合編),專著有《轉換政治話語》《重估政治理論》《盧梭的幽靈:一部小說》等。 理查德·貝拉米(Richard Bellamy),英國埃塞克斯大學政府學教授,曾任東安格利亞大學和雷丁大學講座教授,貝拉米教授曾主編“劍橋原典系列”中的《貝卡利亞著作集》和《葛蘭西著作集》。專著有《現代意大利社會理論》《自由主義與多元主義》《重新思考自由主義》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