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手藝遼寧 (彩圖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1114
- 條形碼:9787205101114 ; 978-7-205-1011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手藝遼寧 (彩圖版)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講述了遼寧的手藝匠人鮮為人知的藝術人生,他們“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干一行專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絲不茍,“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是他們對工匠精神的堅守,展示了遼寧各門類傳統工藝隨著環境變化和歷史變遷在一代代匠人間傳承創新,傳承精湛手藝的同時,更傳遞著追求完美、不走捷徑的工匠精神,這些傾注了他們對生命思考的精神傳遞,無法以文字記錄,也無法以程序指引,只能依賴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行為感染,這體現了舊時代師徒制度與家族傳承的歷史價值,凸顯出遼寧的手藝匠人在工藝產品質量上精心打磨、在品牌上精心呵護、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的匠人情懷。本書收錄了古書畫修復、古法釀酒、北派狼毫筆、喀左紫砂、琥珀雕刻、煤精雕刻、微雕技藝、岫巖玉雕、遼硯石茶器、橄欖核雕、海泥土陶、桓仁木板年畫、古法排船、蘆葦編織、氏棉花畫、喬氏滿族刺繡、松石雕刻、關式鋦瓷、北派木雕及景泰藍珀晶畫等21項民間技藝。
手藝遼寧 (彩圖版) 內容簡介
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拍攝的系列記錄片《手藝遼寧》,記錄了遼寧省內有代表性的傳統技藝。本書選取其中有故事性的技藝,通過圖片與文字的呈現,記錄了傳統技藝,弘揚了遼寧博大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手藝遼寧 (彩圖版) 目錄
一 傳世
古書畫修復裝裱技藝
一代代書畫修復裝裱師
清慈禧皇太后御筆白隼圖
遠跨大洋的手藝傳承
二 純粹
酒從哪里來
張記燒鍋
古法純糧酒
視酒如友
三 印記
深居小巷的百年筆莊
堅守三十年
漢字書法
四 粗糲
千年紫砂
紫砂壺的前世今生
紫砂陶醉者
柴燒紫砂
世界上還有一把紫砂壺叫喀左
五 古箱
來自家族的禮物
方氏皮雕
“九〇后”后手藝人
浮皮壁回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
六 光陰
七 黑金
八 靜心
九 切磋
十 求石
十一 仁核
十二 閏土
十三 守藝
十四 探海
十五 葦一
十六 鄉情
十七 繡藝
十八 言心
十九 盈缺
二十 治術
二十一 作畫
手藝遼寧 (彩圖版) 節選
徐振海,出生于喀左的蒙古漢子。從小在紫砂廠旁邊長大的徐振海經常偷偷跑去紫砂廠看老師傅做紫砂壺,給紫砂壺刻字,從那時起,他就對這種名為紫砂的材料產生了興趣。魯美畢業之后,徐振海沒能從事和紫砂相關的事業,但心里的熱愛始終都沒放下。他在裝修行業摸爬滾打了13年之后,終于在2010年步入了自己喜歡的紫砂行業。徐振海做的紫砂壺果敢大膽又飽含鄉情,常常被人戲謔他是一個癡迷紫砂藝術的瘋子,他卻將別人的譏諷當成褒獎,自稱”陶醉者”。 剛剛進入紫砂行業,徐振海還是個門外漢,認識和學習原料加工是必修課。那時候,徐振海每天都去礦山上轉,風雨無阻。每次上山,徐振海都帶著鎬,隨時刨土、取樣,帶回去反復試驗、燒制。當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幾乎變成了“泥人”,連洗臉水都被染成紅色。 徐振海知道,發展喀左紫砂,除了原料,解決技術問題是關鍵。“沒技術,就去學,要不恥下問。”徐振海千里迢迢地開車去宜興學習紫砂工藝,包括選礦、開采、煉泥、制壺、燒成,等等,不漏掉任何一個環節。*初那段時間,徐振海幾乎天天泡在宜興,給人送禮,請人吃飯,虛心向宜興的紫砂藝人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魯迅美術學院畢業的徐振海,憑著扎實的美術功底,也成為高級工藝黔、幾年時間學習制作之后,徐振海發現了麟當地獨一無二的紫砂原礦,他將這種顏融黑、存量稀少的原泥命名為大汗泥。繁種大汗泥含鋁56%,含硅27%,燒成量輦18%,燒制過程中隨著溫度上升,有機物萋隨揮發,壺身變得更加透氣包香。除此之瓤,壺身顏色由黑轉黃,表面的顆粒塵埃清藹晌見,而這樣不可多得的奇特礦料只在喀薹逸片土地上才存在。一旦有閑暇時間,他治坐在工作臺前斟酌新型題材的紫砂壺,‰他做的紫砂壺作品也都構思新穎、風格清贏、線條流暢,呈現出一種自然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其中“蒙古風情系列紫砂壺”和“紅山神韻紫砂壺”更是在中國。喀左鴻盛杯紫砂作品評比中獲得金獎。 在紫砂藝術上初有成就的徐振海,不只悶頭自己發展,他更多的是考慮如何帶動整個喀左紫砂產業。除了紫砂壺,他創立的玉龍紫砂廠還制作紫砂花盆、電飯鍋內膽和紫砂雕塑,更由于之前裝修公司的經驗,還別出心裁地設計出紫砂文化墻磚。這種墻磚無毒無害,還能凈化空氣,吸收甲醛。徐振海說:“宜興和喀左紫砂*大的不同就是喀左紫砂儲量豐富,充沛的原料足以幫助喀左形成各種紫砂產業,這也是未來喀左紫砂發展的重點。” 紫砂壺根據燒窯類別分為電窯、汽窯和,柴燒窯,而柴燒窯因其復雜的操作方式和極低的成品率成為紫砂*困難的燒成方法。早在遼金時期,喀左就有形如饅頭的柴燒窯,而柴燒出其不意的變化正是吸引徐振海的原因。 P46-48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