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尋秘古埃及 勇闖法老之國的藝術家與探險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7225
- 條形碼:9787568067225 ; 978-7-5680-6722-5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秘古埃及 勇闖法老之國的藝術家與探險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歷史愛好者、藝術愛好者☆ 讓人身歷其境的古埃及文明巨作 失傳千百年的神秘文字究竟是如何被破譯,使古埃及的輝煌文明重新展現你我眼前? 作用是保佑死者在彼世的重生與存活的重要經文,為什么要命名為《亡靈書》? 古埃及人所配戴的隨葬飾品其實可以視為“死者留下的詞匯”,這其中寄托了死者的何種信念?我們又能從中探知什么? 埃及著名的女性不止“艷后”一位,歷史上至少出現過十位女法老,這些女性統治者在歷史洪流中都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本書貫穿古埃及千年的時間軸,跳出常見的研究框架邊界,以實地考古發現和專業文獻為依據,從神話、游牧到立國,從普通書吏到*后的女法老,真實還原金字塔中壁畫上面的古埃及日常生活以及慶典儀式,解讀木乃伊身上遺留保存的所有細節,將已知的碎片連綴成更加生動的歷史,*終完整呈現于讀者眼前。 ☆ 見證兩位“破譯者”的傳奇友誼 盡管破譯埃及象形文字的所有功勞都歸于法國和著名科學家讓-弗朗索瓦﹒商博良,但意大利也曾因為誕生了商博良的學生和精神繼業者而在這場盛事中分享了榮光——這個人就是被譽為“意大利埃及學之父”的伊波利托﹒羅塞里尼。 本書遴選商博良與羅塞里尼的信件與日記,細致重建這兩位偉大學者亦師亦友的傳奇友誼。通過這些珍貴的文獻與照片,讀者可以一步步見證他們那段顛沛流離的研究生涯,以及他們是經過怎樣的不懈努力,才終將埃及那段*動人心魄的歷史重新帶來我們眼前。 ☆ 這是一扇通往古埃及的大門,也是一本穿越歷史的珍貴護照 本書遴選埃及學巨著《埃及記敘》中的珍貴圖片,每一頁都仿佛是一場令人心情澎湃的旅行,從尼羅河的風情到帝王谷的墓葬,從宗教神權到世俗王權,以各個角度描述了古埃及這一充滿了非凡色彩的傳奇之地。閱讀本書,讀者彷若走進古埃及的各個時期,親身體會到法老之國的雄偉建筑、精湛工藝、神秘寶藏與權力更迭。
尋秘古埃及 勇闖法老之國的藝術家與探險家 內容簡介
埃及,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度曾擁有令世人驚嘆的藝術、建筑與科學技術,卻一度湮沒于歷史的洪流之中。 1798年,拿破侖揮兵遠征埃及,隨之出土的是一件被后世稱為埃及學基石的文物——以三種文字書寫的“羅塞塔石碑”。以商博良為首的多位藝術家、語言學家、自然學家以及探險家經過數十載的不懈努力,終于將埃及那段動人心魄的歷史從塵埃中重新帶入萬眾矚目的聚光燈下。 本書遴選埃及學巨著《埃及記敘》中的精美插圖以及商博良、羅塞里尼等人的珍貴信件和日記。不僅講述了學者們孜孜破解與重建埃及文的奮斗史,更以珍貴照片呈現了那些經由探險家之手才得以重見天日的藝術珍寶以及數不勝數的建筑奇觀。 幾千年的歲月,巍峨莊嚴的金字塔或許早已失去昔日榮光,但古埃及曾擁有的高度文明卻屹立于漫漫黃沙之上,至今仍閃耀光芒。
尋秘古埃及 勇闖法老之國的藝術家與探險家 目錄
前言 4
**部分 《埃及記敘》 6
弗蘭科﹒塞里諾
第二部分 伊波利托﹒羅塞里尼眼中的古埃及 132
弗蘭科﹒塞里諾
第三部分 身處帝王谷的探險家和藝術家們 258
凱瑟琳﹒羅里希
尋秘古埃及 勇闖法老之國的藝術家與探險家 節選
羅塞里尼在巴黎逗留了七個月,其間幫助他“敬愛的大師”分類整理了盧浮宮在這之前不久購買的索爾特藏品和德洛維蒂的第二批藏品。羅塞里尼在巴黎以堅定不移的熱情學習著,他會見了一些法國的東方學家,并與商博良就組建法國-托斯卡納大公國聯合探險隊(以下簡稱“聯合探險隊”)在埃及進行探險的計劃進行了多次交流。希望能對這個古文明的遺跡進行科學的探索,并在象形文字的發掘和破解上取得決定性成果。 1827年7月,羅塞里尼返回意大利時向大公利奧波德二世呈閱了該項目,大公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批準了該項目并保證了必要的資金支持。同年9月,羅塞里尼回到巴黎,想知道這個項目是否得到了法國政府的批準,但法國政府似乎對它敬謝不敏。接下來的一個月,這位比薩學者將自己的感情生活置于對埃及的熱愛之上,迎娶了著名作曲家路易吉﹒凱魯比尼(Luigi Cherubini)的女兒澤諾比婭(Zenobia),澤諾比婭是他前一年遇到的,他們一共生育了四個孩子,包括一個夭折的女孩。
尋秘古埃及 勇闖法老之國的藝術家與探險家 作者簡介
凱瑟琳·羅里希(Catharine Roehrig)考古文物專業畢業,迄今為止已從事考古研究工作近40年。自1989年至今,任世界四大藝術博物館之一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埃及館負責人。著有《木乃伊與魔法:埃及葬禮信仰導論》《象形文字的樂趣》《帝王谷的探險家與藝術家》等多本埃及相關書籍,旨在帶領讀者發現埃及歷史的樂趣。 弗蘭科·塞里諾(Franco Serino)從少年時期便對古埃及文化深感興趣,在學校同時進修了考古學和中世紀歷史的課程。曾在南安普敦大學開設古埃及文化課程,并出版過數本埃及主題書籍。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