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歐美現代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對抗、開放與欲的向度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6550
- 條形碼:9787100196550 ; 978-7-100-19655-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美現代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對抗、開放與欲的向度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學愛好者與電影愛好歐美現代百年小說、戲劇豐碩成就非以前任何一個百年可比,電影歷經百年路途之際研究歐美敘事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剖析其意識歷程與技術歷程之間的關系,價值獨特。
歐美現代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對抗、開放與欲的向度 內容簡介
文學杰作是人生存真義的發生方式,它們的電影經驗就是另一種真義的顯現與持存,是歐美文學研究在視覺文化時代的一種現代性延續,是電影藝術研究無從回避的精神維度的建構性理解。本書全方面解讀歐美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剖析其意識歷程與技術歷程之間的關系,力求揭示其中隱藏的密碼。
歐美現代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對抗、開放與欲的向度 目錄
**章 交往與開放的敘事 1
一、敘事、模仿與解釋 1
二、三種經驗方式之《神體午餐》《蝴蝶的舌頭》《來客》 3
三、歷史理解、語法理解、精神理解與《審判》 14
第二章 文本闡釋 19
**節 文學的電影闡釋 19
第二節 《洛麗塔》和其他 21
第三節 《了不起的蓋茨比》與電影的“闡釋游牧” 27
一、《了不起的蓋茨比》,一部被寬容的杰作 28
二、闡釋游牧之一:正循環與逆循環的闡釋 31
三、闡釋游牧之二:死亡與夢想 35
四、闡釋游牧之三:文本疊加效果 41
五、蓋茨比影劇現象與“優越性闡釋” 48
第四節 意識或觀念的電影闡釋 50
一、《死者》《尤利西斯》 50
二、《戀馬狂》《莫扎特》 55
三、《法國中尉的女人》 57
第三章 導演的文學接受 63
**節 導演與文學接受 63
第二節 明格拉:《英國病人》《冷山》《天才雷普利》 72
一、《英國病人》 72
二、《天才雷普利》《冷山》 78
第三節 考夫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鵝毛筆》《亨利與瓊》《北回歸線》 86
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身體政治 87
二、《鵝毛筆》:身體耗費 92
三、《亨利與瓊》:身體詭秘 98
第四章 形式:輕與重、轉換 107
**節 形式問題 107
第二節 輕構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安娜·卡列尼娜》 112
一、關于輕 112
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114
三、《安娜·卡列尼娜》 119
第三節 《香水》與通感敘述 124
一、魔幻在前:表達的挑戰 125
二、文字與影像:香的戲謔 126
三、感覺轉換Ⅰ:看到香 130
四、感覺轉換Ⅱ:聽到香 132
五、共鳴 136
第四節 文學增魅傳播:電影特效 137 一、視覺效果的當代性 137 二、《指環王》,數字特效的魅力 141 三、《搏擊俱樂部》等,物理和繪圖視效 144
第五章 文學電影中社會歷史的個體權力 152
**節 個體權力視野 152
第二節 《憤怒的葡萄》《美國悲劇》 155
一、《憤怒的葡萄》 155
二、《美國悲劇》 160
第三節 《魔山》《布登勃洛克一家》 165
第四節 莫拉維亞、卡爾維諾、艾柯、皮蘭德婁和《豹》 171
第五節 《拉格泰姆》《一九八四》《過于喧囂的孤獨》《嚴密監視的列車》 180
第六章 酷烈情欲 187
**節 美國戲劇電影的女性與欲望 187
一、戲劇,女性形象,戲劇電影 187
二、深受人生傷害:《安娜·克里斯蒂》《奇異的插曲》
《長夜漫漫路迢迢》 189
三、堂吉訶德式的英勇與病態:《欲望號街車》 191
四、狂暴與徒勞:《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 194
五、質疑和惡毒:《懷疑》《八月:奧塞治郡》 196
六、戲劇電影的余音 200
第二節 現代愛欲的生產 201
一、置身國家、政治、戰爭中的愛:《日瓦戈醫生》《第四十一個》
《飄》《情人》 201
二、純凈愛情:《愛情故事》 204
三、愛和狂癲、罪:《暗溝》《黑暗中的華爾茲》 205
四、倫亂之愛:《愛情重傷》 207
五、虐受與神圣之愛:《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209
六、體覺的蘇醒:《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霍亂時期的愛情》 212
七、愛的三角:《朱爾與吉姆》《戲夢巴黎》 214
八、親情之愛:《童年的許諾》 216
九、性愛魔域:《去年在馬里昂巴德》《大開眼戒》 219
第三節 非主流情欲 222
一、“充分可能性” 222
二、《王爾德(的情人)》《愛德華二世》 224
三、《莫里斯》《單身》《死于威尼斯》《我愛你菲利浦·莫瑞斯》
《達洛維夫人》 227
四、《天使在美國》《天鵝絨金礦》《蜘蛛女之吻》 234
第七章 藝術歷史中的軀體 240
**節 身體、廣場與蛋糕 240
第二節 屠殺中的身體:《無關命運》《索菲的選擇》 251
第三節 戰爭與身體,人性與政治 256
一、《靜靜的頓河》《好兵帥克》 256
二、《永別了,武器》 260
三、《裸者與死者》《細紅線》《凱恩號嘩變》 263
四、從《西線無戰事》到《鐵皮鼓》 267
五、《第 22 條軍規》《五號屠場》 270
第四節 惡棍的“身體史詩” 276
一、《布賴頓棒糖》 277
二、《拉孔布·呂西安》 282
三、《發條橙子》 286
四、《郵差總按兩次鈴》《雙重賠償》《天才雷普利》 290
五、《同流者》 293
第八章 中心與游牧 298
中心與游牧 298
附錄: 米特里、麥克盧漢、巴贊和帕索里尼的文學電影觀 310
一、米特里 310
二、麥克盧漢 312
三、巴贊 314
四、帕索里尼 317
參考文獻 319
歐美現代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對抗、開放與欲的向度 節選
一、敘事、模仿與解釋 敘事性文學與電影,都是敘事性藝術,它們是敘事性藝術在不同時代造就的代表性形式!啊畨亻_始……’狄更斯的《蟋蟀和壁爐》是這樣起筆的。如果說現代小說發端于尼古拉·果戈里的《外套》的話,愛森斯坦說,現代電影就是從狄更斯的那只水壺中蒸騰出來的。”a 敘事性文學是曾經的“電影”(借助于想象中的意象組合),電影是今天的敘事性文學,它們的共存,共榮了敘事的開放與交往活動。文學杰作與電影在物質媒介的承載與表現形式上雖然不同,卻不能否定它們之間無時不在的交流歷史。世紀百年,電影之所以成為*有力的藝術種類,除它本身獨有的藝術與科學稟賦之外,與小說的滋養密不可分;電影對小說的影響雖然沒有小說對電影的影響那么率直,但是確實滲透進了小說的氣場,部分小說的寫作參照了電影的蒙太奇手法。 文學杰作與拍攝成影像的電影作品的關系,是多向度的解釋關系。它們是根據作品中假定的相同歷史境遇、人物、情節進行創作的兩種視域的相遇。它們自身又都是對存在的解釋。電影作品是對小說作品的解釋。翻拍幾遍的電影作品又是對小說原著以及它所反映的時代、對曾經的電影作品的再解釋。讀者身份與社會語境將變化,解釋將無窮盡。 如果說文學杰作的存在,是人的生存真義發生方式的話,那么,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就是另一種真義的顯現與持存方式,是人類在藝術領域的歷史性的交往理解方式。 當柏拉圖說藝術作為模仿之模仿與真實隔了三層時,我更愿意將此解釋為一種反諷:模仿的本質顯然在于對在再現中被再現的東西的認識。文學杰作是對現實的解釋(“模仿”),電影是對文學杰作的解釋(“模仿”),但它們都不是為認識而存在的,它們本身就是存在。文學杰作及其電影經驗的解釋(“模仿”)所揭示的東西顯然就是事物的趨近本質。另一方面,這些解釋(“模仿”)都指明一個特殊方向,而不是指出某種*后結果。它們指向一個能充滿各種方式的開放領域;它們被創造出來,不是意義解釋(“模仿”)的終結,而是創造出意義期待,它們一產生,即引導著進行理解的努力。 歷來文學杰作與電影的關系,都被理解為改編的關系,這是一種單向、封閉的理解方式。文學杰作自身是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實踐體,它被有組織有選擇地拍攝為電影,其實是文學杰作的一種電影經驗,是文學杰作自身成長的一種經歷,是文學杰作的生成與展開方式。電影與文學杰作的關系,是一種模仿、解釋的關系,是通向價值意義的存在。解釋被解釋者,解釋自身也要遭遇解釋(如偉大的評論、受者的遐想等),這正是文本的生命歷程。文學杰作與電影的交往,構筑起媒介融合時代的偉大前景,其共生與發展、轉型與復合、經典與現實的交互運動,可以理解為開放敘事時代的標志。
歐美現代文學杰作的電影經驗——對抗、開放與欲的向度 作者簡介
嚴前海,上海戲劇學院碩士、中國傳媒大學博士,電影學教授,東莞理工學院圖書館館長,中山大學電影學碩士行業導師,云南大益文學院簽約作家。已出版專著《影視文學批評學》《電視劇藝術形態》等,并創作短中長篇小說、舞臺劇、影視作品多部。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