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讓孩子不上火 不發炎 發育好
-
>
孩子必看的世界經典寓言故事100
-
>
協和懷孕大百科
-
>
張素芳小兒推拿技法圖譜/漢竹
-
>
從小讀到大
-
>
一學就會的宋氏小兒推拿
-
>
DK新一代嬰幼兒護理養育大全
坐月子與月子餐:兩代人健康的基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34411
- 條形碼:9787518434411 ; 978-7-5184-344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坐月子與月子餐:兩代人健康的基石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孕產育兒書,主要教授孕產婦坐月子如何調養,月子餐如何搭配等一系列關于產婦及寶寶生活及健康方面的問題,尤其對產后如何護理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內容詳實,其主旨在于讓產婦能享受一個身體全面恢復、營養全面均衡、身心健康快樂的月子生活。
坐月子與月子餐:兩代人健康的基石 內容簡介
本書用詳實的文筆介紹了新媽媽在坐月子期間如何用合理的飲食搭配及科學的健康護理來調養好身體。后面章節還列舉了寶寶常見的健康問題以及具體的解決方法。專家親筆, 內容豐富, 其主旨在于讓產婦能享受一個身體全面恢復、營養全面均衡、身心健康快樂的月子生活。
坐月子與月子餐:兩代人健康的基石 目錄
part1 什么是坐月子
1 中國傳統習俗——坐月子(吳金德)
2 中醫藥學與坐月子(徐慧茵,王淑君)
3 坐月子的現代醫學解釋(張立實)
4 坐好月子關系母嬰兩代健康(吳金德)
part2 月子期媽媽的生理變化與產后恢復
1 產后恢復過程(陳科)
2 產后媽媽的生理心理變化與護理(朱翠燕)
part3 月子餐
1 月子期媽媽的營養需求(吳曉娜)
2 不同階段月子餐的食物選擇與搭配(袁毓瑩)
3 月子餐制備實例(高玫)
4 月子餐的衛生與安全(張立實)
part4 月子期休養、運動與保健
1 休養與恢復…(吳婷)
2 活動與運動(吳婷)
3 生活衛生習慣與保健(陳科)
part5 寶寶喂養與母嬰交流
1 新生兒護理(葉麗娟)
2 寶寶喂養的方式方法(葉麗娟)
3 母嬰交流的重要性和方法技巧(余濤)
4 寶寶喂養常見問題及處理(余濤)
part6 常見月子病及嬰兒常見問題
1 常見月子病及其防治與調養(徐慧茵,王淑君)
2 嬰兒常見問題(陳科)
3 嬰兒其他健康相關問題(余濤)
結語和致謝(吳金德)
坐月子與月子餐:兩代人健康的基石 節選
坐月子的緣由 女性一生*重要的養生三階段包含:青春期初潮前后,產后坐月子,更年期階段,其中坐月子又稱“月內”。坐月子是中國傳統習俗,起源可追溯至西漢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那 時坐月子的意義是犒賞女性完成生兒育女任務,通過儀式來表達產婦母以子貴,女性于生產后地位從此不同,另一方面也有為產婦補充營養的含義。隨著社會形態的變遷,現代坐月子的*大意義就是做好產后調理、修復女性身體的損傷,進而達到強化體質,增進身體代謝及修復功能的目的。 為何要坐月子 女性懷孕后身體將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明顯,內臟器官受到壓迫(腸胃、膀胱、腎臟增大,輸尿管增粗、子宮重量增加等),骨骼承受重壓(脊椎負荷增加等)。且產后處于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需要6~8周才能恢復至懷孕前的生理狀態,加上子宮恢復時間需要42天左右,子宮內膜復原需要56天左右。若在產后未能把握好坐月子的黃金時期,未做好保養、照護、修復、滋補、休息等各項功能的調理與調養,就會發生很多產后后遺癥,諸如病態皮膚(黑斑、毛孔粗大、皮膚粗糙等),肥胖癥(水腫、下半身肥胖等),內科雜癥(經期綜合征、子宮肌瘤等),抑郁癥(心情低落、莫名哭泣等),且會引發各種身體不適(腰酸背痛、肌肉無力、大量掉發、偏頭痛、漏尿、尿頻等)。因此,坐好月子是女性一生身體保養、調整體質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隨著時代變遷,時下男女結婚大多超過適婚年齡,加上飲食習慣不健康,生活工作的種種壓力等,女性更要把握產后坐月子的機會,在坐月子期間進行一次大調整,脫胎換骨,讓人生更加健康,家庭更為美滿。 新生兒居家照護的注意事項 1)臍帶護理? 新生兒沐浴后以無菌棉簽蘸75%酒精,由臍根部環狀擦拭消毒,目的是預防感染及促進臍帶脫落,通常臍帶在出生后7~10天會自然脫落。每次為寶寶換紙尿褲時,要特別留意殘留臍根部、接近肚臍的地方,盡量保持殘留臍帶清爽,避免紙尿布與殘留臍帶摩擦,可以將紙尿褲下折至殘留臍帶之下,讓殘留臍帶自然變干脫落。應觀察臍帶有無感染的跡象,如果殘留臍帶滲出黃色膿液,發出異味或根部皮膚出現紅腫,表示臍帶可能已經受到感染,建議就醫診治。寶寶的肚臍偶爾會有出血情況,這是血管分離時的正常現象,可以先嘗試以輕按方式止血,如果按壓5~7分鐘未能止血,應該就醫。 2)皮膚護理? 所有的新衣服和新床單應在給寶寶使用前洗滌,新生兒期至1歲內嬰兒常因為接觸不干凈的床單或使用護膚產品造成皮膚過敏,應減少使用痱子粉、爽身粉、含有香料或染料的乳液或嬰兒油。嬰兒的皮膚很柔嫩也很脆弱,千萬不能用太刺激的清潔用品,尤其是鹽、茶葉及消毒藥水等。寶寶汗腺分泌功能不穩定,若不注意皮膚表面的清潔工作,就會產生皮疹。夏天,若散熱方式不對(如衣物過多、過厚,室內不通風等),水分又補充不夠,就很容易產生脫水、虛脫的現象。新生兒平時的衣物以輕薄、吸汗為主,千萬不要把寶寶包得密不透氣,容易長紅疹(熱疹或痱子),如果寶寶皮膚出現問題,盡早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不要亂用成藥,更不可迷信及亂用偏方,以免造成嚴重的后果。以下介紹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與照護。 產后心理健康 產婦可通過自我調整,對抗抑郁或焦慮,來促進產后心理健康。比如:足夠的休息,請家人和朋友幫助,均衡飲食,定期運動,可參與母親或產后的支持小組或團體。當出現下列癥狀,應立刻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Ⅰ 產后情緒低落在2周內沒有緩解或抑郁癥狀更加嚴重。 Ⅱ 家事或是工作能力下降,無法照顧自己或寶寶。 Ⅲ 脫離現實不合理的想法或出現幻覺。 Ⅳ當覺得失去控制或擔心自己會傷害寶寶或想要傷害自己或寶寶時,不要害怕應立即尋求協助。 產后抑郁的發生原因不明,目前認為可能包含生理、心理與社會等因素。凡生產時的疼痛、精疲力竭、懷孕期間激素的急劇變化、照顧新生兒夜以繼日的疲勞、產后無法擠出足夠的母乳、產后無法順利減回懷孕前的體重、長輩的教養意見、與伴侶在適應新角色時發生沖突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產后抑郁由輕到重,區分成三個等級,分別是產后情緒低落、產后抑郁癥以及產后精神病。影響產婦心情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會在分娩后1年之內的任何時間出現。病程發展速度不一,可能快速惡化,也可能逐步惡化。有30%~80%的女性會在分娩后第1周(通常是產后第3~4天)感到情緒低落,容易落淚與焦慮,這種現象稱產后情緒低落,是相當常見也被認為是正常的狀況,不需要特別治療就會自行緩解。產后情緒低落的癥狀幾天內就會消失,不會持續到分娩后第2周。如果癥狀一直持續到第2周,或者距離分娩時間較晚出現抑郁、情緒低落、脾氣暴躁、疲憊、失眠,常有罪惡感或無價值感,飲食障礙、容易流淚、無法專心、對周遭生活及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或常覺得無法應付生活等癥狀與表現,可能就是產后抑郁癥,約有10%的女性會出現產后抑郁癥的癥狀,需要接受醫療協助及照護。產后精神病,每千例的生產個案有1~2位,通常出現于產后2周內,癥狀可持續數周至數月。產婦情緒不穩定、哭泣、失眠、個性行為改變;出現妄想或幻覺現象,如媽媽可能誤認為嬰兒已死亡或被調包,癥狀嚴重者,可能會有傷害自己或家人的行為,需要接受醫療照護,及時住院觀察治療。 對產后抑郁的照護,建議新手媽媽照顧新生兒時,利用嬰兒睡眠時,多適度休息,不要陷入過度疲憊或睡眠不足的狀態。每天可以抽出一小段時間外出散步,給自己一些喘息的機會,同時應適度地向家人或親朋好友說出自己的感受,并尋求他們的幫忙。也可以跟其他產后媽媽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心情,可以得到支持與鼓勵。如果產后情緒低落的癥狀一直無法改善,甚至持續時間長達2周以上時,建議立即尋求協助。通常越早診斷、早治療,越容易成功治愈。
坐月子與月子餐:兩代人健康的基石 作者簡介
張立實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保健食品和 特醫食品評審專家 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副主任委員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金德 南開大學世界經濟學博士,美國普萊斯頓大學國際研究學博士。 現任臺灣紫金堂股份有限公司(集團)董事長兼CEO;江西財經大學客 座教授;臺灣實踐大學講師;臺灣老齡產業協會常務理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