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莊重的閱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304479
- 條形碼:9787570304479 ; 978-7-5703-044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莊重的閱讀 本書特色
本書約請有鄉村成長經歷的作家曹文軒,從不同的角度與維度,以雜文、小說等文學樣式,通過立意深遠、文采飛揚的文字,講述新農村背景下青少年的陽光童年和別樣的成長歷程,彰顯鄉村的純美,展望鄉村的未來,表達對家鄉、故土、人情、成長的真摯情感,喚醒鄉村青少年親近文學的愿景,為青少年讀者,尤其是鄉村青少年讀者點燃一盞新時代、新能量、新展望的文學之燈,使他們得到文學的深厚滋養,得到精神的豐滿與充盈。
莊重的閱讀 內容簡介
少年的靈魂是一塊柔軟非常的橡皮泥,生活中的任何指印只要在上頭輕輕一摁,便會留下指紋。讓孩子以一種莊重的方式來閱讀,是一部文學作品所要承擔的使命!肚f重的閱讀》是曹文軒的雜文和小說選集,寫自己對青少年時期生活的回憶。文字簡單純凈,還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故土、人情、成長的真摯情感,喚醒鄉村青少年親近文學的愿景。
莊重的閱讀 目錄
前方
荷
那個說故事的人已經去了天堂
一面現代,一面古老
《草房子》寫作札記
一種莊重的閱讀方式
小說
尖叫
羅圈腿的小獵狗
憤怒的浴室
海邊的屋
稻香渡
莊重的閱讀 節選
前方 一輛破舊的汽車臨時停在路旁。它不知來自何方。它積了一身厚厚的塵埃。一車的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著前方。 他們去哪兒?歸家還是遠行?然而不管是歸家還是遠行,都基于同一事實:他們正在路上。歸家,說明他們在此之前,曾有離家之舉。而遠行,則是正在進行的離家。 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欲望。 當人類遠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是在幾乎無休止的遷徙中過活的。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總是看見美洲荒原或非洲荒原上的動物大遷徙的巨大場面:它們不停地奔跑著,翻過一道道山,穿過一片片戈壁灘,游過一條條河流,其間,不時遭到猛獸的襲擊與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或淹死于巨流。然而,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動人心的遷徙。前方在召喚著它們,它們只有奮蹄挺進。其實,人類的祖先也在這遷徙中度過了漫長的光陰。 后來,人類有了家。然而,先前的習性與欲望依然沒有寂滅。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 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也顯得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自己。它總在誘惑著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離家也許是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逃離家園、結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瞧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沖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因此,這世界上就有了路。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為了能走向更遠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馬車,有了我們眼前這輛破舊而簡陋的汽車。 路聯結著家與前方。人們借著路,向前流浪。自古以來,人類就喜歡流浪。當然也可以說,人類不得不流浪。流浪不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運。是命運把人拋到了路上,是所有的人——形而上一點說。因為,即便是許多人終身未出家門,或未遠出家門,在他們內心深處,依然有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們也在漫無盡頭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與心中,只剩下一條通往前方的路。 人們早已發現,人生實質上是一場苦旅。坐在這輛車里的人們,將在這樣一輛擁擠不堪的車里,開始他們的旅途。我們可以想象:車吼叫著,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顛簸,把一車人搖得東歪西倒,使人一路受著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著車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個將要開始艱難旅程的人所擁有的惶惑與茫然。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中也出現過這種擁擠的汽車。豐子愷先生有篇散文,也是專寫這種老掉牙的汽車的。他的那輛汽車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拋錨了,并且總是修不好。他把旅途的不安、無奈與焦躁不寧、索然無味細細地寫了出來:真是一番苦旅。當然,在這天底下,在同一時間里,有許多人也許是坐在豪華的游艇上、舒適的飛機或火車上進行他們的旅行的。然而,他們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這種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中的人們要好些嗎?如果我們把這種具象化的旅行,抽象為人生的旅途,我們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劇性實質,還不完全在于總想到達目的地卻總不能到達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處流浪時,又時時刻刻地惦念著正在遠去和久已不見的家、家園和家鄉。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樣:回家的心思,總在心頭。中國古代詩歌,有許多篇幅是交給思鄉之情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保ù揞棧敖l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保ā豆旁娛攀住罚凹以趬糁泻稳盏剑簛斫蠋兹诉?”(盧綸)“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保ɡ钜妫拔蠢夏鄉,還鄉須斷腸。”(韋莊)……悲劇的不可避免在于:人無法還家;更在于:即便是還了家,依然還在無家的感覺之中。那位崔顥,本可以湊足盤纏回家一趟,用不著那樣傷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個家,只是由家的溫馨與安寧養育起來的一種抽象的感覺罷了。那個可遮風避雨的實在的家,并不能從心靈深處抹去他無家可歸的感覺。他只能望著江上煙波,在心中體味一派蒼涼。 這坐在車上的人們,前方到底是家,還是無邊的曠野呢? P3-7
莊重的閱讀 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出生于江蘇鹽城,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國家小學、初中統一語文教材主編之一。出版長篇小說有《草房子》《蜻蜓眼》《青銅葵花》《火印》《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鳥》《細米》《大王書》《楓林渡》《穿堂風》《蝙蝠香》《螢王》《草鞋灣》《瘋狗浪》等,出版系列作品有“我的兒子皮卡”“丁丁當當”“萌萌鳥”“笨笨驢”等,出版繪本有《遠方》《飛翔的鳥窩》《羽毛》《柏林上空的傘》《煙》等50余種,出版學術著作有《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小說門》等。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曹文軒文集》19卷。百余種作品被譯為英、法、德、俄、希臘、匿、韓、瑞典、丹麥、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阿拉伯、波斯等語種。曾獲國家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國兒童文學獎、宋慶齡文學獎金獎等重要獎項50余種。2016年4月獲國際安徒生獎,2017年1月獲影響世界杰出華人獎。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