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韌性應急------上海應急治理四十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4728
- 條形碼:9787520384728 ; 978-7-5203-847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韌性應急------上海應急治理四十年 本書特色
本書以韌性理論為學術理論基礎,總結提煉上海應急治理模式歷史階段的升級和轉型,對四個歷史時期的每個對應階段,分別從社會政治經濟的特殊背景、重大廣泛影響的標志事件、改革開放創新的組織體系、專業高效智慧的應急科技這四個大的方面,刻畫上海應急治理40年風雨兼程的韌性應急特色之路。本書特點是采用暢銷書的寫作手法、專業學術著作的寫作內容,既適合于無專業背景的一般社會公眾,又適合專業研究人員作教材或參考書或工具指南。
韌性應急------上海應急治理四十年 內容簡介
本書以系統工程韌性理論為學術基礎,創立了韌性應急的理論分析框架,將上海的城市應急治理模式概括為韌性應急,并以改革開放四十年歷史跨度為縱軸,將其演化歷史解析挖掘為孕育與萌芽、誕生與起步、成長與探索、轉型與升級的四個歷史時期,對應于這四個階段不斷迭代的韌性應急從0.0版本躍遷到2.0+版本直至當下的3.0版本。與此同時,本書以特定時期上海為橫截面,分別從社會政治經濟的特殊背景、具有重大影響的標志性事件、開放創新的組織體系、專業高效智慧的應急科技這四個大的方面,記錄了上海應急治理四十年風雨兼程的韌性應急之路。
韌性應急------上海應急治理四十年 目錄
**節 于無聲處聽驚雷【應急形勢與風險(社會特征與
風險特點)面臨的應急任務】
一改革開放立初心(社會政治形勢,上海任務)
二上海早晨弄堂清(城市建設規劃,上海特色)
三百萬知青回滬申(城市人口規模,上海特色)
四對越自衛反擊戰(國家重大安全,上海情況)
第二節 災難事故高頻發【應急事件與典型案例】
一上海南黃海地震(1984年5月21日)
二南匯川沙龍卷風(1986年7月11日)
三十六鋪碼頭踩踏(1987年12月10日)
四甲肝肆虐惹橫禍(1988年)
第三節 應急傳統獨角戲【應急管理理念與組織體系】
一單部門對單災種
二政府臨時總動員
三兵來將擋土掩水
四事后應災后補救
第四節 應急里程煥平安【應急技術、裝備與產業】
一紅色消防車呼嘯
二長江750邊三輪
三民政救災運輸線
四氣象風暴潮預報
小結:痛定思痛礪大治
第二章 誕生與起步(1993-2002)SEMS1.0
**節 工業企業大轉型【應急形勢與風險(社會特征與
風險特點)面臨的應急任務】
一首屆東亞運動會(社會政治形勢,上海任務)
二上海軌交1號線(城市建設規劃,上海特色)
三百萬下崗再就業(城市人口規模,上海特色)
四APEC世紀新挑戰(城市重大安全,上海情況)
第二節 雨雪風霜跨世紀【應急事件與典型案例】
一長江洪水漫青浦(1998年)
二大風冰雹襲農物(1999年)
三涼夏凍寒下江南(2000年)
四水葫蘆蔓舞瘋狂(2002年)
第三節 應急工程領先鋒【應急管理理念與組織體系】
一浦東開發大變革
二百萬居民大動遷
三社會維穩大手筆
四韌性城市大格局
第四節 應急裝備新紀元【應急技術、裝備與產業】
一智能110報警系統
二中國入國際互聯網
三信息化系統先遣隊
四計算機應急千年蟲
小結:風雨兼程謀大治
第三章 成長與探索(2003—2012)SEMS2.0
**節 SARS催生滬應急【應急形勢與風險(社會特征與
風險特點)面臨的應急任務】
一SARS病毒禽流感(社會政治形勢,上海任務)
二上海世博樹豐碑(城市建設規劃,上海特色)
三汶川地震驚全球(城市對口支援,上海特點)
四特大型城市應急(國家重大安全,上海情況)
第二節 天災人禍齊接踵【應急事件與典型案例】
一抗雨雪冰凍災害(2008年1月25-29日、
2月1-2日)
二蓮花河畔屋倒塌(2009年6月27日)
三靜安膠州路烈火(2010年11月15日)
四地鐵10號線追尾(2011年9月27日)
第三節 應急體系彰全網【應急管理理念與組織體系】
一“一案三制”成就好
二應急聯動建中心
三世博安保成典范
四閔行區綜合應急
第四節 應急科技產業化【應急技術、裝備與產業】
一應急平臺互聯通
二應急裝備全升級
三應急科技執牛耳
四科技應用盤點
五應急產業成鏈條
小結:鳳凰浴火圖大治
第四章 轉型與升級(2013-2018)SEMS2.0+
**節 痛定思痛圖變革【應急形勢與風險(社會特征與
風險特點)面臨的應急任務】
一總體國家安全觀(社會政治形勢,上海任務)
二上善若水中國夢(城市建設規劃,上海特色)
三反恐反腐反病毒(城市人口規模,上海特色)
四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大安全,上海情況)
第二節 鳳凰涅槃譜新章 【應急事件與典型案例】
一外灘夜跨年踩踏(2014年12月31日)
二東航兩機險相撞(2016年10月17日)
三外白渡橋遭封閉(2017年11月27日)
四中環高架車追尾(2018年5月9日)
第三節 應急治理多災種【應急管理理念與組織體系】
一區域治理精細化
二應急聯動智能化
三風險防御保底線
四危機應急靠事前
第四節 應急智能全流程【應急技術、裝備與產業】
一應急資源云計算
二應急預警大數據
三應急監控物聯網
四海綿城市機器人
小結:篳路藍縷成大治
總結與展望:挑戰與跨越(2018一)SEMS3.0
一應急部領新時代
二初心不忘系揚帆
三智慧應急AI勢
四顛覆技術新風險
五上海人家全球家
附錄 年鑒摘編:上海韌性應急的軌跡
參考文獻
后記
韌性應急------上海應急治理四十年 作者簡介
劉霞(劉紫涵),人機工程學學士,信息加工心理學碩士,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學博士,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博士后。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紫德公共戰略科技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應急管理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擔任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首席科學家。發表內參報告及公開論文2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0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