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革命家家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1451
- 條形碼:9787568071451 ; 978-7-5680-714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革命家家風 本書特色
1.本系列叢書從五個方面對中華家風做了整體的展示。2、本書不僅做了中華家風的展示,還反映了中華家風的發端、流變和繼程。3、本書文筆風趣幽默,在故事中反映出革命家及后人對家風的重視和培育,對當代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革命家家風 內容簡介
家風是中華文化中*為樸素的智慧沉淀,構成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脊梁。而眾多有名人物的家風也為后人樹立起人生觀的價值標準。家風叢書包含《革命家家風》《名士家風》《百姓家風》《名仕家風》《家風詩詞》,從五個方面,梳理并精解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家風建設的精髓,督促我們從傳統文化里汲取前人寶貴的精神養分。本書講述了革命家的家風故事,并對故事背景做了介紹,還原了事件始末,反映了老一輩革命家不搞特權、杜絕求辦私事,生活樸素的高尚情操,以及他們和后人精心培育的優良家風。革命家家風是中華家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高度凝結。
革命家家風 目錄
**章高筑神州風雨樓——李大釗家風1
一、任爾東西南北風4
二、貧富均守清廉風6
三、敬妻愛子重教誨8
第二章老驥伏櫪奮揚蹄——董必武家風12
一、學為國用需勤奮15
二、尊重勞動工作勤18
三、摒棄特權普通人21
第三章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家風25
一、為有犧牲多壯志28
二、天下志統骨肉情31
三、公私分明重友情38
第四章為民勞怨均不辭——劉少奇家風45
一、無私無畏47
二、志存高遠49
三、克己奉公50
第五章邃密群科濟世窮——周恩來家風53
一、出淤泥而不染54
二、耳濡目染繼家風56
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58
四、當普通人60
第六章正直撐天永不移——朱德家風64
一、樸、厚、忠、耿、勤為根66
二、五心家風革命鑄67
三、勤儉常將初心托69
四、砥礪后來振家風71
第七章始終如一是斯人——任弼時家風75
一、獻身革命即忘己78
二、堅持原則不讓步81
三、自為表率重清廉84
第八章請為人民鼓與呼——彭德懷家風88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89
二、實事求是講真話91
三、不忘初心,與人民血肉相連94
四、清廉儉樸98
第九章大局為重不爭權——賀龍家風101
一、老老實實做人103
二、勤奮學習,提升自我105
三、艱苦樸素、廉潔自律106
四、情系群眾,關心人民生活108
第十章逐鹿中原是軍神——劉伯承家風111
一、革命事業高于一切113
二、唱戲要靠真本事115
三、因材施教,嚴寓深情117
四、勤儉樸素,公私分明120
第十一章創業艱難百戰多——陳毅家風123
一、投身革命即為家125
二、手莫伸128
三、腹有詩書氣自華132
第十二章滿目青山夕照明——葉劍英家風136
一、寶劍鋒自砥礪出137
二、腹有經綸擔大任140
三、行廉志潔泥無滓142
四、潔身自愛,奮發圖強144
第十三章人類莊嚴一典型——羅榮桓家風147
一、嚴格對己寬對人148
二、堅持原則不讓步151
三、低調從不爭名利153
四、簡樸節儉品自高155
第十四章元帥依舊是布衣——徐向前家風158
一、淳樸正直唯求真160
二、深惡痛絕不正風162
三、事無大小盡認真164
四、豪情盡在布衣中165
第十五章撫壯棄穢以馳騁——聶榮臻家風168
一、危難之際顯忠誠170
二、不諉過不居功,質樸待人172
三、心正則無私174
四、容人改過顯寬厚176
五、節儉廉潔德潤身178
第十六章撥亂反正畫宏圖——鄧小平家風181
一、傳承孝悌信仰科學185
二、生活儉樸以廉自律187
三、敬老恤幼家庭和諧189
四、心胸開闊眼光超前193
第十七章歲寒勁節矜松柏——陳云家風198
一、束身自重律己嚴201
二、節儉樸素高格調204
三、家風之中寓學風207
第十八章大局為重輕得失——李先念家風212
一、草鞋情結系初心215
二、嫉貪如仇禁經商217
三、嚴于律己寬待人219
第十九章力鏤金石辟坦途——習仲勛家風222
一、升遷服從黨需要225
二、夫婦同為好黨員226
三、胸有家國品自高228
四、真情關懷嚴要求232
革命家家風 節選
**章 高筑神州風雨樓——李大釗家風 革命家家風**章高筑神州風雨樓——李大釗家風1889年10月,李大釗出生于河北省樂亭縣胡家坨鄉大黑坨村。他“兩歲喪父,三歲喪母”,“既無兄弟,又鮮姐妹”,全憑祖父李如珍撫養成人。李如珍在當地較有名望,讀過書,做過生意,頗有田產,爽直好客,愛說話,愛管閑事,樂于為鄰里勸解糾紛,恪守道德,勇于指責和批評壞人壞事。他勤儉持家,但是為村里買地募捐時,卻能慷慨解囊。這些品格,通過日常小事不斷影響著李大釗。為了孫子的教育,他讓孫子三歲發蒙,先后為孫子選了三位塾師。李如珍平時很注意管束李大釗的行為。當他得知李大釗觀看鄉鄰們在村口的賭博活動后,就進行責問。從小不會說謊的李大釗實話實說,李如珍就以罰代教,罰李大釗整理房頂鋪的草。有了這次教訓,李大釗終生不再涉足這類場合。 李大釗18歲時,祖父病故,舉辦喪事耗盡了微薄的家產。在妻子趙紉蘭東挪西借籌措學費的幫助下,李大釗讀完中學,又考取了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李大釗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5年,日本帝國主義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斗爭!拌F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他起草的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著名愛國志士。李大釗1916年回國。1918年,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投身于新文化運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等為陣地,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著名文章,闡述十月革命的意義,謳歌十月革命的勝利,旗幟鮮明地批判改良主義,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成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是我國*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之一。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中國**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聚集了鄧中夏、高君宇、黃日葵、何孟雄、羅章龍等一批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青年知識分子,為建黨做準備。李大釗還在北京多次會見共產國際代表,商討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與在上海的陳獨秀遙相呼應,積極活動,擴大宣傳,發展組織,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黨組織!澳详惐崩睿嗉s建黨”,李大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話。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黨成立后,李大釗負責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并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區分部主任。在黨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釗都當選為中央委員。 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釗頻繁地奔走于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產黨與孫中山會談,為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工作。 1924年1月,李大釗以孫中山指定的大會主席團成員(共五位成員,李為唯一的共產黨方面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國共合作的國民黨**次全國代表大會,并參加大會宣言的起草等,為實現國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后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此后,他直接擔負國共兩黨在北方的實際領導工作。 1926年3月,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積極領導并親自參加了北京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三一八運動,號召人們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為。李大釗的革命活動,遭到北洋軍閥的仇視,他們下令通緝李大釗。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余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李大釗犧牲后,其妻和子女繼承了李大釗的精神財富和革命事業!皯n時字字皆悲憤,喚眾篇篇*激昂。軀殼縱填溝壑去,精神猶在海天張!”熊瑾玎這四句詩不僅是對李大釗詩文的評價,也是對李大釗精神的頌揚。這種精神融進了李大釗的家風,被其子女傳承著。 一、任爾東西南北風 1913年李大釗赴日本留學,在日本他接觸了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從此成為社會主義理想的忠實實踐者。即使在風云突變、屠刀架頸的生死關頭,他也義無反顧地堅持信仰,并為信仰身!俺劦,夕死可矣”,是古代先賢強調人應該追求真理;“咬定青山不放松”,是詩人鄭燮認為每個人都必須堅持自己的信仰。鄭燮瞧不起見風轉舵、依權附勢的投機者,表明自己在任何風向中都能堅持自我。李大釗就是這樣一個堅定的信仰者。以他北大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的地位和收入,他和他的家人可以過上衣食豐足、安穩舒適的生活,而且李大釗十分看重親情、喜愛孩子。但為了信仰,他每月從自己120元的薪水中拿出80元作為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活動經費。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妻子在得知這件事后,完全贊成。為了信仰,他經常放棄與孩子們親近的時間,投身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活動。中共成立后,他發展長子李葆華成為革命者,在黨被迫轉入地下活動期間,李葆華擔負起聯絡工作。李大釗被北洋軍閥逮捕后,他堅決保守黨的秘密,完全不顧個人安危。他知道自己是共產黨的領袖這一事實在當時幾乎是人所共知,他坦然承認自己反對現政府、擁護農工利益的政治立場,但是對于中共北方區委計劃“聯俄反奉”等具體任務予以堅決否認。據當時報紙報道,李大釗在受審時“精神甚為煥發,態度極為鎮靜,自承為馬克思學說之崇信者,故加入共產黨,對于其他之一切行為則謂概不知之,關防甚嚴”。 忠于革命信仰成為李大釗家風中*重要的一條,其家人均尊崇這一信條。趙紉蘭在李大釗犧牲后,以撫養遺孤為己任,在知名人士及組織的幫助下,帶著烈士后裔從奉系軍閥的魔掌下逃出。1933年,她又以抱病之身輾轉于北平、樂亭兩地,請求北大代為安葬李大釗。在李大釗葬事完成35天后,趙紉蘭就離開了人世。1936年,趙紉蘭被中共河北省委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李大釗長子李葆華16歲即參加革命,17歲擔任聯絡工作,中共七大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49年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二書記,1958年任水利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后歷任中共安徽省委**書記、貴州省委第二書記,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等職。他是中共八大、十一大中央委員。次子李光華1940年赴延安,曾任中共樂亭縣委宣傳部部長、唐山華新紡織廠黨委書記等職務,1956年調任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黨委書記。小兒子李欣華1940年隨哥哥姐姐到延安,畢業后一直從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市大峪中學校長、門頭溝師范學校黨委書記兼教師進修學校校長。 李大釗長女李星華,1937年畢業于中法大學,1940年與弟妹一起赴延安。1949年后,一直從事教學和民間文學研究工作。次女李炎華,在大黑坨小學工作多年,全國解放前夕到冀東建國學院工作,后調北京工作。 李葆華有三子:長子李青,歷任浙江省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副主席;次子李宏塔,曾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幼子李亞中,系水利部工程師。李葆華去世后,有記者問李宏塔:“你父親給你們留下了多少遺產?”李宏塔說:“我們不需要什么遺產,李大釗的子孫有精神遺產就夠了!边@精神遺產中就包括在各種風向中毫不動搖的堅定信仰。
革命家家風 作者簡介
李曉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教授、博導。研究方向:歷史文獻學理論、中國史學史、文化產業學等。 莫晸,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華中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擅長歷史文化類圖書的寫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