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盧龍縣革命老區發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2154335
- 條形碼:9787202154335 ; 978-7-202-1543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盧龍縣革命老區發展史 內容簡介
此書是“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河北卷”之一種,包括縣域概述(歷史沿革、自然地理、戰略地位、資源優勢)、古城烽火(早期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探索發展(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文化大革命”、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曲折發展、唐山大地震與抗震救災、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改革復興(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開放、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偉大復興)等篇章,非常全面地展現了盧龍縣作為革命老區從革命時期到新時代的發展歷程。
盧龍縣革命老區發展史 目錄
**編 縣域概述
**章 歷史沿革
**節 千載孤竹
第二節 千年古縣
第三節 盛世永平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節 位置疆域
第二節 地質地貌
第三節 山脈河流
第四節 土壤氣候
第三章 戰略地位
**節 依山傍海
第二節 軍事重鎮
第四章 資源優勢
**節 文化資源優勢
第二節 水利資源優勢
第三節 產業資源優勢
第二編 古城烽火
(1905年1月~1949年10月)
**章 早期革命
**節 李大釗、蔣衛平在永平中學堂
第二節 心向共產黨人的白眉初
第三節 李氏家族三代人博士學位19個
第二章 抗日戰爭
**節 冀東大暴動
第二節 開辟灤東
第三節 戰斗在盧龍縣境的冀東八路軍
第四節 盧龍縣地方抗日武裝
第五節 盧龍縣黨員發展和黨組織的建立
第六節 盧龍縣柳河圈抗日根據地
第七節 盧龍縣境的冀東抗戰文化
第八節 盧龍縣抗戰期間的統一戰線工作
第九節 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暴行
第十節 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
第十一節 抗戰期間的英雄兒女
第三章 解放戰爭
**節 盧龍縣黨政軍組織
第二節 國民黨匪幫的暴行
第三節 人民軍隊對敵斗爭
第四節 支援前線
第五節 土地改革
第六節 沙場英豪
第三編 探索發展
(1949年10月~1978年11月)
**章 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
**節 執政初期黨的建設
第二節 人民民主政權建設
第三節 剿匪、鎮反和取締反動會道門
第四節 抗美援朝運動
第五節 “三反”“五反”運動
第二章 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
**節 社會主義改造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
**節 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第二節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三節 人民公社的整頓和“反右傾”斗爭的開展
第四節 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和“四清”運動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
**節 盧龍縣“文化大革命”的興起
第二節 盧龍縣“文化大革命”的蔓延
第三節 對林彪反黨集團的批判
第五章 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曲折發展
**節 “工業學大慶”和“農業學大寨”運動
第二節 “赤腳醫生”與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
第三節 民辦教師與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四節 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安置、培養與就業
第六章 唐山大地震與抗震救災
第七章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節 悼念毛澤東和粉碎“四人幫”
第二節 深入揭批“四人幫”,結束動亂局面
第三節 修建“一渠百庫”,創建北國水鄉
第四節 撥亂反正
第四編 改革復興
(1978年12月~2020年12月)
**章 經濟體制改革
**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節 工業企業經濟體制改革
第三節 流通領域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章 經濟開放
**節 招商引資
第二節 經濟協作
第三節 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第四章 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偉大復興
**節 特色產業和文化產業建設
第二節 加強老區建設,實施脫貧攻堅行動
第三節 夯實基礎,穩步推進,創建文明縣城
第四節 以城帶鄉,城鄉聯動,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
大事記
后記
**章 歷史沿革
**節 千載孤竹
第二節 千年古縣
第三節 盛世永平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節 位置疆域
第二節 地質地貌
第三節 山脈河流
第四節 土壤氣候
第三章 戰略地位
**節 依山傍海
第二節 軍事重鎮
第四章 資源優勢
**節 文化資源優勢
第二節 水利資源優勢
第三節 產業資源優勢
第二編 古城烽火
(1905年1月~1949年10月)
**章 早期革命
**節 李大釗、蔣衛平在永平中學堂
第二節 心向共產黨人的白眉初
第三節 李氏家族三代人博士學位19個
第二章 抗日戰爭
**節 冀東大暴動
第二節 開辟灤東
第三節 戰斗在盧龍縣境的冀東八路軍
第四節 盧龍縣地方抗日武裝
第五節 盧龍縣黨員發展和黨組織的建立
第六節 盧龍縣柳河圈抗日根據地
第七節 盧龍縣境的冀東抗戰文化
第八節 盧龍縣抗戰期間的統一戰線工作
第九節 日本侵略者的殘酷暴行
第十節 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
第十一節 抗戰期間的英雄兒女
第三章 解放戰爭
**節 盧龍縣黨政軍組織
第二節 國民黨匪幫的暴行
第三節 人民軍隊對敵斗爭
第四節 支援前線
第五節 土地改革
第六節 沙場英豪
第三編 探索發展
(1949年10月~1978年11月)
**章 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
**節 執政初期黨的建設
第二節 人民民主政權建設
第三節 剿匪、鎮反和取締反動會道門
第四節 抗美援朝運動
第五節 “三反”“五反”運動
第二章 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
**節 社會主義改造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
**節 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
第二節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第三節 人民公社的整頓和“反右傾”斗爭的開展
第四節 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和“四清”運動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
**節 盧龍縣“文化大革命”的興起
第二節 盧龍縣“文化大革命”的蔓延
第三節 對林彪反黨集團的批判
第五章 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曲折發展
**節 “工業學大慶”和“農業學大寨”運動
第二節 “赤腳醫生”與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
第三節 民辦教師與教育事業的發展
第四節 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安置、培養與就業
第六章 唐山大地震與抗震救災
第七章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節 悼念毛澤東和粉碎“四人幫”
第二節 深入揭批“四人幫”,結束動亂局面
第三節 修建“一渠百庫”,創建北國水鄉
第四節 撥亂反正
第四編 改革復興
(1978年12月~2020年12月)
**章 經濟體制改革
**節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節 工業企業經濟體制改革
第三節 流通領域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章 經濟開放
**節 招商引資
第二節 經濟協作
第三節 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第四章 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偉大復興
**節 特色產業和文化產業建設
第二節 加強老區建設,實施脫貧攻堅行動
第三節 夯實基礎,穩步推進,創建文明縣城
第四節 以城帶鄉,城鄉聯動,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
大事記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