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愛的教育 智的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0517
- 條形碼:9787108070517 ; 978-7-108-0705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的教育 智的教育 本書特色
在我國近百個版本的《愛的教育》《智的教育》中,王干卿教授的譯本優美傳神,歷經23年,從意大利古語譯成中文,于1998年首次在中國出版發行,僅此譯本榮獲“意大利政府文化獎”。 1929年,《愛的教育》被評為“對當代美國文化影響重大的書籍”之一; 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 1994年,被列入世界兒童文學的z高獎——國際安徒生獎“青少年必讀書目”; 2001年,被J育部指定為中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書目之一; 2020年,再次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愛的教育》原版書名直譯成中文為“心”,意大利文的“心”除了表示人體一個重要器官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延伸出“善心”“善良”“良心”“善舉”等!吨堑慕逃吩鏁弊g成中文為“腦袋”或者“頭”,延伸出“頭腦”“理智”“智慧”!稅鄣慕逃窂娬{一個“善”字,由此產生了對祖國、對社會、對父母、對老師和對同學的大愛。《智的教育》則強調一個“智慧”,就是做人處事要有“頭腦”,要用“腦子”,做到“心”和“腦”并用,和諧相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兩部書不僅是姊妹篇,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須臾不可分離的關系。
愛的教育 智的教育 內容簡介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從一個叫恩利科的四年級小學生視角,寫他在一學年里的故事。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讀者讀完每則日記,激蕩于胸懷的感情波瀾都久久難以平息。不妨說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部作品的名字在意大利文中就叫“心”! 《愛的教育》于1886年發表后,非同凡響,立即轟動了當時的意大利文壇。迄今在意大利就印行一百多版,行銷千萬冊,一直是引導孩子正直向善的不錯心靈讀本,成為意大利無數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同時,該書超越了時代和國界,被譯成數百種文字和方言,成為世界上很受歡迎的讀物之一,被認可為是一部人生成長的“推薦閱讀書”。保羅·曼特伽扎是《愛的教育》作者阿米琪斯的摯友,他讀《愛的教育》后很有感觸,便結合自己的少年生活,寫下了這部續篇《智的教育》。該書敘述的是恩利科自上了中學后,由于不分晝夜地拼命學習,用功過度,結果累壞了身體,患上了幾種疾病,無法繼續學業,父母便把他送到巴琪恰舅爺居住的海濱小鎮生活、療養。舅爺是一位海員兼哲學家,在他的教育和引導下,通過貼近大自然和融入環境,恩利科不但接近恢復了健康,還錘煉出了堅強勇敢的性格,學會了如何了解人、如何認識社會這個大課堂,收獲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及為人處世的道理。社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而《智的教育》不愧為社會教育的很好讀本,是學生、家長和社會工作者的推薦閱讀經典。同《愛的教育》一樣,該書在意大利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全世界的學校和家長都將本書作為孩子們成長時期的推薦閱讀課本推薦給中小學生。
愛的教育 智的教育 目錄
愛的教育 智的教育 節選
尋母記—從亞平寧山脈到安第斯山脈(每月故事) 很多年以前,一個熱那亞的十三歲少年——一位工人的兒子—獨自一人離開熱那亞到美洲去找他的母親。 少年的家庭屢遭不幸,窮困潦倒,債臺高筑。母親為了養家糊口,為了讓家中擺脫困境,兩年前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富人家當用人。那時用人在美洲能得到豐厚的報酬,于是,不少勇敢的意大利女子不遠萬里,長途跋涉到那里去找工作。短短幾年,她們就能掙上幾千個里拉回國?蓱z的母親哭干了眼淚,舍不得離開自己的兩個兒子。他們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一歲?伤*后還是鼓足了勇氣,滿懷著希望出發了,整個旅途一帆風順。 她剛到布宜諾斯艾利斯不久,便通過丈夫一位在那里定居多年、當店主的熱那亞堂兄的介紹,在一戶殷實人家找到了工作。這家人給她報酬很多,待她也很好。她跟家里人保持著正常的通信聯系。他們之間配合默契:丈夫先把信寄給堂兄,然后堂兄再轉給她。她給家人的信交給堂兄,堂兄再寫上自己的片言只語,寄到熱那亞。她每月掙八十個里拉,因為她沒有什么花費,每三個月就能給家里寄一筆可觀的錢。丈夫是個品行端正的正人君子,他用這筆錢逐步還清了債務,重新贏得了好名聲。他在家鄉辛勤做工,對自己的為人處世十分滿意?杉依餂]有妻子,總是顯得冷冷清清,尤其是小兒子一直想念媽媽,無法忍受遠離媽媽的痛苦,因此常常憂愁悲傷。在這種情況下,丈夫是多么盼望妻子早日回國! 一年就這樣打發過去了。她在一封短信中說自己身體不怎么好。可打這以后,再沒有她的音信了。家人曾兩次給堂兄寫信,但沒有回信;給雇用她的那戶阿根廷人家寫信,因為地址寫得不全,可能沒有收到,也沒回信。丈夫和兒子擔心發生了什么不幸,便給意大利駐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領事館寫信,請他們幫助尋找。過了三個月,領事館回信說,盡管他們在報上刊登了尋人啟事,但既沒人來領事館接洽晤面,也沒人提供這方面的任何消息。除非有什么特殊情況,一般不會發生什么意外。他們猜測,也許她覺得當用人有損于家庭名聲,為了保全親人的面子,這位善良的女人向那戶阿根廷家庭隱瞞了真實姓名。 又過了幾個月,還是杳無音信。丈夫和兒子坐臥不安。小兒子更是傷心難過得不能自拔,怎么辦呢?向誰求助呢?丈夫的**個想法是自己親自去找妻子,但工作怎么辦呢?他去了誰養活孩子呢?大兒子剛能掙上幾個錢,家里很需要他,顯然他不能去。他們父子三人就是這樣每天重復著痛苦的永恒話題,焦慮不安,面面相覷,在萬分痛苦中打發日子的。一天晚上,小兒子馬爾科語氣堅定地說: “我要到美洲去找媽媽!” 父親沒吱聲,只是憂慮地搖搖頭。孩子的想法是好的,但這是不可能的事。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到美洲去,要走一個月的路程,實在不容易。但孩子堅持要去。他今天要求,明天要求,天天如此,頑強執著,像個通情達理的大人,道理講得也很明白。他說: “很多人都去了,他們比我還小呢。不就是坐船去嗎?只要坐上船就沒事了。別人能去,我也能去。到了那里,我就去找堂伯的店鋪。那里有很多意大利人,有人會給我指路的,找到堂伯,就等于找到了媽媽。假如找不到堂伯,我就去領事館,請他們幫忙找那戶阿根廷人家。不管發生什么事,那里總能找到工作的,我也可以找一份工作干,起碼可掙足路費回家。” 就這樣,他漸漸說服了父親。父親很器重他,覺得他有主見,有勇氣,能吃苦,有自我犧牲的精神。這種優秀品德加上尋找他所敬重的母親這樣一個神圣的目的,他肯定能迸發出雙倍的勇氣來。另外,船長是父親一個熟人的朋友。船長聽說后,答應給他一張免費到阿根廷的三等船票。 父親猶豫片刻,還是同意了,定下了旅程的日子。父親給他準備了一包衣服,給他幾枚銀幣,把堂伯的地址交給他。在四月一個迷人的夜晚,將他送上了船。 站在將要啟程的輪船扶梯上,父親熱淚盈眶,親了小兒子*后一次,依依不舍地說: “馬爾科,我的孩子,鼓起勇氣來,為了神圣的目的,你放心地走吧,上帝會保佑你的! 可憐的馬爾科啊。他有著堅強的意志,準備經受旅途中*嚴峻的考驗。但一看到美麗的熱那亞從地平線上漸漸消失,四周是一片煙波浩渺的海水,巨大的船上全是背井離鄉的農民,沒有一個他認識的人,他背著一個跟自己的命運息息相關的小包袱,沮喪的情緒一下子涌上心頭。兩天來,他像一條狗一樣蜷伏在船頭,幾乎什么也沒吃,恨不得痛痛快快大哭一場,各種悲觀的古怪念頭一一掠過他的腦海。始終縈繞在他腦海里*痛心、*可怕的念頭就是母親死了。在昏昏欲睡中,他總是朦朦朧朧看見一個陌生人,用憐憫的目光細細地打量著他,附在他耳邊低聲說: “你母親死了!” 他蘇醒過來后,心里憋得透不過氣來。 輪船過了直布羅陀海峽之后,他**眼看見大西洋時,又重獲了一些勇氣和希望,但這只不過是短暫的慰藉。四周總是一片浩瀚無邊的大海,天氣越來越熱,可憐的馬爾科憂心忡忡,孤苦伶仃……這一切都增添了他的哀愁。死氣沉沉和一成不變的生活使他心煩意亂,像病人一樣神志不清。 他覺得自己在海上已走了一年的光景。每天早晨醒來,他發現自己總是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漂泊,一次又一次地流露出驚訝的神情。美麗的飛魚常常嗖嗖地落在船上,熱帶地區奇妙的晚霞和厚厚的云層映照成血紅色,夜晚的海面粼光閃閃,整個大海仿佛燃燒著的熔巖。在他看來,這一切好像都不是真實的,而是夢幻中朦朦朧朧看到的奇觀。 在天氣不好的日子里,他索性一直把自己關在艙里打發時間。船上一片狼藉,抱怨和怒罵聲不絕于耳。他覺得自己的末日即將來臨。有時候,大海風平浪靜,暗黃色的海水一望無際,天氣酷熱得叫人無法忍受。煩惱永無止境,險惡的日子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精疲力竭的旅客四腳朝天,一動不動地躺在甲板上,所有的人都像死了一樣。 旅行沒有盡頭。大海,天空,天空,大海,昨天是這樣,今天是這樣,明天還是這樣,天天如此,永恒不變。 他往往一連幾個鐘頭靠在船舷上,癡呆發愣地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恍恍惚惚地想著母親。想來想去,直到閉上眼睛,進入夢鄉。他再次看到那陌生人的面孔,用憐憫的神情打量著他,貼著他的耳朵說: “你母親死了!” 聽到這聲音,他猛地驚醒過來,眼睛直勾勾地望著一成不變的地平線,重溫夢幻中的情景。 旅程持續了二十七天。*后幾天是*好的日子,天氣晴朗,空氣清新。馬爾科在船上結識了一位善良的倫巴第老人。他兒子是阿根廷羅薩里奧附近的農民。老人要到那里去探望兒子,馬爾科把家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老人。老人拍著他的后腦勺說: “孩子,勇敢起來,你母親肯定平安無事。她見到你會滿心歡喜的!
愛的教育 智的教育 作者簡介
埃·德·阿米琪斯(Edmondo De Amicis,1846—1908),意大利19世紀Z著名的作家。他自幼酷愛學習,喜歡軍旅生活,青年時代就成了一名步兵軍官,著有《軍事生活》一書。他曾游歷過許多國家,發表過一系列游記。但阿米琪斯還是以描寫家庭生活、學校生活見長,《朋友們》《大家的馬車》等作品在意大利膾炙人口,《愛的教育》使他成為S界級的大作家。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歡讀《愛的教育》,有些國家還把《愛的教育》作為小學生的教科書來學習。 保羅·曼特伽扎(Paolo Mantegazza ,1831—1910),意大利著名的人種學家、病理學家兼醫生,曾在幾所大學的醫學系任教多年。在他的倡議和主持下,意大利成立了第一個G家級人種學博物館,完成了多項與此有關的科學考察及研究項目。因其在這個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他于1865年當選為國會議員。除了《智的教育》外,保羅·曼特伽扎的其他作品還有著名的三部曲《愛的生理學》《歡悅生理學》和《女子生理學》,以及《馬德拉一日》《無名的上帝》等。 王干卿,1964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意大利語專業,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任譯審期間,獲意大利政府獎學金,到羅馬大學文學哲學系進修兩年,專攻意大利兒童文學。獨譯代表作有《木偶奇遇記》《快樂的故事》《愛的教育》《智的教育)等十五部,和其他人合譯作品十一部。上世紀80年代初,曾榮獲“中國少年兒童文學作品譯作單項頭等獎”,因“了解意大利文化和在中國傳播意大利文化方面所取得的功績”,于1999年榮獲“意大利政府文化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