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華茲華斯的政治觀/文化生活譯叢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0869
- 條形碼:9787108070869 ; 978-7-108-07086-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茲華斯的政治觀/文化生活譯叢 內容簡介
華茲華斯在世人看來,既是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英詩跳出古典主義框架、走向自我革新的重要推動者,身為桂冠詩人的他家喻戶曉,但除此之外的面向,卻不為廣大讀者所知。事實上,身處法國大革命的時代,華茲華斯的政治見解,連同他的文學創作,都是詩人整體精神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國法學大家戴雪次為世人揭開了華茲華斯作為政治思想家的一面,集中討論了1802—1815年華茲華斯的政治行跡和政治思考。
華茲華斯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如何?
緣何從支持法國大革命,轉而反對它?
他和偉大的保守主義者埃德蒙?伯克有何思想上的互動和關聯?
他又如何從一個普世革命論的支持者,轉變成了一位英國民族主義者?
這些都是戴雪此書涉及的問題。在戴雪看來,華茲華斯是個受保證正義觀影響的道德主義者。華茲華斯認為,一國在內外關系上的失利,源于組成該國家的民族的錯誤行徑。因此英國無法推翻拿破侖帝國的專制統治,也就是英國國民錯誤行徑的應有結果。他投身到了維多利亞時代民族主義的浪潮之中,在鼓勵歐洲建立民族國家,以此確保英國獨立的同時,他還認為英國的神圣使命,即在于摧毀拿破侖帝國、保全歐洲各民族國家。戴雪筆下的華茲華斯,既是先知,也是民族主義者,更是愛國者。理解華茲華斯的詩歌造詣,離不開對他政治思索的探討,而身為法學家的戴雪來寫華茲華斯,又給這份探討帶來了很大的說服力和吸引力。
戴雪借古談今,試圖通過撰寫此書,而在“一戰”正酣之時激起英國人抗擊德國的斗志,是他以筆為劍的戰斗。
華茲華斯的政治觀/文化生活譯叢 目錄
法學家戴雪的政治技藝(康子興)
序 言
導 言
**章 華茲華斯的政治家品質
第二章 華茲華斯對法國的了解
第三章 華茲華斯政治信念的發展(1792—1802)
第四章 華茲華斯的政治觀(1802—1815)
第五章 華茲華斯政治觀的相關問題
第六章 華茲華斯政治觀對當前戰爭的啟示
華茲華斯的政治觀/文化生活譯叢 節選
很多讀者對本書的標題“華茲華斯的政治觀”可能會感到困惑。他們大多都知道華茲華斯是位詩人,而且可能是英國*著名的詩人之一。他們也知道他是個道德家,但他從未進入過議會,也從未試圖在那里謀取席位。那這樣一個人與政治品質或技藝有何干系?少數聽說華茲華斯在某種意義上與政治相干的人,也可能因其對手的歪曲或誤解,把他想成一位不幸的文人:早年是個革命主義者(盡管并非雅各賓黨人),晚年卻在恐怖統治(Reign of Terror)下驚慌失措,成為*激烈而頑固的保守派。簡而言之,他和很多同時代人一樣被視為思想家,也許被描述成一個風向標,一根已經生銹但仍然矗立的標桿。人們覺得,這樣一個人可能是位卓越的詩人或高調的道德家,但絕不可能影響到英國的公共生活,或者在其中扮演任何真正的角色。
*杰出的華茲華斯評論家有時使用的語言加深了這種觀點:否認其一生可能對國家政策做出過評論。這位詩人和文人對華茲華斯的天賦進行的精妙分析,總被后者的崇拜者充滿敬佩地引用,不過他也在無意中維護了這樣一個觀點,即華茲華斯是個夢想家。這位老師寫道—— 時代在麻木的輪回中禁錮住我們的靈魂時,
他發現了我們,
他含淚言說,釋放我們的心靈。
他把我們放在大地那鋪滿鮮花的涼爽膝頭,
就像出生時那樣,
笑容綻放,無憂無慮;
山丘環繞著我們,
微風再次拂過陽光普照的田野,
我們的額頭感受著風和雨。
青春把早期世界的清新帶回,
灑落在我們久已死去的精神里,
精神干涸,緊緊蜷起。 他無疑向成百上千的學生揭示了一種他們自己永遠獲得不了的對華茲華斯學說的理解。我比誰都更不愿低估馬修·阿諾德對一位偉大詩人的精妙分析,他肯定遠比同時代人更能理解這位詩人。我唯一持有異議的是,他對華茲華斯教誨中倫理部分的重視,有時遮蔽了后者性格和行為中的其他真實面向,而這種重視也沒有直接體現出華茲華斯曾熱情參與英國的公共生活,并努力促使他的同胞堅定地走向正義,走向摧毀了專制主義而構建的和平。此外,還應注意的是,如果華茲華斯的政治觀沒能(要么因為對手的歪曲,要么因為推崇者對其詩歌和道德教誨的片面推崇)得到應得的認可,那他自己有時就是幫兇。以他描繪的一位詩人為例: 但他是誰?帶著謙卑的表情,
穿著樸素的黃褐色;
他在奔流的溪水邊呢喃,
比溪水聲還要悅耳。
他像正午的露水,或像
午時果園的噴泉般隱遁;
你必須愛他,在你面前
他會值得你所愛。
他見過天空和大地,
山丘和河谷的樣貌;
源自更深處的沖動
孤獨地降臨于他。
他能從我們身邊的普通事物那里
窺見某些隨意的真理;—
平靜的目光收獲著
沉思并安眠于自己的心上。
但他很軟弱;無論是長大成人還是小孩時,
總在地里游手好閑;
只要能欣賞別人理解的事物
他就心滿意足。(1799) 有幾分把握的是,這些詩句可能并不完全是華茲華斯的自畫像,而是對帶有自己特殊信念和詩意想象的理想詩人和道德家的刻畫。這些詩行包含著重要的自我闡釋,不過就像所有的懺悔和啟示那樣,事實與想象有意混在一起,其間包含諸多真相的同時,也帶有一些誤導性的暗示。例如,一個平庸的讀者要是認為*后一節詩實際上說的是華茲華斯,就很可能斷定詩人在某種程度上是個瘦弱的懶漢,滿足于平靜地享受一切蘊含美善的造物,以此度過一生。但是,從一個人自己的話中得出的結論可以錯得離譜。華茲華斯生活中的一切,無論是他的缺點還是優點,都顯示出他的健壯而非虛弱,顯示出不屈不撓的精力而非懶散。他興許偶爾在幾個小時或幾天的光陰里游離,但這種出神并非源自懶惰或猶豫,而是因為他深信 我們的大腦可以在明智的被動中
得到滋養。 如果把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并列在一起,你會立刻感到二者的不同,一位是充滿力量的文學天才,另一位擁有同樣程度的天賦,卻與虛弱聯系在一起,并幾乎被虛弱所摧毀。華茲華斯并非懶漢。在他寫下那些描繪詩人的懶散的文字時,身體的能量已經得到充分發展,而且頭腦中充滿了政治家般的關于英法之間正確關系的概念。
因此,我認為,盡管作為杰出詩人的華茲華斯,至少在英國已被普遍認可,但作為杰出政治家的華茲華斯卻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本書并不試圖分析或評價華茲華斯的詩歌。筆者對兼備文學知識和能力的評論家的工作,提不出任何要求,他們已經確定華茲華斯在長長的英國詩人隊伍中位居前列。本書的寫作目的僅在證實他政治觀的顯著特征。我的目標旨在表明:在英國和拿破侖大戰(1802—1815)的危機時刻,華茲華斯以*高貴的語言向英國的政客與民眾提出了*明智的忠告—他在多年以前就預見、思考并宣告了19 世紀支配或影響歐洲各國外交政策長達半個世紀之久(1820—1870)的民族主義學說;而他在英國與拿破侖的戰爭期間提出的政策所暗示的問題和包含的教訓,與當下為保存大英帝國及其他所有自由國家的獨立而加入世界大戰的英國休戚相關。我之所以試圖證實華茲華斯在19世紀前50年的政治觀中展現的洞見和遠見,其實是抱著這樣一些微茫的希望:華茲華斯的思想和文字曾經鼓舞和增強了我們的先輩對拿破侖專制的抵抗,而這同樣可以鼓舞今天的英國人,增強他們的決心去摧毀一個遠比拿破侖強加于整個歐洲大陸的暴政更為強大、更為殘酷的侵略性軍事專制。
華茲華斯的政治觀/文化生活譯叢 作者簡介
A.V.戴雪(A. V. Dicey,1835—1922),英國法學家和憲法學者,曾任牛津大學英國法教授,代表作為《英憲精義》。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