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一本書突圍財會求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218020
- 條形碼:9787509218020 ; 978-7-5092-180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本書突圍財會求職 本書特色
★【專業實力+求職技巧】 ★【硬實力+軟實力】 ★【信息+思路+策略+膽識】 關于求職,你需要的,全都分享給你! 讀者對象: ★財會專業畢業生 ★財會方向求職者 ★新入門的財會人員 ★所有求職者、畢業生
一本書突圍財會求職 內容簡介
職場即人場,求職即求人。作為求職者,必須掌握“求”的規律。不但要具備實力,更要學習點求職的技巧;不僅要執著地提升自己的硬實力,還要深入研究形形色色的招聘單位和招聘官們;不僅要有真誠和激情,更要把握求職的對策。求職其實就是一場求職者與招聘者的“戰爭”,“戰爭不相信眼淚”,落后就要挨打,無論是實力的落后還是思想、膽略、策略的落后。 求職難,招聘難,應當說既有求職者的問題,也有招聘者的問題。招聘程序和招聘官并不一定完美無缺,求職應聘確有規律和章法可循。無數事例表明,那些善于把握和運用求職對策的應聘者都及時、順利地拿到了offer(錄取通知),而很多人還在四處奔波,這樣的鮮明對比足以引起思考和重視——求職沒有靈丹妙藥,更講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勢制宜,機動靈活。一時的求職受挫也許不必過于糾結,而如果屢屢受挫,那就要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了。你一定很有收獲!
一本書突圍財會求職 目錄
完勝對策之一知己知彼 勢在必贏
1.1 知己知彼是求職的**對策 // 003
1.1.1 求職,從了解自己開始 // 003
1.1.2 求職要讓個性與職業崗位相匹配 // 004
1.1.3 會計相關工作對個性的要求 // 007
1.1.4 求職要客觀對待“興趣” // 010
1.1.5 從事會計工作應有的興趣 // 012
1.2 認知職業,是求職的基本前提 // 014
1.2.1 認知會計相關職業 // 014
1.2.2 財會專業的求職方向 // 018
1.2.3 認清會計相關崗位的真相 // 023
1.2.4 了解職業世界 // 028
1.3 了解招聘方 // 030
1.3.1 “兩個匹配”缺一不可 // 030
1.3.2 了解招聘方,盡力與其匹配 // 034
1.3.3 了解招聘方的評分規則 // 040
1.3.4 求職成功之根本:有實力才有魅力 // 043
完勝對策之二適合的 才是*好的
2.1 求職要順應規律 // 051
2.1.1 適者生存 // 051
2.1.2 求職是有規律可循的 // 052
2.1.3 求職的鐵律:適合的,才是*好的 // 053
2.1.4 職業選擇的*佳境界:不動搖、不懈怠、 不折騰 // 060
2.2 求職的過程,實際上是自我認識的過程 // 062
2.2.1 求職——認識自己的過程 // 062
2.2.2 求職的過程值得倍加珍惜 // 063
2.3 求職的選項 // 064
2.3.1 求職就是“做多選題” // 064
2.3.2 職業的五大選項 // 065
2.3.3 選擇什么樣的單位——單位選擇的辯證法 // 067
2.4 求職不要幻想一步到位 // 078
2.4.1 求職都有迷茫期 // 078
2.4.2 一鳥在手,勝于十鳥在林 // 080
2.5 求職,要能夠適應奔波的過程 // 082
2.5.1 隨時調節自己的情緒 // 082
2.5.2 貴在堅持 // 0842.6 職業不僅要規劃,更要謀劃 // 085
2.6.1 職業更需要的是謀劃 // 085
2.6.2 職業謀劃,及早開始 // 086
完勝對策之三有的放矢 投其所好
3.1 有的放矢、投其所好新解 // 091
3.1.1 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之內涵 // 091
3.1.2 投其所好是成功的法寶 // 092
3.2 投其所好,大學生應從大一開始 // 095
3.2.1 根據喜好,安排自己的學習 // 095
3.2.2 應屆生擇業的三大選項 // 096
3.3 求職不可逾越的六大環節 // 100
3.4 投其所好是一種大徹大悟 // 103
3.4.1 投其所好是實事求是的需要 // 103
3.4.2 投其所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105
3.4.3 怎樣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 // 107
3.4.4 求職的誤區 // 123
完勝對策之四門當戶對 對號入座
4.1 求職,也講究門當戶對、對號入座 // 135
4.1.1 門當戶對、對號入座新解 // 135
4.1.2 找工作,找回的是自己 // 144
4.1.3 會計類應屆生求職要門當戶對、對號入座 // 151
4.1.4 因未“門當戶對”而失敗的案例 // 155
4.2 會計、審計人員求職參考 // 160
4.2.1 會計人員招聘的基本規律 // 161
4.2.2 會計師事務所招聘信息的基本規律 // 177
4.3 金融機構招聘要求的“門當戶對” // 181
4.3.1 金融機構人才招聘的基本規律 // 181
4.3.2 金融機構的組織架構及相關崗位設置 // 187
4.3.3 金融機構相關崗位的職責要求 // 191
4.3.4 銀行的人才招聘原則 // 194
4.4 走近HR // 197
4.4.1 HR 們的煩惱 // 197
4.4.2 討厭的HR // 205
完勝對策之五量體裁衣 對癥下藥
5.1 簡歷制作如何量體裁衣、對癥下藥 // 211
5.1.1 簡歷制作之前 // 211
5.1.2 簡歷制作之時 // 215
5.1.3 簡歷制作中的誤區 // 232
5.2 簡歷投遞如何量體裁衣、對癥下藥 // 246
5.2.1 簡歷投遞之時 // 246
5.2.2 簡歷投遞之后 // 253
完勝對策之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6.1 面試前如何“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257
6.2 單面時如何“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268
6.2.1 招聘會現場面試 // 269
6.2.2 電 面 // 273
6.2.3 筆 試 // 276
6.2.4 單 面 // 285
6.3 群面時如何“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299
6.3.1 什么是群面 // 299
6.3.2 群面時如何展現 // 301
6.3.3 群面是如何評分的 // 310
6.4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314
6.4.1 盡力尋求與面試官的默契 // 314
6.4.2 應聘被拒絕之后 // 344
6.4.3 面試時的答題學問 // 344
6.5 面試中常見的錯誤 // 354
后 記 // 380
一本書突圍財會求職 節選
2.2.2 求職的過程值得倍加珍惜 一位網友說: 2016 年下半年,作為即將離開校園的2017 屆畢業生,我成為數十萬求職大軍當中的一員,職業定位—簡歷制作與修改—網投—等待—筆試—等待—面試—等待—結果,不同單位的求職歷程,或完整或中途結束的道路,當中的迷茫,艱辛, 焦慮,喜悅,激動,各種復雜的情感夾雜并存,難以言喻。然而,正是通過這一次次的求職,一次次的思考和總結,讓自己在求職路上不斷積累,不斷成長,*終拿到了自己心儀的offer。回首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深淺不一的記憶和腳印,不同的階段都使自己有所感悟和收獲。(來源:劉亮,《厚積薄發, 滴水穿石——記我的求職心得》,百度文庫,2011 年10 月7 日。) 在求職的過程中,*常見而且*應該正確對待的問題就是“失敗”。可以說,絕大多數求職者都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才找到了或滿意或并不滿意的工作。因此,對待失敗、對待挫折、對待打擊的態度和能力(有人稱之為“逆商”)也是看一個人是否成熟、是否健全、是否優秀的重要方面。失敗并不可怕, 關鍵是要正確認識,“失敗是成功之母”是每個人都懂得的道理,失敗常常是成功之前必須做的功課。正如通用電氣CEO 杰夫·伊梅爾特在凱洛格商學院的畢業演講中所說:“我希望你們遇到失敗,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我不是指壞的那方面。我無法告訴你我從失敗中學到了多少東西,這就是你慢慢建立自信的過程。” 2.3 求職的選項 2.3.1 求職就是“做多選題” 求職之事起碼涉及職業、行業、地域、單位、崗位五大層面的選擇。職業選錯,將時時糾結、處處郁悶,“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就是其形象寫照;行業、單位選錯,就像上錯了車,乘錯了船,任你如何折騰,也改變不了大局;工作的地域選錯,將時時有壓力,常常有落寞,處處有被動,徒增很多煩惱;崗位選錯,猶如沙地種花、逆水行舟,事倍功半。職業、行業、地域、單位、崗位任何一項選擇失誤,都等于犯了方向上的錯誤。更為嚴重的是,這五大選項中某一項選錯,就像考試一樣,其他正確選項將難以得分。同時,由于任何一個職業以及行業在進入之前的準備工作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好的, 而是需要較長時間的修煉和浸潤,需要加倍付出成本。因此, 求職者對職業、行業的選擇尤其需要慎重,一旦選定下來,就要長期堅持下去。 因此,求職實際上就是做多選題,不僅**次求職時要做, 以后每次求職、跳槽或變更工作時都要做,這是人們一生都難以回避的大題目。 2.3.2 職業的五大選項 如前所述,任何職業的選擇都要做好、做對五大項選擇題: 一是選擇什么職業,是會計職業,還是審計職業、教師職業、公務員職業等。 二是選擇什么行業,是制造業,還是商品流通、房地產開發、建筑施工、交通運輸、金融行業等。 三是選擇工作的地域,是沿海還是內地,是東部還是西部, 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 四是選擇什么性質的單位,是國有還是外資、民營、股份制等。 五是選擇這個單位的什么崗位(職位),是會計職業的出納崗位,還是會計員崗位、稅務專員崗位等。 這五大選項的基本關系是:任何職業、崗位都是存在于特定行業和單位之中的,行業和單位是職業的棲身之地,是職業賴以生長和發展的土壤、場所,而崗位即是職業的體現和載體, 任何地域都活動著N 多職業的身影。 就會計職業來說,同樣是從事會計職業,**,在行業方面,有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其他非營利組織以及政府財政會計之分,具體來講行政機關里面又有立法、行政、司法、政黨、政協、人民團體等部門之分,事業單位里面又有學校、醫院、科研機構、新聞媒體等之分,企業里面更有金融業、制造業、商品流通業、房地產開發、建筑施工、廣告、飲食服務等行業之分;第二是單位,以上所說每個行業、類別都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單位,而且這些單位又有國有、民營、外資、合資、股份制、上市與非上市之分;第三是崗位,同樣是會計職業,又可以分出許許多多崗位;第四,地域更不用說了,西部東部,內地沿海,大城小鎮,差別很大。這四大選項常常綜合決定著職業的冷熱,影響著一個人生存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體現在薪酬、福利待遇上。 由于職業是存在于行業、單位之中的,離開了這個行業和單位這個平臺職業就不復存在,因此,選擇職業時必然要對你所鐘情的行業和單位進行考察,不同的行業、單位在職工薪酬、福利待遇、培訓機會、發展前景和空間以及穩定性、舒適性等方面往往有著很大的差別。會計應屆生在求職、選擇之前,必須對這些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以便增強求職和職業發展的信心,從更高的視角和長遠的眼光,看清楚自己的未來。 2.3.3 選擇什么樣的單位——單位選擇的辯證法 1. 大企業or 中小企業 對于會計類畢業生來說,很多人踏入職場之初通常會樂于選擇一家大型的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大型企業,這無可厚非。然而,從個人能力快速、全面提高的角度看,小企業或許不比大企業差。在大企業,由于分工細,你可能只是一顆不起眼的螺絲釘,而在小企業,可能就是一根重要的軸承,甚至是一臺企業運轉離不開的機器。也就是說,在大企業,可能只是眾多會計人員里面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會計員;而在小企業,就相當于是主管會計,工作如果能有見有識、有章有法、有聲有色、大膽果斷一些,你的身份可能就是負責全面工作的財務部門負責人,干的實際上就是財務總監的工作了! 何況,我國的企業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據有關部門統計, 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0% 以上,安排了80% 的就業人口,產值占到全國的55%,提供了45% 的稅收收入。在全國1700 多萬增值稅納稅人中,一般納稅人只占到10%,其余都是小規模納稅人。在全國1000 多萬會計就業大軍中,絕大多數會計人員都在中小企業就業,一心盼著進大企業既很困難也不現實。特別是大專生、一般本科院校畢業生,對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幾年前, 由美國Accountemps 公司主持的一份調查中(該調查采用分層抽樣法,樣本是雇員人數超過20 人的美國公司,調查中共回收了1400 份來自上述公司的CFO 的問卷),當CFO 們被問及“你建議現在的會計畢業生選擇下列哪種形態的公司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這個問題時,他們的回答結果如下:中小型企業,46%;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 30%;大型會計師事務所,10%;大型企業,9%;其他或未知, 5%。當被問及“你建議畢業生們從下面哪個領域開始會計專業工作”時,CFO 們的選擇是:普通會計,49%;內部審計, 17%;成本會計,13%;稅務會計,10%;貸款與收款,6%; 其他或未知,5%。 Accountemps 的主席Max Messmer 說:“財會專業的畢業生選擇從小公司或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做起可以為自己在職業生涯的初期贏得更多的機會來承擔更大型的任務和更重要的職責,這主要是由于小型公司的內部資源有限,雇員通常同時負責多項任務,從而能在客觀上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來源: 《CFO 忠告:財會畢業生應從“小”做起》,軟件—來勢科技。)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小企業工作接觸面廣,逼著你處理好對內、對外各種財務關系,銀行、稅務、工商等地方政府部門等都會接觸,遇到需要溝通、協調、處理的問題,沒有別人,財務上只有你們一兩個、兩三個人,逼著你們去處理。這時,你不想辦法解決都不行,你能力不想提高都不行,很快可以獨當一面!而在大企業,人多、崗多、分工細,工作被分割為條條塊塊的,崗位間又有多種制約,很多事情你想接觸但根本輪不上,那怎么提高?一輩子當一個不起眼的會計員都是有可能的。當然,由于什么都干,可能很忙,很辛苦,但是在時間、精力許可的情況下多干一些并沒有壞處,這其實是很好的鍛煉機會。2. 會計工作or 出納工作 很多畢業生都曾遇到過這種困惑:應聘的是會計崗位,企業卻有意讓我從出納做起,怎么辦?是否選擇或接受出納崗位工作? 其實,出納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企業里幾乎所有業務都與資金的收付有關系,通過辦理資金業務能學到很多業務經營、運作方面的東西,從而熟悉整個公司的業務,甚至能了解很多商業秘密。因此,干一段時間的出納也不錯,能學到很多重要的技能。而且你要知道,這個崗位如果不是老板信任的人一般還不會讓你做。在大多民營企業,只有老板的親屬或信得過的人,才有資格做出納。現在對出納的要求更高,很多企業要求出納必須有企業當地戶口,或者能夠提供一定的擔保。當然,一般來講,出納工作更適于女性做, 因為女性一般比較細心、踏實。所以,單位招聘出納時一般會給女性求職者更多機會。 一位資深財務工作者說:“要成為一名好的財務總監,大家千萬不要鄙視*初級的出納或者是會計記賬工作。我大學畢業后就職于一家外貿公司,先讓我做了兩年出納,當時我心里挺郁悶,怎么能讓我做這種工作。我跟會計處長也不熟,也沒有別的什么經驗,換工作是不可能的,但是這些基礎性工作為我以后把握大局確實奠定了基礎。我想改變,想提高,于是開始積累,這種積累是很痛苦的,但是這種積累有朝一日爆發時, 會受益匪淺。……” 在江西某會計高等職業專科學校任教的蔡瑩老師認為,應屆畢業生不愿意做出納,是由于缺少工作經驗、閱歷以及社會的打磨,在對出納工作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就否定了它。 已成為江蘇仁禾中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的徐征,走的就是一條從出納到記賬會計,再到主管會計和CPA(注冊會計師) 的路。1994 年,她開始在一家國企任出納。當時,徐征認為, 出納地位較低,主要就是管理現金、跑跑銀行,工作比較瑣碎, 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程度。 后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徐征對出納的看法。因為實戰經驗不多,徐征填寫各類單子時常常不規范。有一次,她拿著支票去銀行辦理轉賬,柜面上的會計對她說:“支票填得不對。**,支票上的金額前應加一個‘零’,表示前面沒有數字了; 第二,章要蓋得缺一點角,這樣支票填后就不能再用了。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教你吧!”徐征當時聽了很感動,并深刻地體會到了出納和會計*原始的共同點:細心。 “我轉變了出納地位低的看法,覺得自己在出納的位置上能把細心這一樣本事練好就算是*大的收獲。”徐征說。(來源:《從出納到會計:如何實現曲線突圍》,中公教育,2013 年9 月18 日。)因此,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要能夠適應企業的需要。一開始沒必要考慮太多,先做起來再說,具體工作是好是壞, 有益還是無益,只有做了以后才知道。不論在哪里,不論在什么企業,也不論企業情況怎樣,只有努力才會有好的未來。正如黃燦在《黃玫瑰》這首歌里唱的那樣:“別怕啊,別傻啊, 哪里都能開花。”
一本書突圍財會求職 作者簡介
韋新安 ■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土地估價師、資產評估師。 ■從事會計、審計、資產評估、管理咨詢等工作30余年,曾任多家企業集團財務總監;現任某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兼任高校會計學院客座教授。 ■長期關注和研究高校財會專業學生的學業、專業、職業、求職和職業規劃等問題,積累了大量一線案例和指導經驗。 ■曾出版專著《修煉你的獨到之處:大學會計應該怎樣學》。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