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快樂領導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910136
- 條形碼:9787519910136 ; 978-7-5199-101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快樂領導了 本書特色
本書對領導干部全面把握快樂領導能力的內涵和提高途徑、不斷增強領導快樂源泉并提高自己的領導能力,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快樂領導了 內容簡介
快樂心態是健康、積極人生的重要內容,心態決定狀態。領導者要共同分享事業成功的喜悅,更要善于體驗工作崗位上的快樂。真正的快樂并不是為了得到權力位置上的滿足,帶領團隊實現奮斗目標、被群眾及下屬支持擁戴才是內心的快樂。 《快樂領導力》從自我認知與快樂、領導形象與快樂、目標使命與快樂、責任擔當與快樂、組織忠誠與快樂等方面入手,對領導干部如何感受快樂、體驗快樂、追求快樂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為領導干部愉快奮進、提升快樂領導力、樹立良好形象提供了重要啟迪。
快樂領導了 目錄
一、快樂是人生的需要
二、快樂的基本原理
三、快樂的理解認知
四、贏得快樂,享受快樂
第二章 人際和諧與快樂
一、領導不是孤家寡人
二、社會心理支持與身心健康
三、人際和諧的快樂源
四、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維護
第三章 自我認知與快樂
一、對生命與價值的認知
二、對權力和地位的認知
三、對成功人生的認知
第四章 領導形象與快樂
一、自畫像與他畫像
二、領導形象中的“精氣神”
三、領導干部樹立良好形象
第五章 目標使命與快樂
一、領導是駕轅拉車的人
二、目標導向是快樂人生的動力
三、有目標就有激情
四、為理想目標奮斗是領導的天職
第六章 責任擔當與快樂
一、“心往哪里放”
二、“勁往哪里使”
三、領導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四、責任擔當“三對”
第七章 感恩知足與快樂
一、抱負成就感與心理滿意度
二、知足常樂需要感恩心
三、快樂領導要有感恩心
……
第八章 組織忠誠與快樂
第九章 職業興趣與快樂
第十章 利他關愛與快樂
第十一章 敬畏自律與快樂
第十二章 積極心態與快樂
后記
快樂領導了 節選
《快樂領導力》: 快樂是一種良好的情緒體驗,是當人們的感官受到外界事物刺激時,內心所感受到的滿足、愉悅、樂觀和興奮的心理狀態。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當人們處于陜樂狀態時總表現為情緒飽滿、積極樂觀;反之,則表現為精神萎靡、情緒低沉。因此,快樂在本質上能使人精神感到愉悅、心靈得到滿足,也是對當下生活狀態的一種積極反饋。就情感體驗而言,快樂是暫時的,當個體受到外界的刺激漸次消解時,人的內心世界就會趨于平靜,快樂的情感體驗就會恢復常態。而快樂領導力是以快樂為情感基礎,通過身體力行的引領,不但能悅己而且使眾人悅,具有持久的影響力。快樂領導力不同于快樂,它主要體現為影響力。快樂是個體多重情感體驗中的一種形式,人人具備,較為具體,影響力較為短暫;而快樂領導力則更為抽象,個體是否具有快樂領導力則取決于他能否以積極心態持續影響他人,這種影響力突破了單一的快樂情感體驗,從而建立起一種更為多維的快樂影響路徑。這種影響路徑正如費孝通在“差序格局”中描述“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正因為快樂領導力有如此持久的影響路徑,才奠定了快樂領導力的研究志趣。從這個層面講,快樂領導力不只是家喻戶曉的愉悅情緒,更應當作一門學問進行深人研究,以揭示快樂的本質屬性,闡釋快樂的人生來源。 一、快樂是人生的需要 快樂究竟是什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社會學將快樂定義為“人對當下自己整體生活質量正面評論的程度,即這個人熱愛自己現在生活的程度”。這個定義并沒有區分人們內在的滿足和對外部條件的滿意程度。而哲學家密斯哈黑認為,快樂是“人對自己生存的狀態,或者對于其豐富的過去、真切的現在以及可預想的未來,所感受到的溢于言表的喜悅”。從以上定義可知,快樂與人們當前的生活狀態和質量密切關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快樂源于生活,而生活質量的高低取決于人對快樂的感知程度。 (一)喜怒哀樂是人生的常態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無論生活在何種社會狀態下,都或多或少會與社會存在物建立某種聯系。而人與動物的*大區別在于人通過自然進化走上食物鏈的頂端,受理性思維的支配,從而衍生出一系列富有意義的情緒化表象。在同一種情形下,由于人所經歷的心路歷程不同,表現出的情緒會截然不同。即便是同一個人,在特定情形下,也并不總是受到理性思維支配,感性思維也會隨時侵入人的思維活動空間,從而以各種情緒化的方式展現出來,或喜或悲,或哀或樂。從深層次講,這種情緒化的表象是基于人在社會生活中心理現象或心理博弈的反映。因此,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總會伴隨人的始終,亦是人生的常態。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積極健康的人總是表現出有穩定樂觀的情緒和情感、清晰的自我認知、健全的人格特征、正常的行為反應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而一個不能自我調節情緒的人總表現出行為不正常、情緒易失控、易于走極端化。喜怒哀樂雖是人生的常態,但無論處于何種境況下,人們還是期盼著正能量的情緒引領個體或者組織前進,而不是被消極情緒所支配。消極情緒的領導者主要表現為三種類型:**,情緒低落,悶悶不樂,易陷入抑郁狀態下的領導者。第二,大喜大悲,喜憂參半,極富有情緒化的領導者。第三,極度樂觀,笑里藏刀,讓人捉摸不透的領導者。因此,當消極情緒出現時,需要及時化解和引導,從而向健康、樂觀的正能量情緒進行轉化,這種策略轉變既是個人內心期盼也是組織發展的需要。當富有快樂領導力的領導帶領組織前進時,不但個人會感到身心愉悅、精神抖擻、干勁十足,而且整個組織的氛圍會充滿陽光,組織中的人員關系融洽,從而極大地激發組織中個體的積極性和活力,助力組織提升績效。相反,當組織中的領導者缺乏快樂領導力帶領時,組織中的個體會感到壓抑并缺乏工作的熱情和動力,整個組織會陷人死氣沉沉的沼澤中,長此以往,組織士氣低落,組織目標模糊,組織中人員關系出現隔閡,甚至會惡性循環下去。因此,新時代呼喚擁有快樂領導力的領導者,引導個人走出心理的沼澤期,帶領組織走上前行的康莊大道。 (二)快樂是人生的潤滑劑 在諸多的情緒當中,只有與快樂相關的情緒長期被人們所傳頌,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空穴來風,也并非精神鴉片,迷惑自我。究其緣由,是因為快樂的情緒的確能讓人身心愉悅、心曠神怡,甚至與身邊人的情緒產生共鳴,影響他人。因此,從靜態來看,快樂能讓人對當下的生活狀態感到滿意自如,以一種積極、正向的情緒待人接物,是人生的潤滑劑。密歇根大學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是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他通過研究認為積極的情緒可以使我們產生更多想法和行為,包括快樂、興趣、滿足和愛。積極心理學家相信,積極的想法和情緒能為我們提供無可爭辯的進化優勢,因為它們能幫助我們拓寬知識和情感的世界,讓我們恰如其分地待在一個默認的舒適區域,而不至于感到恐慌、焦慮甚至狂躁,從而更好地接受新的想法和新的體驗。 ……
快樂領導了 作者簡介
胡月星,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黨的領導與領導科學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領導科學專業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才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決策咨詢委專家委員。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公職人員心理健康分會副會長。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掛職擔任云南省昭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2012年,榮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人社部授予“有突出貢獻優秀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曾連續8年榮獲中國領導科學年會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累計出版學術著作22部,發表專業學術文章150多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國家軟科學課題1項。主持完成***、教育部、人社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等省部級重要課題19項。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