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唐代書籍活動與文學秩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9868
- 條形碼:9787532599868 ; 978-7-5325-998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代書籍活動與文學秩序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本書充分運用文學社會學、計量學、文獻學等方法,將文獻學與文藝學相互結合的理論運用于書籍與文學之關系研究,在學術理論和研究方法上具有創新意義,解決了文學史研究中的相關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唐人文學觀念與書籍發展的關系,二是釋經和修史與文學權力的關系問題,三是唐代文學秩序建構和演進在書籍活動中的體現,四是唐代文學史觀在類書結構性變化中的反映,五是文學思想的對立和統一在總集編纂中的外化,六是唐人別集編纂與別集著錄及相關文學問題,七是唐代書籍在周邊國家地區的傳播與漢文學圈的建構問題。 因此,此書所涉及的論題較多新見,對唐代文學研究和文學史研究具有較多的參考價值和學術意義。
唐代書籍活動與文學秩序 內容簡介
本書考察唐代書籍活動的發生、發展及變化過程,包括經、史、子、集四部書籍的整理、編纂、注釋及其域外傳播等內容。全書共八章,章是導論,第二章為唐代書籍活動與知識秩序,第三章為經典注疏、國史修纂與文學權力,第四章為類書異構與唐人文學觀念變遷,第五章為對立與統一:唐代詩文總集編纂、疏釋與文學秩序,第六章為唐代文人別集編纂、庋藏及其文學價值,第七章為唐代書籍周邊傳播與文學影響,第八章為結語:權力、書籍與文學,末有附錄《全唐文所載唐人別集序文表》等。通過研究唐代書籍活動,揭示書籍活動與文學之關聯性,認識“書籍與文學”聯結的外在形態和內在規制,并透過現象,揭示書籍作為權力象征的文學秩序的本質。
唐代書籍活動與文學秩序 目錄
**章:導論
第二章:唐代書籍活動與知識秩序
第三章:經典注疏、國史修纂與文學權力
第四章:類書異構與唐人文學觀念變遷
第五章:對立與統一
第六章:唐代文人別集編纂、庋藏及其文學價值
第七章:唐代書籍周邊傳播與文學影響
第八章:結語
唐代書籍活動與文學秩序 作者簡介
吳夏平,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現為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典籍與國家文明戰略創新團隊成員。2005年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11-2013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兼任中國劉禹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訪學。 已出版專著《唐代中央文館制度與文學研究》等4部,譯著《詩歌之力:袁枚女弟子屈秉筠(1767-1810)》。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北京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規劃項目、全國高校古委會重點項目、全國博士后基金項目等項目多項。獲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貴州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其它獎項多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