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蘭室秘藏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89030
- 條形碼:9787030689030 ; 978-7-03-06890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蘭室秘藏 內容簡介
《蘭室秘藏》為一部綜合性醫書,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號東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本書約刊行于1276年,書名"蘭室"取《素問·靈蘭秘典論》"藏靈蘭之室"語,表明本書有珍藏的價值。全書三卷,分述了飲食勞倦、中滿腹脹、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內障眼、口齒咽喉、婦人、瘡瘍等21門病證,有論有案,切于實用,是學習東垣及易水思想的重要參考書。東垣執"土為萬物之母,脾胃為生化之源"的理論,強調在治療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脾胃的功能。本書所載方劑,多為東垣創制,藥味雖多,然配伍精當,切于臨床實用,對后世有很大影響。
蘭室秘藏 目錄
總前言
校注說明
卷 上
提要 3
序 5
飲食勞倦門 8
飲食所傷論 8
勞倦所傷論 10
脾胃虛損論 16
中滿腹脹門 23
中滿腹脹論 23
諸腹脹大皆屬于熱論 24
心腹痞門 28
胃脘痛門 30
酒傷病論 33
消渴門 38
消渴論 38
眼耳鼻門 43
諸脈者皆屬于目論 43
內障眼論 44
卷 中
頭痛門 57
頭痛論 57
口齒咽喉門 62
口齒論 62
嘔吐門 67
衄血吐血門 69
腰痛門 72
婦人門 75
經閉不行有三論 75
經漏不止有二論 76
半產誤用寒涼之藥論 84
卷 下
大便結燥門 95
大便結燥論 95
小便淋閉門 99
小便淋閉論 99
痔漏門 102
痔漏論 102
陰痿陰汗門 106
陰痿陰汗及臊臭論 106
瀉痢門 109
瘡瘍門 113
雜病門 121
自汗門 125
自汗論 125
小兒門 131
治驚論 131
癍疹論 134
辨小兒癍證 136
附錄 139
《蘭室秘藏》學術思想概要 139
蘭室秘藏 節選
提要 『原文』 《蘭室秘藏》三卷,金李杲撰。其曰《蘭室秘藏》者,蓋取《黃帝素問》藏諸靈蘭之室①語。前有至元丙子羅天益序,在杲歿②后二十五年,疑即硯堅③所謂臨終以付天益者④也。其治病分二十一門,以飲食勞倦居首,他如中滿腹脹,如心腹痞,如胃脘痛諸門,皆諄諄于脾胃,蓋其所獨重也。東垣發明內傷之類外感,實有至理,而以土為萬物之母,脾胃為生化之源。脾虛損論一篇,極言寒涼峻利之害,尤深切著明,蓋預睹劉、張兩家末流攻伐之弊,而早防其漸也。至于前代醫方,自《金匱要略》以下,大抵藥味無多,故《唐書 許允宗⑤傳》記允宗之言曰:病之于藥,有正相當,惟須單用一味,直攻彼病,藥力既專,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別脈,莫識病證,以情臆度,多安藥味。譬之于獵,未知兔所,多發人馬,空地遮圍,或冀⑥一人偶然逢⑦也。如此療病,不亦疏⑧乎!其言歷代醫家傳為名論。惟杲此書載所自制諸方,動至一二十味,而君臣佐使相制相用,條理井然,他人罕能效之者。斯則事由神解,不涉言詮⑨,讀是書者,能喻法外之意則善矣。 『注釋』 ①靈蘭之室:靈臺、蘭室,相傳為黃帝藏書之所!端貑 靈蘭秘典論》:“黃帝乃擇吉日良兆,而藏靈蘭之室,以傳保焉! ②歿(mo末):死。 ③硯堅:硯彌堅,字伯固,應城(今屬湖北)人。元初名士,著有《鄖城集》。曾任東垣家鄉真定路府學教授,為東垣作傳,即《東垣老人傳》。 ④所謂臨終以付天益者:指《蘭室秘藏》,出自硯堅《東垣老人傳》。原文:“臨終,平日所著書,檢勘卷帙,以類相從,列于幾前。囑謙甫曰:此書付汝,非為李明之、羅謙甫,蓋為天下后世,慎勿湮沒,推而行之! ⑤許允宗:即隋唐間醫家許胤宗(約536—626),因避雍正皇帝胤禛諱,稱為許允宗,又稱許引宗。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人,曾官至散騎侍郎、尚藥奉御等職。善治骨蒸,醫術頗為人稱贊;蛴写倨渲鴷⒄f者,對曰:“醫者意也,在人思慮,又脈候幽微,苦其難別,意之所解,口莫能宣!苯K不著書傳世。 ⑥冀:希望。 ⑦逢:遇到。 ⑧疏:粗劣。 ⑨事由神解,不涉言詮:意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詮,解釋。 『按語』 本文摘自《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提要介紹了《蘭室秘藏》的體例和內容,解釋了書名之所由來。提要著重闡述了東垣“土為萬物之母,脾胃為生化之源”的內傷脾胃論思想,認為其思想之由來是“預睹劉、張兩家[劉完素、張從正]末流攻伐之弊,而早防其漸也”。提要之末引許允宗言總結了東垣的制方特點,謂其方藥味雖多,但“君臣佐使相制相用,條理井然”。 序① 《蘭室秘藏》六卷,吾師李東垣先生所輯也。不肖讀之曰:至矣哉!吾師之學術貫天人,洞微奧也。其論飲食勞倦,人所日用而不知者,故首及之。次中滿腹脹、胃脘酒渴,至于眼耳鼻舌齒喉、血分腰痛、大小便、痔瘺瀉痢、瘡瘍、婦兒科皆窮其旨要。而論脈法尤詳悉而切當,言病證變換萬狀皆形見于脈,按其弦長、滯縮、清濁,伸引②無盡。吾師嘗云: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③,得其理則象可得而推矣。是吾師有不言,言輒應,與是編相符合,非口所辯說,紙上陳言,不能施用者歟。然則人之欲自頤④真精,順時卻病,與醫家溯流窮源,不拘執古方而收功者,舍是奚⑤觀焉。夫吾師合生氣之和⑥,道五常⑦之性,使疾疢⑧不作而無妖祲⑨短折⑩,起死扶傷,令六合咸寧,萬世攸賴,非古圣王亨嘉之致治乎。圣王之世,即喙息蠕動之細,莫不稟仰太和,沐浴玄澤。若吾師殫厥心思以較讎是編,濯痍煦寒,如《洪范》所謂身其康強,子孫逢吉,曰壽,曰康寧,曰考終者,是編之效也。吾師弗自秘藏,以公諸人,不止一身行之,欲人人行之,又欲天下萬世行之。不止一方蒙澤,欲舉世蒙澤,又欲千世億世蒙澤也。吾師嘉惠無窮者,吾師心思之所流而精神之所聚也。不肖何敢序,但忝衣缽之傳,若太史公云:巖穴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惡能聲施后世。則序之之鄙意云爾。 至元丙子三月上巳門人羅天益百拜書 『注釋』 ①本序原缺,今據日本萬治元年刻《東垣十書》本補。本序為李杲弟子羅天益所撰,羅天益,字謙甫,元代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生卒年不詳。從李杲學醫十余年,著有《內經類編》《衛生寶鑒》。 ②伸引:陳述。伸,陳述;引,即申,表達。 ③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指理與象本為一體,象顯著而理幽微。 ④頤:保養。 ⑤奚:什么。 ⑥合生氣之和:調理萬物生長發育之氣,使之和順。生氣:使萬物生長發育之氣。 ⑦五常: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⑧疢(chèn趁):疾病。 ⑨妖祲(jìn盡):不祥之氣。 ⑩短折:夭折,早死。 六合:天下。 攸(yōu優):助詞,所。 亨嘉之致治:太平盛世。嘉,吉慶,幸福。 喙息:喘息。 太和:天地間沖和之氣。 玄澤:濃厚的恩德。玄,濃厚。澤,雨露,恩德。 殫:竭盡。 厥:代詞,其。此指李杲。 較讎(chou仇):?。 濯痍(yí移):清洗創傷。痍,創傷。 《洪范》:即《尚書 洪范》。是《尚書》中的一篇,其中記載了五行的性質。 其:連詞,如果。 考終:享盡天年?,老也。 忝(tiǎn舔):謙詞,有愧于。 砥行立名:磨礪德行,建樹功名。砥,磨礪。 巖穴之人 惡能聲施后世:本句出自《史記 伯夷叔齊列傳》,與原文有出入。原文:“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于后世哉!”大意為隱居的人若想建樹功名,不依附于有名望的人,其聲望就不能流傳后世。巖穴之人,亦出自本篇,指隱居的人,此為羅天益自指。青云之士,指名位高的人,此指李杲。 鄙,謙詞,此為羅天益自稱。 『按語』 本序為羅天益為其師所撰,序中簡要介紹了本書的主要內容。羅氏認為,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