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以紅之名:奧美中國草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1286
- 條形碼:9787521731286 ; 978-7-5217-312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以紅之名:奧美中國草創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閱讀1.王家衛、羅大佑、許知遠、田溯寧、蘇敬軾、李西沙等聯袂推薦。2.T.B宋秩銘力作,再現奧美進入大陸后的創業歷程,披露家喻戶曉的廣告創意誕生細節,打造中國版的“廣告狂人”景象3.作者T.B.宋秩銘,現任奧美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WPP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被業界尊稱為"中國的奧格威",曾被評為中國"十大廣告經理人",對中國廣告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本書是他的代表作品,具有重要啟示意義。4.誠心分享管理經驗分享,指引未來方向。從公司戰略管理到雇主關系管理經驗,以及數字時代的新命題和盤托出,干貨滿滿,對業界人士以及企業管理人員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以紅之名:奧美中國草創 內容簡介
奧美中國憑何而立,如何成為中國廣告業的風向標,定義廣告美學三十年?它又如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廣告,對業界以及雇主品牌產生重要影響力? 作者帶領奧美中國初創階段的關鍵人物共同再現公司草創歷程,將奧美中國從0到1的發展過程娓娓道來,展現出一家靠前公司本土化過程中的獨特路徑,打造出中國版《廣告狂人》的創業景象,也側面見證著大陸廣告行業的發展歷程。在此基礎上,作者將帶領奧美中國幾十年沉淀下來的公司戰略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經驗、數字時代的新命題和盤托出,對廣告業界人士,以及企業管理人員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以紅之名:奧美中國草創 目錄
前言 IV
序1 奧美的奇跡:奧美中國的崛起 夏蘭澤 VI
序2 種一棵樹*好的時機是30年前,其次是現在 楊名皓 VIII
序3 奧美中國的草創與共創 陳 剛 XII
**部 草創前的基礎(1991年之前)
怎么開始的
奧美如何在中國成功起航 利宜德 007
臺灣奧美20年(1971—1991) 宋秩銘 019
附:世紀大比稿 027
第二部 草創時期(1991年之后)
怎么會來大陸
上海奧美
恰同學少年 董 洽 047
漂洋過海來比稿 范可欽 073
我在奧美的“**次” 郁海敏 082
思緒穿回1992 098
北京奧美
北京紀事 陳碧富 115
我心中永遠的奧美 林桂枝 135
我的黃金20年 陶 雷 144
那年,我們比“動感地帶” 邱欣宇 172
△□ 朱幼光 177
廣州奧美 華南開墾 梁榮志 221
雷雨天的回憶 招嘉寧 235
好奇沒有害死貓 陳慧茹 242
改變我一生的決定 梁 晶 252
跨區域支持
滿室月光 林友琴 261
從心出發,擁抱人才 裘淑慧 270
我的奧美基因 陳俊良 278
見證奧美融入中國 屠玉華 291
不讓過去影響你的未來 李嘉欽 311
第三部 不同專業的發展
IBM和奧美互動的建立
逐夢路上,必不孤獨 范慶南 324
變革是我們的生命血脈,停滯則如同敲響喪鐘! 韋棠夢 337
奧美公關的建立
奧美公關在中國的起航之路 柯穎德 360
心中難以散去的宴席 李 宏 371
揚特品牌顧問與奧美行動
江山如此多嬌 謝禎忠 390
第四部 整合
整合的必要性
一個非典型奧美人 汪少杰 409
一路有你,奧美有情 莊淑芬 418
第五部 經驗與省思
本土化 439
主體性 441
區域策略及并購 444
建立分店的反思 447
常碰到的管理問題 450
客戶及做案例 457
有影響力的作品 461
培訓vs.自我學習 462
人與文化 463
第六部 對未來的一些想法
“一個奧美”及顧問的生意轉型 477
大灣區 480
后疫情/后數字化 481
互相支援的精神 483
WPP & 奧美 484
奧美的未來 485
結語 487
后注 488
以紅之名:奧美中國草創 節選
世紀大比稿正當奧美在如日中天之時,我們迎來了對臺灣而言稱得20世紀大比稿的案子?福特汽車與臺灣裕隆汽車集團合作進軍臺灣汽車市場。當時智威湯遜及奧美都是福特汽車在國際上的代理商,于是對方在臺灣就也找了我們兩家比稿。當時智威湯遜是亞太地區福特的廣告代理商,如果臺灣市場被奧美取得,那將會影響他們整個亞太區的版圖。所以,智威湯遜及奧美國際都特別重視這次比稿,雙方團隊的精英都飛到了臺北準備提案,甚至全球CEO及策略負責人都來了。當時奧美在臺北有200多人,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而智威湯遜還沒有在臺北設立分部,所以大家都認為奧美鐵定會贏……但結果,我們輸了。對于這次比稿,我們當時其實多少有點胸有成竹、勝券在握的感覺,但在形式上,我們還是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我們號召公司全體同事投入這次比稿當中,連行政人員也加入了團隊。我們特別制作了印有福特標識的標旗,布置在從公司大門到比稿辦公室的沿路。另外,我們所有的奧美同事還統一穿上了特地為此次比稿定制的T恤……一切準備都似乎預示著我們的勢在必得,然而,我們卻輸了。就在我40歲生日那天,福特總經理親自到奧美告知我這個決定。事后想起,還是要感謝他對自己決定的面對以及對奧美的尊重。之后我召集全公司公布了這個消息,全公司都很失望,我只好打起精神,說了句自我調侃的話:“還好,我不需要把我的寶馬換成福特了。”之后我開著自己的寶馬駛上陽明山,一圈一圈無目的地行駛,想借此排遣失落,途中接到電話,說大家正在天母的一家餐廳等著要給我過生日。記得那天孫大偉送給我一個在家劃船的健身器。那一刻,我明白大家是想陪我一起消化比稿失敗的情緒,內心萬分感激。事隔多年,慢慢沉淀,我了解,臺灣市場相對較小,做成功幾個品牌相對容易,但不代表什么樣的品牌拿來都可以做好。另外,做汽車廣告是有門檻的。雖然當時我們把捷安特品牌做得很好,帶動了臺灣把騎自行車當作休閑運動的風潮,但并沒有做汽車廣告的經驗。比稿失敗之后,我們接了裕隆集團另外一個與日產汽車合作的品牌?March,新車發售非常成功。結果臺灣福特告到美國總公司,要求臺灣奧美不可以繼續做日產的廣告,因為是同業。大家雖然很不服氣,但也沒有辦法,因為會影響奧美在歐洲及美國福特汽車廣告的生意。這就是進入國際網絡學習的過程及代價吧。
以紅之名:奧美中國草創 作者簡介
宋秩銘(T.B.Song)等。 宋秩銘,1948年生,1974年進入傳播領域,現任奧美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WPP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被業界尊稱為"中國的奧格威",被評為中國"十大廣告經理人"。同時作為中國商務廣告協會綜合代理專業委員會的創始人之一,于2006年成立中國4A,并擔任終身顧問。 董洽,1988 年加入臺灣奧美,1991 年任上海奧美第一任總經理,WPP 學院第一任院長。 范可欽,1989 年加入臺灣奧美,1992 年任上海奧美第一任創意總監。 郁海敏,1992 年加入上海奧美,上海奧美第一任本土資深客戶總監。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