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初并天下:秦君主集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46714
- 條形碼:9787560446714 ; 978-7-5604-467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初并天下:秦君主集權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秦統一歷史進程中君主權力的鞏固與發展,聚焦“集權君主制”下與秦君關系密切的政策、口號、名號、信物,進而從這四個層面展開分析。其中,政策探討商鞅“農戰”政策推行及與“君——官——民”政治結構的互動;口號探討秦君臣“并天下”政治表述的產生過程及其意義;名號探討秦自戰國獻公、孝公以降君主稱謂的使用變化與“皇帝”名號的出現;信物主要圍繞兵符、帝璽與璽書,梳理制度源流,揭示政治文化意涵,進而思考君主在軍事、政治活動中的角色及地位。以往之秦史研究,“政策”內容雖然系統、明確,但是執行情形卻會存在調整、產生波動;有關“口號、名號”的思考,學界之前措意較少,梳理相關“口號、名號”,有助于體察戰國至秦統一政治秩序的演進;而“信物”政治意涵豐富,詮釋著秦君在秦統一過程中的角色及定位。本書立足史料,旁征博引,鉤沉典籍,分析細致而深入,讀者在了解秦代種種變革舉措之后,便能理解秦“初并天下”的政治現實之順理成章。
初并天下:秦君主集權研究 目錄
一 對象與意義
二 概念與思路
章 商鞅“農戰”政策的推行與秦君集權
一 引言
二 商鞅“農戰”政策肇創與“君---民”聯結
三 《商君書》所見秦民群體劃分與“農戰之民”的出現
四 :士大夫“官人百吏“考辯
五 惠文王以降“農戰”政策調適及“資人臣”
六 呂不韋、《呂氏春秋》與“農戰”政策波動
第二章 并天下:秦君統一功業的歷史定位與政治表述
一 問題的提出:“大一統”觀念與上古帝
二 帝王世系背景下“一統'觀念在上古史的擴展
三 “并天下”:秦朝邁前代的用語選擇及其內涵
四 復歸“大一統”:漢承秦制到上接周統的再次轉變
第三章 秦君名號變更與“黃帝”的出現
一 學術史回顧的問題所在
二 “公 王”之間“說周致伯于秦孝公
三 :秦惠文君“辯----兼論戰國的君稱分類
四 “君為王”的內外政治秩序變動
五 :分天下
六 并天下與黃帝的登場
第四章 兵符、帝璽與璽書:秦君政治信物的行用及流變
初并天下:秦君主集權研究 作者簡介
孫聞博:201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戰國秦漢史、出土文獻、中國古代政治史,出版有《秦漢軍制演變史稿》等專著數部,發表論文數十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