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環境、語境與民族生境:中國近北極民族生態人類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2605
- 條形碼:9787542672605 ; 978-7-5426-726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語境與民族生境:中國近北極民族生態人類學研究 內容簡介
近年來,優選氣候變暖,北極冰雪融化加速,北極受到靠前社會普遍關注。中國在地緣上是“近北極國家”,中國近北極民族——北方少數民族與北極民族地域接近,文化相似。對近北極民族的研究將為北極民族研究打開一扇新窗,也是服務國家北極社會科學研究的戰略需求。本書內容按民族劃分為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布里亞特蒙古族五部分。以生態人類學理論為視角,從農業民俗、馴鹿飼養、生計方式、民族植物學、國家開發政策、環境與狩獵文化、狩獵經濟文化類型、漁獵文化、牧業體制變革等方面闡釋近北極民族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實踐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價值觀念與體系。
環境、語境與民族生境:中國近北極民族生態人類學研究 目錄
前言
人與自然適應狀態和和諧關系的生態人類學觀照及闡釋
由敖包看東北亞環境問題:草地主位的生態知識、政治表述及儀式實踐
What Do Oboo Cairns Tell Us about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Northern Asia? Emic Ecological Knowledge,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Ritual Actions in the Grasslands
鄂溫克族馴鹿飼養業的困境與對策
鄂溫克族馴養馴鹿的本土知識
鄂溫克人與埃文基人生計變遷之共性闡釋
馴鹿鄂溫克人的植物利用及鄉土知識:重讀《額爾古納河右岸》
馴鹿鄂溫克人生態移民的民族學考察
開發、國家政策與狩獵采集民社會的生態與生計
清以來大小興安嶺環境與狩獵文化的生態人類學觀察
狩獵經濟文化類型的當代變遷
鄂倫春族日常生活節奏的變遷與適應
文化中的生態: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的生存智慧和挑戰
現代化過程中的赫哲族:“文化”還是“生產方式”?
論赫哲族傳統文化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和適應
生態變遷下赫哲族的生存與發展研究
布里亞特蒙古族生產方式的變遷
環境、語境與民族生境:中國近北極民族生態人類學研究 作者簡介
曲楓,教授、博士生導師,聊城大學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宗教學會民俗與民間宗教分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北極考古學和民族志學、北極環境史、近北極民族志學。《北冰洋研究》集刊主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