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皮鼓之道---羌族口頭藝術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77281
- 條形碼:9787564377281 ; 978-7-5643-772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皮鼓之道---羌族口頭藝術論集 內容簡介
羌族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族群之一,其口頭藝術作品中含有大量古老的歷史與文化記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镀す闹溃呵甲蹇陬^藝術論集》精選1949年至2016年國內研究羌族口頭藝術作品的相關論文42篇,分別為宗教人類學研究、歷史人類學研究、社會人類學研究、文學人類學研究、音樂人類學研究、藝術人類學研究與綜述類等。該書從多維度、跨學科提供一個羌族口頭藝術研究的窗口,不僅彰顯學界既有的成果,更綜合探討羌族口頭藝術“活態”與“在場”的各種顯現方式和闡釋可能。
皮鼓之道---羌族口頭藝術論集 目錄
**章 宗教人類學研究
羌族原始宗教祭司“釋比”唱經研究(金綏之)
羌族神話與民間信仰
——兼序《神秘的白石崇拜——羌族信仰習俗之研究》(袁珂)
羌族巫師經典四則(錢安靖)
論藏緬語民族洪水后人類再生神話中的生殖觀念(沈德康)
死亡的起源
——試析藏緬語民族的分壽歲神話與不死藥神話(沈德康)
羌族民間文學中的女神崇拜與族群意識(李祥林)
第二章 歷史人類學研究
論神話對于歷史的象征性表達
——讀羌族神話《燃比娃取火》(王小盾 沈德康)
羌族口頭藝術的災難人類學審視與現實觀照(焦虎三)
從高山到平原:岷江流域“找副業”的口述史研究(劉超)
羌族口頭藝術的世俗表演及特點(仲昭銘)
茶包子、族群與歷史記憶
民國時期岷江上游背茶包子口述史中的族群關系研究(劉超 楊正文)
第三章 社會人類學研究
羌族“毒藥貓”故事的文本與情境(沈德康)
羌族歌謠的分類及其社會文化功能(馬寧 錢永平)
“羌戈大戰”與岷江上游古羌人的族群認同(鄒立波)
羌族的族群記憶
——以羌族神話和傳說為例(周毓華)
第四章 文學人類學研究
從《羌戈大戰》看史詩與神話傳說的關系(林忠亮)
羌族民間故事巡禮(吳賢哲)
羌族神話與審美觀念(李璞)
羌族神話縱橫談(李明)
作為口頭文化遺產的羌族民間詩歌(李祥林 王廣瑞)
試析羌族的古老神話(林忠亮)
作為民間文化遺產的羌族神話傳說及故事(李祥林 王廣瑞)
傳說的發現、版本流變與文本價值
——以岷江上游羌族的“羌戈大戰”傳說為例(高琳 石碩)
第五章 音樂人類學研究
羌族多聲部民歌的種類及其音樂特征(樊祖蔭)
羌族情歌的思想及藝術特色(王樹恩)
羌族民歌分類再考(崔善子 金藝風)
羌族民間歌曲的情緒表達
一基于《羌族民間歌曲選》的文獻研究(廖穎)
羌族民歌的演唱特點探微(佐世容)
羌族傳統民歌保護與開發的現狀(朱婷)
災后重建中羌族民歌研究報告(陳練)
第六章 藝術人類學研究
羌戲探源(耿少將)
川西北爾瑪人祭神驅邪的民間儀式戲。ɡ钕榱郑
羌族釋比戲:當下審視和學術反思(李祥林)
試析“羌族釋比戲”的六大特征(李韻葳)
作為瀕危文化遺產的羌族民間戲。ɡ钕榱郑
第七章 綜述類及其他研究
羌族釋比文化研究綜述(陳春勤)
近50年羌族民歌研究述評(劉芬)
羌族文學研究綜述(熊剛 鄒瑩)
后記
羌族原始宗教祭司“釋比”唱經研究(金綏之)
羌族神話與民間信仰
——兼序《神秘的白石崇拜——羌族信仰習俗之研究》(袁珂)
羌族巫師經典四則(錢安靖)
論藏緬語民族洪水后人類再生神話中的生殖觀念(沈德康)
死亡的起源
——試析藏緬語民族的分壽歲神話與不死藥神話(沈德康)
羌族民間文學中的女神崇拜與族群意識(李祥林)
第二章 歷史人類學研究
論神話對于歷史的象征性表達
——讀羌族神話《燃比娃取火》(王小盾 沈德康)
羌族口頭藝術的災難人類學審視與現實觀照(焦虎三)
從高山到平原:岷江流域“找副業”的口述史研究(劉超)
羌族口頭藝術的世俗表演及特點(仲昭銘)
茶包子、族群與歷史記憶
民國時期岷江上游背茶包子口述史中的族群關系研究(劉超 楊正文)
第三章 社會人類學研究
羌族“毒藥貓”故事的文本與情境(沈德康)
羌族歌謠的分類及其社會文化功能(馬寧 錢永平)
“羌戈大戰”與岷江上游古羌人的族群認同(鄒立波)
羌族的族群記憶
——以羌族神話和傳說為例(周毓華)
第四章 文學人類學研究
從《羌戈大戰》看史詩與神話傳說的關系(林忠亮)
羌族民間故事巡禮(吳賢哲)
羌族神話與審美觀念(李璞)
羌族神話縱橫談(李明)
作為口頭文化遺產的羌族民間詩歌(李祥林 王廣瑞)
試析羌族的古老神話(林忠亮)
作為民間文化遺產的羌族神話傳說及故事(李祥林 王廣瑞)
傳說的發現、版本流變與文本價值
——以岷江上游羌族的“羌戈大戰”傳說為例(高琳 石碩)
第五章 音樂人類學研究
羌族多聲部民歌的種類及其音樂特征(樊祖蔭)
羌族情歌的思想及藝術特色(王樹恩)
羌族民歌分類再考(崔善子 金藝風)
羌族民間歌曲的情緒表達
一基于《羌族民間歌曲選》的文獻研究(廖穎)
羌族民歌的演唱特點探微(佐世容)
羌族傳統民歌保護與開發的現狀(朱婷)
災后重建中羌族民歌研究報告(陳練)
第六章 藝術人類學研究
羌戲探源(耿少將)
川西北爾瑪人祭神驅邪的民間儀式戲。ɡ钕榱郑
羌族釋比戲:當下審視和學術反思(李祥林)
試析“羌族釋比戲”的六大特征(李韻葳)
作為瀕危文化遺產的羌族民間戲。ɡ钕榱郑
第七章 綜述類及其他研究
羌族釋比文化研究綜述(陳春勤)
近50年羌族民歌研究述評(劉芬)
羌族文學研究綜述(熊剛 鄒瑩)
后記
展開全部
皮鼓之道---羌族口頭藝術論集 作者簡介
仲昭銘,1990年生,男,黑龍江七臺河人,F任中國民協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研究員,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助理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四川省阿壩州羌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省大禹研究會理事; 近十年來,一直從事羌族歷史文化研究工作;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項,主持(研)省級課題項目十余項,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