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不是發際線后退 而是人生在前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512580
- 條形碼:9787512512580 ; 978-7-5125-1258-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是發際線后退 而是人生在前進 本書特色
★ 百萬暢銷書作者,LinkedIn強推專欄作者,原創公眾號破20億次閱讀作者——陶瓷兔子全新作品熱辣上市! ★ 爆紅網絡的52篇原創優質好文,文字熱辣酸爽,犀利扎心,不賣焦慮,只給解藥。 ★ 文字聚焦于當下年輕人的焦慮、浮躁等情緒熱點和痛點,讓你能夠輕松做到情緒上自由、行動上自控,內心有光且強大。 ★ 眾多圈內大咖鼎力推薦!愿你做一個清醒的現代人,不浪費時間,不辜負自己! ★ 國際環保紙張,開本便攜輕巧,外觀設計精美,閱讀體驗極佳。
不是發際線后退 而是人生在前進 內容簡介
《不是發際線后退,而是人生在前進》是百萬暢銷書作者、成長話題女王陶瓷兔子的全新力作,一本讓千萬年輕讀者告別迷茫和焦慮的醒腦書!內文包含《人生很長,別只滿足做自己》《接納自己,是對生命*大的溫柔》《好的愛情,是彼此需要和成長》等52篇火爆網絡的原創佳作,幾乎每篇都被網友刷屏! 《不是發際線后退,而是人生在前進》被眾多圈內大咖強烈推薦,成長話題女王陶瓷兔子用更真誠的方式講述文字,立意真誠,話題犀利,不賣焦慮,只給解藥,是一本讓年輕人得到幫助的佳作,愿你從此活得內心有光,不辜負自己,不辜負人生!
不是發際線后退 而是人生在前進 目錄
不是發際線后退 而是人生在前進 節選
接納自己,是對生命*大的溫柔 我有個女友月初裸辭,拿著一紙“中度抑郁癥”的診斷證書回了老家,剛坐穩就被母親一通質問: “我看你一天吃吃喝喝玩得開心得很,這會兒抑郁了? “當年你爸丟下咱娘仨,我一個人把你跟你姐養大,每天走十幾里路給幾個廠子做賬,還要趕回家給你們做飯,把你倆從小學拉扯到大學,壓力不比你現在大? “你看看村里有多少女孩,還不如你過得好呢,人家都好好的,你怎么就抑郁了呢?” 她在那個深夜哭著給我打電話,一半是因為不被理解而難過,另一半,卻也是切切實實的自責。 她有什么資格抑郁呢? 雖然她從小沒了父親,但也是在母親的庇護和姐姐的照顧中長大,順順利利考上了大學,一路拿著獎學金進了行業**的公司,每年也能不看價格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跟母親經歷的苦難相比,跟那些沒走出村子,早早嫁人生了小孩兒,湮沒在家務里的同齡人相比,甚至是跟學業上不那么順利,只能輾轉在小企業里拿著微薄薪水的姐姐相比,她的生活的確太好了。 那么順遂,那么風光,連難過都像是矯情,憑什么就說自己抑郁呢? 我想,這或許并不是她一個人的困惑。為什么生活變得越來越容易了,但抑郁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多? 不單單是在中國,全世界的抑郁癥患者數量都出現了逐年上升的趨勢,全球僅僅是被確診的抑郁癥患者,就已經多達3.5億人。 而抑郁癥患者群體,也在由成年中期的三四十歲,往成年初顯期的十幾至二十歲下行蔓延。 2019年7月,中國青年報發布的“大學生抑郁癥發病率逐年攀升”的話題,剛一發布就立刻沖到了微博熱搜榜前三。 而這樣的現象,也讓更多人感到疑惑。大學不該是人生中**輕松的4年嗎?沒有課業壓力,沒有家庭負擔,甚至連自己都不用養活,明明是*好的年紀,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受困于抑郁癥? 德國學者韓炳哲在《倦怠社會》中,給出了他的答案我們從前生活的社會是規訓社會,每個人都被無數的“應該”束縛著,應該拿到4.0的績點,應該在大三去做一份實習工作,應該把老板交代的每件事做好,應該25歲結婚,27歲要小孩兒,30歲升到主管級。 這些束縛,同時也是種保護,像潮水一樣把每個個體包裹起來,不給人自由的空間,也因此讓人能夠免于思考的痛苦。 而我們如今生活的社會,被叫作功績社會。功績社會中講的不是“應該”,而是“能夠”。它鼓勵每個人做自己,做*好,但也是這樣的自由,常常讓人無所適從。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來生活,可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做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樣的人?到底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這些困擾了哲學家們幾千年的問題,就這樣砸在了年輕人的頭上。 《倦怠社會》里說:“當控制行為的規訓模式讓位于另一種規范時,每個人必須自發地行動,每個人都有義務去成就他自身,抑郁癥就在這時開始盛行。” 在規訓社會向功績社會的轉型過程中,每個人都要構建出一個理想的“超我”,但超我是壓抑性的,它的主要功能是發布禁令“不許無所事事”,“不能不思進取”,“今天的書還沒看完,還有臉追美劇”。 而我們身體里代表人性的那一部分“自我”,在超我嚴厲的苛責下,被困在了一個永遠也達不到的理想彼岸。由于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存在鴻溝,從而產生了一種自我攻擊。 換言之,如果你沒有*大限度地發展自身,就會在成就自身的努力中精疲力竭。 不記得是從哪一年開始,好像每個人都越來越難對自己滿意了。 不知道生活的目標,搞不好和舍友、同事的關系,身材不好,沒有特長,沒有興趣愛好,月薪不夠高,生活太單調……一切的一切都成了自我苛責的理由。也因此焦慮、煩躁、情緒低落,陷在自我批評的泥潭里無法自拔,每時每刻都感覺著自己的糟糕。 這些讓人手足無措的負面情緒,往往是蠶食掉一個人信心和樂趣的罪魁禍首。 越是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越是急著解決,強加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行動計劃和任務清單,壓榨著本來就所剩無幾的自制力,直到情緒、意志雙雙崩潰,又反過來印證了自己的失敗。 這時,便會說:“看吧,我就說我沒辦法讓自己上進起來,也沒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我真的好糟糕。” 這些看在別人眼里不過鴻毛般輕描淡寫的煩惱,在當事人身上,卻是比風刀霜劍還要凌厲的痛擊。 我有時候覺得,這個時代*稀缺的,其實是一種“允許自己做廢物”的能力。 當然不是混吃等死,而是不輕易被鼓動著焦慮起來,對自己的缺點與弱項都能接納和認同。 別人早上5點就能起來念英語,可我就是起不來; 別人能一天上11個小時班回家來打卡背單詞,可我就是意志力不夠; 月薪10萬,A4腰和馬甲線都很好,可我就是做不到。 請允許諸如此類自己身上那些不夠好、不夠美,甚至不夠正確的東西存在,不要把每一種羨慕嫉妒恨都轉化成焦慮的自我批評。 做不到跟別人一樣沒什么可恥的,而一個人的改變,往往是從真正承認了自己的缺點,且完成了自我接納之后才能開始。 人的一生十分短暫,別虛度,但也別折磨自己。
不是發際線后退 而是人生在前進 作者簡介
陶瓷兔子,LinkedIn強推專欄作者,百萬級暢銷書作者,成長話題女王,“微博讀書”書評人,“網易云閱讀”頗受歡迎訂閱源。公眾號閱讀量破20億次。 一個始終堅信知識就是力量的姑娘,于喧囂中堅守自己,將溫情潤于筆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