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基于區塊鏈的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理論、實踐與監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010649
- 條形碼:9787522010649 ; 978-7-5220-106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基于區塊鏈的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理論、實踐與監管 本書特色
數字化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金融業態,推動金融業轉型。而這其中,區塊鏈技術將可能對中心化的基礎設施架構產生重大挑戰。筆者深諳技術與金融行業監管實踐,從現狀出發,提出了搭建新時期基礎設施的構想與關鍵考量。此著將對我國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產生重要影響。 ——吳曉靈,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總顧問,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 區塊鏈技術是一項嶄新的數字化技術,其誕生到現在不過10年時間,卻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層面得到了大規模的資源投入和百花齊放的應用成果。筆者探討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可貴的是: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監管經驗,書中的討論貼近現實,具有寶貴的實踐意義。 ——王忠民,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名譽學術主席,全國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長 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新一輪科技浪潮來勢兇猛。風起云涌的金融科技帶來了新情況和新風險,正醞釀著深刻的市場革命和監管革命。著力研究科技賦能監管,提高金融監管效率,優化金融監管模式,共同助力數字中國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 ——李劍閣,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學術顧問,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 本書作者是難得的金融監管和科技領域的交叉領軍人才,對目前金融基礎設施面臨的痛點、難點及未來趨勢有著深刻的理解。同時,作者對區塊鏈、數字貨幣等前沿金融科技進行了多年的跟蹤研究,專業造詣深厚。本書以前瞻的思維、廣闊的視野,深入研究和探索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基礎設施的應用及其監管,兼具理論性、學術性和應用性,是一本具有時代意義的著作。 ——謝平,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
基于區塊鏈的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理論、實踐與監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前瞻的思維、廣闊的視野,深入研究和探索了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基礎設施的應用及其監管,并在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多條建議,可為政策制定者和市場從業者提供創新視角,推動我國新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發展。
基于區塊鏈的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理論、實踐與監管 目錄
**章 框架構想與關鍵考量 1
**節 基本框架 2
一?? 傳統框架 2
二?? 基于區塊鏈的新框架 3
第二節 框架擴展 6
一?? DLT-PS 6
二?? 去中心化資產交易 8
三?? CCP 智能合約 12
四?? CCP 智能合約與 Trade 智能合約 17
第三節 關鍵考量 21
一?? 券款對付與結算風險 21
二?? 交收期與流動性 25
三?? 隱私保護 29
四?? 性能 30
五?? FMI 的新型角色 34
第二章 基于區塊鏈的跨境 FMI: 以存托憑證為場景 37
**節 現行方案 38
一?? 相關機構 38
二?? 現有業務流程 41
第二節 現有存托憑證的預發行問題 51
一?? 存托憑證預發行概念及現有應對機制 51
二?? 存托憑證預發行的風險: 以美國為例 52
三?? 效率與安全的兩難 55
第三節 基于區塊鏈的存托憑證方案 57
一?? 基礎股票轉換為 DR 58
二?? DR 轉換為基礎股票 60
三?? DR 的公司行為 61
四?? DR 發行與兌回的 DVP?? PVP 和 DVD 62
第三章 基于區塊鏈的場內衍生品 FMI: 以期貨?? 期權為場景 66
**節 現行方案 67
一?? 期貨 67
二?? 期權 68
第二節 基于區塊鏈的創新方案 75
一?? 期貨 75
二?? 期權 80
第四章 基于區塊鏈的場外 FMI 86
**節 基于區塊鏈的債券 FMI 互聯互通方案 87
一?? 我國債券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現狀分析 87
二?? 基于區塊鏈的解決思路 92
第二節 基于區塊鏈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方案 97
一?? 發展現狀 97
二?? 存在的問題 98
三?? 基于區塊鏈的建設方案 101
第三節 基于區塊鏈的場外資管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平臺 105
一?? 場外資管市場的現狀與問題 105
二??基于區塊鏈的場外資管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平臺 110
第五章 基于區塊鏈的 OTC 衍生品 FMI 114
**節 OTC 衍生品與交易報告庫 115
一?? OTC 衍生品 115
二?? 交易報告庫 117
第二節 現實痛點 119
一?? 嚴監管帶來的高業務壓力 119
二?? 低效率帶來的業務自動化需求 120
第三節 基于區塊鏈的 OTC 衍生品信息交互平臺與 TR 121
一?? 鏈下合同信息上鏈 122
二?? 基于區塊鏈的交易報告庫 123
第四節 基于區塊鏈的 OTC 衍生品交易平臺與 TR 123
一?? OTC 衍生品與智能合約 123
二?? 智能衍生品合約交易平臺 124
三?? 智能交易報告庫 130
第六章 基于區塊鏈的新型支付系統: 數字貨幣 131
**節 數字人民幣 132
一?? “一幣?? 兩庫?? 三中心” 132
二?? 數字貨幣與銀行賬戶 135
三?? 基于間接持有模式的 CBDC 方案 138
第二節 數字美元 145
一?? 數字美元計劃 145
二?? 戰略意圖 146
三?? 值得關注的要點 147
第三節 數字歐元 148
一?? 數字歐元特征 149
二?? 技術模式 151
第四節 關于央行數字貨幣的若干思考 152
一?? 央行貨幣面臨的挑戰: 新型貨幣戰爭 152
二?? 從私人數字貨幣到央行數字貨幣: 關聯與區別 155
三?? 央行數字貨幣的價值屬性: 央行負債?? 還是私人負債 157
四?? 央行數字貨幣的生成: 發行還是兌換 159
五?? 央行數字貨幣的技術路線: 基于賬戶還是基于代幣 160
六?? 央行數字貨幣與智能合約: 審慎還是積極 162
七?? 央行數字貨幣的運行架構: 單層運營與雙層運營 163
八?? 央行數字貨幣與貨幣政策工具: 計息?? 還是不計息 165
九??央行數字貨幣的監管考量: 實現隱私保護與監管合規的平衡 166
十?? 結語 167
第七章 可信身份?? 數字征信與去中心化金融 169
**節 可信身份 169
一?? 可信身份的定義和價值 170
二?? 可信身份存在的形式 173
三?? 基于大數據的行為追溯強化了網絡可信身份管理 173
四?? 可信身份體系 174
五?? 可信身份使用場景 177
六?? 可信身份建設的重點 179
第二節 數字征信 179
一?? 數字征信的概念 180
二?? 數字征信解決方案設計 181
三?? 數字征信價值分析 184
第三節 去中心化金融 185
一?? 發展現狀 186
二?? 去中心化交易所 187
三?? 去中心化數字資產借貸銀行 191
四?? 去中心化金融的風險 194
第八章 基于區塊鏈的新型 FMI 監管 196
**節 ICO 與 STO 196
第二節 PFMI 評估 198
一?? 法律與治理原則 199
二?? 風險管理原則 199
三?? 結算原則 200
四?? 參與與連接原則 201
五?? 數據披露原則 203
第三節 法律基礎與鏈下治理 204
一?? 法律基礎 204
二?? 鏈下治理 206
第四節 系統安全 207
一?? 可能的單點風險 207
二?? 數字錢包安全 208
三?? 智能合約安全 208
附錄 基本概念與技術基礎 209
基于區塊鏈的新型金融基礎設施——理論、實踐與監管 作者簡介
姚前,工學博士,教授級高工,博士生導師,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信息中心主任。曾任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巡視員,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分委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區塊鏈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發表學術文章近一百八十篇,著作九部,多次獲得銀行科技發展獎一等獎等獎項,多項專利發明人,多項國家標準制定者。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