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丸山真男:在普遍與特殊之間的現代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57017
- 條形碼:9787214257017 ; 978-7-214-25701-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丸山真男:在普遍與特殊之間的現代性 本書特色
在現代日本的政治思想空間中,丸山真男享有“戰后啟蒙思想家”“戰后民主主義的旗手”等諸多聲譽,中國知識界也對他的政治思想保持了長期的關注。不過,無論在日本還是在中國,“丸山真男”都還是有待解讀的課題。也對民主與自由的闡述、對日本軍國主義進行的深刻批判與剖析、對和平憲法的堅定支持,這些構成了丸山思想的精華,但同時也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問題。那么,我們今天該如何閱讀丸山的學術和思想? ——華東師范大學 李永晶 丸山思考政治問題始終不囿于意識形態,富有高度政治現實色彩,他所提倡的政治思考與判斷的方式,在當下這個后冷戰時代依舊可以給我們很多有益的啟迪。 ——東京大學 王前 1970年代以后知識分子特殊社會角色的消失,根本在于我們這個世界失去了普遍主義追求。因此,知識學問也只能成為技術手段。普遍價值和終極理念源自世界“普遍危機”思想的存在和對人類發展的總體關懷。21世紀,我們面臨著新的生態環境危機、經濟政治制度的深度疲勞以及宗教心靈的普遍瓦解,這些問題理應促使我們去尋找整體性的解決方案,也需要我們重拾對普遍價值的追尋。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趙京華從社會學意義上而言,知識分子人群自覺或不自覺地實現著三個功能——為往世斷言,為今世諫言,為來世預言。丸山真男的思想成分中對此三者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論言,這種特殊究竟是來自他的島國意識、中華儒學的熏陶,還是因為時局的壓迫或西風東漸后新舊思想的雜糅,如今可考或不可考的都只能斑見于此書的文字,畢竟如同文字離開了作者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丸山真男的思想不止會是一個現象,他一定會在每一個讀者的閱歷中產生他自有的魅力并自我生長起來。
丸山真男:在普遍與特殊之間的現代性 內容簡介
書稿以日本思想家丸山真男為主題,丸山真男是戰后能夠與世界品質思想家平等對話的日本思想大家,近年來丸山真男著作陸續譯成中文出版,成為學術界一個熱點。書中討論了丸山真男的現代性思想,分析了他思想中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他對日本現代性的探討、對日本現代思想的本土起源的發掘,對于中國思想界來說也富于啟發意義。書稿還從多個角度探討了五四時期及百年中國的思想文化。為紀念伯林誕辰110周年和施特勞斯誕辰120周年,書稿圍繞如何評價伯林和施特勞斯及其學術論爭,討論了伯林和施特勞斯的論戰與中國語境的關聯.
丸山真男:在普遍與特殊之間的現代性 目錄
本輯主題:
中島隆搏 丸山正男論近世日本政治思想史中的自然與制作
李永晶 在歷史與民族深處思考東亞的近代:丸山真男日本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視角
趙京華 戰后啟蒙時代與*后的知識分子:讀丸山真男《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
王 前 丸山真男與現代性:一個未完成的Project?
裴自余 擬制:丸山真男的現代想象
商兆琦 從荻生徂徠到福澤諭吉:丸山真男對于“近代性思維”的探索
盧 華 丸山真男的中國革命論:以三民主義為中心
筆 談: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
羅志田 從天下視角看五四
章 清 新文化運動的展開及其影響機制
瞿 駿 前史、即時與后續——重構五四運動的舞臺
韓子奇 章太炎的《齊物論釋》與五四精神
陳學然 在國家與地方之間:香港的五四
張仲民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世界語運動——以錢玄同為中心
彭春凌 五四與儒家三題:價值·歷史·世紀節點
沈 潔 地方、日常與細枝末節中的“后五四”時代
唐小兵 從個人解放到社會問題:理解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另一種視角
周月峰 新文化運動中的關聯與互動
季劍青 清末至五四時期的“國家有機體”說及其不滿
袁一丹 創造一種新的可讀性:文學革命前后的句讀論及其實踐
高 波 五四時期關于“西方衰落”問題的爭論
徐佳貴 五四初期的概念史與地方史
李浴洋 五四闡釋史的意義與認識價值:以1989年京滬兩地學人的五四論述為例
專題:百年中國思想
王汎森 1920年代以后反主義的思想言論
章 可 胡先生的困惑:再思五四前后的“人道主義”觀念
段 煉 文明尺度、世界認知與革命的正當性:以李大釗思想演變為中心
于海兵 五四時期民粹主義思潮中的烏托邦意識
柏林與斯特勞斯之爭在中國
馬華靈 二十年來中國的思想格局
黃 濤 伯林與施特勞斯的紛爭:重讀《刺猬的溫順》
蘇光恩 中國語境中的柏林與施特勞斯之爭
中國思想文化研究
葛 飛 反烏托邦的叩問:中國文壇對《關于亞克與人類的故事》的譯介和解讀
尹 鈦 投身革命即為家
盧 華 孫中山的聯俄與國民黨內部“主義”的分化(1924-1927)
鄧 軍 近代中國世界語與“無根”的世界主義初探
范玉亮 從道與政的沖突看戴季陶的幾次思想轉變
段慧敏 中國記憶與美國神話:從互文性角度關注“趙湯之爭”的幾個問題
丸山真男:在普遍與特殊之間的現代性 作者簡介
許紀霖,1957年出生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紫江學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大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思想史專業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擔任上海歷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雜志編委。 近年來主要從事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史和知識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 劉擎,1963年生。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政治學博士(2003)。 [1] 現任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學系博士生導師,兼任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知識分子與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職于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華東師大歷史系、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學、世界政治與當代政治思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