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科學傳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6581
- 條形碼:9787100196581 ; 978-7-100-19658-1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傳奇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喜歡數理哲學,關注科學新知的大眾讀者科學是什么?科學和數學、物理、天文及生物的關系如何?科學是否等同于技術,科學與哲學、科學與藝術有何共同點?科學家、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又是怎樣的關系? 這本書通過39篇故事及解讀,讓我們對科學多了一分了解,也多了一分思考。
科學傳奇 內容簡介
《科學傳奇》以歷目前的重大科學事件和科學人物為線索,梳理科學發展的歷程,講述思想觀念變革創造的傳奇。 從科學起源的古希臘,到中世紀的阿拉伯,到文藝復興及科學革命的歐洲,再到如今優選范圍內蓬勃發展的現代科學,書中對幾乎所有里程碑式的事件都有提及。此外,對物理和生物這兩大分支的展開論述,對宇宙的本質和“我”的由來這兩大優選問題的探索,對生命如何起源、意識如何形成的追問,更是讓科學變得深邃。 科學不是孤立于世的,她在思想上與哲學同源,在實用上與工業技術共進,在文化層面上與文學藝術等人文學科都相關。這樣一張交織的網,更是讓我們對科學的未來、對新寫就的傳奇充滿期待。
科學傳奇 目錄
**章 科學之起源
泰勒斯:何為萬物之本?
群星燦爛:從米利都到雅典
阿基米德:浴缸里發現浮力
托勒密:眼望星空,認定大地
希波克拉底和扁鵲:古代醫生
第二章 科學之誕生
哥白尼:地球不是宇宙中心
伽利略:現代科學之父
牛頓:站在巨人的肩上
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經典電磁學
玻爾茲曼:選擇自殺
第三章 科學之廣博
從蓋倫到哈維:發現血液循環
化學家們:從煉金術開始
達爾文:創立演化論
孟德爾:豌豆實驗探遺傳
特斯拉:被時代遺忘
圖靈:被咬了一口的蘋果
第四章 科學革命
愛因斯坦:相對論革命
量子群英:量子革命
朗道:凝聚態
費曼:量子電動力學
巴丁:晶體管和半導體
第五章 科學中的女性
希帕提婭:**位女科學家
阿涅西的女巫
赫歇爾:女天文學家
蒙塔爾奇尼:*年長諾獎得主
拉瑪爾:專利和美女明星
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兒
富蘭克林:發現DNA
埃達:**個程序員
第六章 科學之美
內在美
數學美
簡約美
理論美
第七章 科學與哲學
科學與哲學的關系
科學之要素
科學中的錯誤
復雜性科學和哲學
經典物理和哲學
近代物理與哲學
后記
參考資料
科學傳奇 節選
朗道:凝聚態 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1908—1968)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物理學家,無論他的學術生涯和學術成就,還是他六十年跌宕起伏的人生, 都充滿傳奇,使人贊嘆、令人敬仰,也讓人傷感。他由于出生在愛因 斯坦狹義相對論發現之后三年、普朗克量子假說之后八年,沒有來得 及參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兩大學說的創立,曾經自嘆未能躋身于20世紀初期那一批偉大的物理學家之列,但他對物理學的貢獻和在物理學 界的名望,卻是學界公認的。這位蘇聯猶太天才,是一個全能的理論物理學家。 朗道對物理學的革命性貢獻,在于奠基了現代凝聚態物理學。由于對凝聚態特別是液氦的先驅性理論,朗道被授予 1962 年諾貝爾物理 學獎。在他 50 壽辰之際,蘇聯學界把他對物理學的十大貢獻刻在石板上作為壽禮,并以膜拜先知一般的禮儀,稱之為“朗道十誡”。 青年奇才 朗道無疑是一位天才。他從小聰明過人,并善于自學,他 7 歲學完 了中學數學課程,12 歲時就已經學會微分,13 歲時學會了積分,14 歲上大學。16 歲他由巴庫大學轉入剛剛易名的列寧格勒大學(圣彼得堡大學),19 歲畢業。畢業之前他就做了兩項極有分量的研究工作,特 別是在用波動力學處理韌致輻射的論文中,首次使用了后來被稱為密度 矩陣的概念。密度矩陣在后來的量子力學和量子統計物理學中起了重要 的作用。在列寧格勒大學,朗道次觸碰到了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物 理學發展的熱浪,深深為尚處于形成階段的量子理論所吸引。他驚嘆于 海森堡、薛定諤、索末菲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學的科學之美,更體驗到它 們凝聚著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朗道本人正是一位才華橫溢,對創造新 事物、新理論充滿激情的人,所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初創時期的天才輩 出,引起他深深的共鳴。他尤其熱衷于富有浪漫色彩的“時空彎曲” 和“測不準關系”。朗道對于自己沒能趕上量子力學創建的輝煌歷史時 刻,感到極度惋惜。 在當時的蘇聯,朗道僥幸獲得了出國游學的機會。在不到兩年的時 間中,朗道先后在德國、瑞士、荷蘭、英國、比利時和丹麥進修訪問。 他曾回憶說,在這段時間里,除了費米之外,他有幸見到了幾乎所有的 量子物理學家。在與這些著名科學家的交往中,朗道充分地展示了他獨 特的才華和個性。 一個非常著名的傳聞是:有一次愛因斯坦演講,當主持人請聽眾對 演講者提問時,一位年輕人從后排座位上站起來說道:“愛因斯坦教授 告訴我們的東西并不是那么愚蠢,但是第二個方程不能從個方程嚴 格推出。它需要一個未經證明的假設,而且它也不是按照應有的方式成為不變的。”與會者都驚訝地回過頭來注視這位似乎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愛因斯坦用心地聽著,對著黑板思索片刻后對大家說:“后面那位年輕人說得完全正確。諸位可以把我今天講的完全忘掉。” 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朗道深受“哥本哈根精神”的感染,他在那里只待了四個月左右的時間,但卻對玻爾十分敬仰,終生只承認自己是玻 爾的學生。而玻爾也對這位年輕人非常欣賞,他這樣評價朗道: “他 一來就給了我們深刻的印象。他對物理課題的洞識力,以及對人類生活 的強烈見解,使許多次討論會的水平上升了。”后來朗道和好友佩爾斯 研究了將量子理論應用于電磁場的可能性,提出了在量子理論中電磁場 量的可觀測性問題,并為此又專程趕到哥本哈根,與玻爾進行了長時間 的激烈討論,啟發玻爾和羅森菲爾德撰寫了關于這個問題的著名論文。 明知蘇聯國內局勢的險惡,朗道還是執意返回自己的祖國。1931 年春天朗道回國時,對好友羅森菲爾德說:“我必須為我的國家工作。這是一次長久的離別。也許是永久的離別,除非你來訪問我們。”后來,只在 1933 年和 1934 年,朗道再度短期訪問過哥本哈根。 如果說朗道歐洲之行造訪哥本哈根和拜會玻爾是他重要的收獲, 那么他在訪問歐洲期間另外一個重要的會晤,就是在劍橋的由盧瑟福主 持的卡文迪什實驗室,朗道結識了在這里工作的自己的同胞——同樣是 蘇聯偉大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彼得·卡皮查,卡皮 查則成了朗道后來的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卡皮查在蘇聯物理界地位崇高。蘇聯政府向英國購回了卡皮查在劍 橋大學的實驗設備,使他能夠在國內繼續從事低溫領域的研究。劍橋的盧瑟福也鼎力支持,把整個實驗室的設備運送給他,蘇聯政府專門為他成立了“物理問題研究所”。1937 年,朗道被邀請到卡皮查的研究所擔任理論部主任,在那里有卡皮查的佑護,朗道如魚得水,一直工作到 生命的終點。在這之前,朗道先后由于與頂頭上司沖突而離開了列寧格 勒和哈爾科夫兩個研究所。因為朗道在內心深處是個自由主義者,與當 時蘇聯的政治體制很難相容,同時又在學術問題上與研究所的領導有分 歧。在列寧格勒,盡管朗道是正確的,但卻冒犯了這位權威的所長約飛, 使兩人水火不能相容。兩人的矛盾在一次朗道做學術報告后爆發,約飛 公然對朗道所講的內容不以為然,而朗道則毫不客氣地當眾回敬道:“理 論物理學是一門復雜的科學,不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沖突到這般地 步,朗道后不得不離開列寧格勒。 ……
科學傳奇 作者簡介
張天蓉,女,旅美物理學者,科普作家。美國得州奧斯汀大學理論物理博士,現住美國芝加哥。研究課題包括相對論、黑洞輻射、費曼路徑積分等。已出版的科普讀物十多本,作品曾入圍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中國好書”和獲“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等獎項。 葛惟昆,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博士。曾任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副所長。著作、譯作和主編書籍七本,發表論文450多篇。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