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套裝共8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0593
- 條形碼:9787521730593 ; 978-7-5217-305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套裝共8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青少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度、劉嘉麒 推薦! 150+手繪地圖,1200+精選圖片 用地理思維認知華夏大地, 看我們大中國的每一寸多彩國土! 1、由院士、專家、名師共同帶來系統的專業知識、前沿的科學理念、廣博的人文地理解讀及全面的中國地理學科知識點,解釋科學認知世界的意義,帶孩子完整、立體地認知中國地理。 2、海量自然風光圖片、精致手繪和原創地圖,全景呈現自然、人文景觀,培養孩子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奠定孩子的世界觀及審美基礎。 3、每個分冊均從地理概況、行走路線、相關知識點的角度,介紹每一個區域的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動植物、人文歷史等,將科學知識與趣味故事相結合,讓孩子在閱讀中體驗“日行萬里”的快樂,鮮活地理解真實的中國。 4、獨特的VR展示,立體呈現,全方位的浸入式體驗。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套裝共8冊) 內容簡介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是一套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中國地理通識讀本,它將為讀者提供一套地理思維方法,幫助大家用地理思維來丈量和觀察腳下的土地,認識、感受多彩中國,發現中國之美。 中國地域遼闊,自然地理特征差異顯著,這套書依據地勢、氣候、土壤及生物一致性等綜合因素,將全國細分為華北、東北、華中、東南、西南、西北和青藏7個陸地單元以及中國的海疆,共8本區域分冊,分別是:《青藏·地球第三極》、《西北·文明交匯處》、《西南·多彩民族繪》、《華中·千載富饒鄉》、《東南·嶺南山海間》、《東北·冰火黑土地》、《華北·華夏中原起》和《海疆·廣袤蔚藍色》。打破行政界線,科學分區,更有利于讀者認識地理區域,拓展知識深度。 書中采用“面”“線”“點”的結構方式,特設主題線路,帶領讀者“行走”和“穿越”區域,在浸入式閱讀中探索祖國大好河山,走遍中國。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套裝共8冊) 目錄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華中·千載富饒鄉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華北·華夏中原起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東北·冰火黑土地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東南·嶺南山海間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西南·多彩民族繪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西北·文明交匯處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青藏·地球第三極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海疆·廣袤蔚藍色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套裝共8冊) 節選
壯麗藍色海疆,巨大資源寶庫 中國有多大?960多萬平方千米?其實這僅僅是中國的陸地面積。俯瞰中國地圖,中國地處亞洲東部、亞歐大陸東緣、太平洋西岸,中國的海疆就像一把藍色的火炬,將大陸托起。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共同組成了中國約300萬平方千米的藍色國土,其中點綴著6500余座面積超過500平方米的島嶼,島嶼岸線與大陸海岸線一起組成了約3.2萬千米的海岸線。曲折多變的海岸線上,記錄了一個個滄海桑田、生命循環的自然奇跡。 潮起潮落,四季更替,海洋不僅影響著全球的氣候變化,還是一座巨大的資源寶庫,更是我國通往世界的門戶,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一起,共同構成中國連接世界的紐帶。海洋不僅是生命的源泉,擁有地球上*多樣的生物群落,而且海洋中的水、鹽分,以及海洋中的各種生物和礦產資源,為人類的生活帶來數不清的資源。中國受益于海洋帶來的豐富資源,也在努力發展海洋經濟,向著海洋強國邁進。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深入認識一下中國的壯麗藍色海疆吧! “海”“洋”的區別 我們常說“海洋”,但其實“海”和“洋”是不一樣的。從地理學概念來看,海和洋都泛指地球上彼此相連的海水域,但二者又有所不同,比如海的英文是“sea”,洋的英文是“ocean”。 洋,又叫大洋,平均水深通常在3000 米以上。大洋遠離陸地(大陸),幾乎不受陸地河流入海帶來的泥沙影響,因此海水的溫度和鹽度都相對穩定,而且水體通透。我們印象中的蔚藍色大海,更多的是大洋。地球上的大洋,被陸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連的四個大洋,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2000 年,國際水文地理組織確定了第五個大洋——南冰洋(亦稱“南大洋”)。但是由于洋底缺少相應的洋中脊(貫穿世界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四大洋分別有對應的洋中脊),因此南冰洋在學術界依舊存在爭議。 海,即大海,位于洋的邊緣。由于大海靠近陸地,容易受到江河和地下水等陸地水體、氣候、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海水溫度和鹽度有明顯的變化,海水透明度低。根據位置不同,大海可分為邊緣海、內陸海等。邊緣海是指位于大陸邊緣,以半島、島嶼或群島與大洋分隔,僅以海峽、水道與大洋相連的海域,比如中國的南海、日本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等。內陸海是指深入大陸內部,被大陸或島嶼、群島所包圍,僅以狹窄的海峽與大洋或其他海相連的海域,比如中國的渤海。 簡單地說,洋更寬、更深,海比洋小,處于洋和陸地之間。 海都是藍色的嗎? 人們常說“藍色的大海”“如大海般蔚藍”,藍色似乎是大海*典型的特征。可是,當你從天空中俯瞰中國海,會發現海并非都是藍色的。渤海和黃海呈現出明顯的黃色,而東海則是由黃色、青黃色向黑藍色過渡,只有南海整體呈現出大多數人對于海的固有印象——深藍色。 舀出一杯海水來觀察:盡管有些混濁,但整體看是無色的,那為什么從遠處看大海就變成藍色了呢?因為陽光是由多種不同顏色的光構成的,每種顏色光的波長不同。當陽光照射到海面上,波長較長的紅光、橙光等被海水吸收了,而波長較短的藍光或紫光遇到水面會反射,人眼接收到這些被反射的光,所以看到的海便成了藍色。 除了光的原因,海水的深度及所處位置也會影響其呈現的顏色。比如中國的南海平均水深超過1200米,水體通透度好,所以南海總是呈現出深藍色。 東海則不同。靠近河口位置的海水由于泥沙含量高,海水較混濁,所以呈現出黃色、青黃色。例如,長江攜帶大量泥沙入海,因此東海沿岸的海水總是呈現出“黃海”樣貌。不過,越往東南方向(即外海方向),東海的顏色越偏青綠色。在東海的東南角,溫度高、鹽度大的黑潮暖流從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北上,為這一帶的海水披上了深藍色的“外衣”。 從名字上看,黃海似乎被牢牢打上了“黃色的海”的標簽,但黃海并非全是黃色。1895 年以前,黃河有幾百年的時間從今江蘇北部地區直入黃海,攜帶了巨量泥沙,使黃海成為世界上接受泥沙量*多的陸緣海。在江蘇北部鹽城沿岸有中國*大的灘涂、濕地,正是黃河帶來的泥沙造成的,是淤泥質海岸的典型代表。 渤海是一個內陸海,包括黃河在內的大小40 條河流攜帶大量泥沙匯入這個半封閉的海灣,近海的泥沙含量大,整體呈現出混濁的微黃色。站在遼東半島*南端的老鐵山上眺望渤海、黃海交界處,可以看到大海中有一條明暗的分界線,海水混濁的是渤海,湛藍的是黃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景象,是因為這里的黃海沒有受到過多近岸河流攜帶泥沙帶來的影響,所以相比混濁的渤海水顯得較為清澈。 舟山群島 中國**大群島 呈巨大喇叭狀的杭州灣以東,千余座島嶼星羅棋布,這些島嶼大都呈東北—西南走向,分別組成了嵊泗列島、崎嶇列島、中街山列島等8組列島,共同構成了中國**大群島——舟山群島。 關于舟山地區*早的文字記載始于春秋時代,泛稱甬東,即甬江之東面。現在的“舟山”一名*早出現于宋代,但原因有不同說法,有說因此地“興漁鹽之利,渡舟楫之便”,也有說因為島的形狀像一葉舟。根據元大德二年(1298年)修成的《昌國州圖志》記載:“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聚之,故名舟山。”意思是“舟山”之名取自島上的一座小山的名字,這座山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經常被作為船舶的聚集、停靠處,故名“舟山”。 舟山市是中國**個以群島建制的地級市,由1390 座島嶼組成,約占全國海島總數的1/5。千余座小島雖然散布于茫茫大海之中,卻是浙江中東部天臺山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一萬多年前,由于海平面上升,低洼的陸地被海水淹沒,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因此舟山群島是典型的大陸型島嶼。 *繁忙的港口 路通了,舟山群島就能更好地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優質的港口資源,在中國海洋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 舟山群島地處中國東部黃金海岸線,背靠長三角廣闊的經濟腹地(上海、杭州和寧波),對外伸入西太平洋,是中國南北沿海航線與長江水道交匯的樞紐,也是長江流域和長三角對外開放的海上門戶和通道。此外,這里多基巖海岸,深水逼岸、水道眾多,建港條件極其優越,研究表明,舟山適宜開發建港的深水岸段總長超過280千米,是長三角地區唯一擁有成片深水岸線的地區。如果港口資源得到充分開發,舟山的年吞吐量可超10億噸。始建于1985年的舟山港核心港區主航道水深在22.5米以上,30萬噸級巨輪可自由進出,4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巨輪可候潮進出。目前,舟山港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通航,是世界上*繁忙的港口之一。
給孩子的中國國家地理(套裝共8冊) 作者簡介
李栓科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曾任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曾長期從事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地區的地貌、第四紀地質環境演變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