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心理學解釋的哲學思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68816
- 條形碼:9787511568816 ; 978-7-5115-688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學解釋的哲學思考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包括緒論和五章內容,以心理學哲學視角,對心理學解釋問題進行探討,對心理學解釋的概念問題、范疇問題、銜接問題,以及實現者和角色之間關系問題予以全面的哲學分析,由此來揭示心理學解釋問題的本質。本書將科學心理學發展史上各流派的觀點及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與形而上學的英美心靈分析哲學相結合,探討心理學解釋的可行方案,探索心理學問題中主觀性、內隱性和私密性哲學問題,闡釋個人層次與亞人層次的心理學解釋融合問題。
心理學解釋的哲學思考 目錄
緒論
**章 心理學解釋問題的緣起
1.1 心理學四大歷史形態
1.1.1 哲學心理學
1.1.2 常識心理學
1.1.3 宗教心理學
1.1.4 科學心理學
1.2 當代心理學研究對象的畛域
1.2.1 整體與部分的劃分
1.2.2 日常生活的整體視野
1.2.3 有關認知的科學成果
1.2.4 心理學解釋的概念——簇
1.3 心理學解釋的自主性
1.3.1 心理學解釋的多樣性
1.3.2 心理學解釋對象的復雜性
1.3.3 心理學解釋的意向性
1.4 小結
第二章 心理學解釋的相關概念范疇及銜接問題
2.1 心理學解釋問題的必然性
2.1.1 常識心理學的本體論探討
2.1.2 心理學解釋的不可通約性
2.1.3 心理學范疇的“心—心”問題
2.2 常識心理學解釋的概述
2.2.1 常識心理學解釋概念的本質及其機理
2.2.2 常識心理學解釋的命題態度
2.2.3 常識心理學解釋的因果效力
2.2.4 常識心理學的三種讀心理論
2.2.5 常識心理學的合理性地位
2.3 銜接問題的概述
2.3.1 水平解釋和垂直解釋的劃分依據
2.3.2 水平解釋之模板匹配
2.3.3 常識心理學之下:垂直解釋的科學背景
2.3.4 兩種維度心理學解釋的銜接問題
2.4 小結
第三章 心理學解釋銜接問題的解決方案及其困境
3.1 自主心靈理論的解決方案
3.1.1 丹尼特的“內容與結構一致性”
3.1.2 戴維森的“無律則一元論”
3.1.3 霍恩斯比的“待解釋之物”
3.1.4 自主心靈理論視野下的銜接問題
3.1.5 小結
3.2 功能心靈理論的解決方案
3.2.1 劉易斯的“心靈還原論”
3.2.2 吉利克的“目的性向導”
3.2.3 功能心靈理論視野下的銜接問題
3.2.4 小結
3.3 表征心靈理論的解決方案
3.3.1 福多的“內部思維語言”假說
3.3.2 雷伊的“理性”思考
3.3.3 表征心靈理論視野下的銜接問題
3.3.4 小結
3.4 神經計算心靈理論解決方案
3.4.1 丘奇蘭德和謝諾沃斯基的協同進化理論
3.4.2 神經計算心靈理論的“人工神經網絡”
3.4.3 神經計算心靈理論視野下的銜接問題
3.4.4 小結
3.5 評析四種心靈哲學觀點
第四章 心理學解釋方案的融合建構
4.1 命題態度實現的困境
4.1.1 內在思維語言表征的不足
4.1.2 基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命題態度的價值
4.2 表征視閾下的命題態度:媒介與內容特性
4.2.1 命題態度的媒介
4.2.2 命題態度的內容及其特性
4.2.3 命題態度結構之難以調和的要求
4.3 基于人工神經網絡建構命題態度的探討
4.3.1 斯莫倫斯基的張量積向量框架
4.3.2 思維系統性的辯證
4.4 小結
第五章 心理學解釋的重構:一種新嘗試
5.1 心理學解釋的重構緣由
5.1.1 命題態度的編碼混亂
5.1.2 思維的受限系統性
5.2 心理學解釋的重構基礎
5.2.1 進化認識論視閾下的模塊
5.2.2 重新布線假說
5.3 心理學解釋的重構轉向
5.4 心理學解釋的重構探討
5.5 小結
結束語
參考文獻
附錄:專業術語表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