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孟子選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3090
- 條形碼:9787020163090 ; 978-7-02-01630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孟子選注 本書特色
本書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發布的《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推薦中學生朋友課內外閱讀,版本完善,編校精良,注釋專業、翔實。該書市場上雖有多個版本,人文版獨具優勢。
孟子選注 內容簡介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推薦閱讀書目 ★ 版本完善,編校精良,詳細注釋 本書從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哲學政治理論和教育綱領著作《孟子》中選取精華篇章,加以詳細的注釋和解讀,并配以幫助中學生理解原書的前言等內容,使廣大讀者特別是中學生讀者在閱讀本書后,能夠充分了解《孟子》體現的哲學思想、政治主張及教育觀點,欣賞和理解《孟子》行文的特點和修辭手法,對中學生相關課文的學習是很好的補充,也是普通讀者了解《孟子》的優秀選本。
孟子選注 目錄
目 次
前言
王立于沼上章
寡人之于國也章
寡人愿安承教章
晉國天下莫強焉章
孟子見梁襄王章
齊桓晉文之事章
莊暴見孟子章
文王之囿章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章
人皆謂我毀明堂章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章
所謂故國者章
湯放桀章
齊人伐燕勝之章
齊人伐燕取之章
鄒與魯哄章
滕小國也間于齊楚章
夫子當路于齊章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章(節錄)
矢人豈不仁于函人哉章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章
天時不如地利章
孟子將朝王章
前日于齊章
孟子之平陸章
燕人畔章
孟子致為臣而歸章
孟子去齊尹士語人章
有為神農之言者章
公孫衍張儀章
后車數十乘章
宋小國也章
孟子謂戴不勝章
不見諸侯何義章
什一去關市之征章
外人皆稱夫子好辯章
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章
離婁之明章
規矩方員之至也章
不仁者可與言哉章
桀紂之失天下也章
求也為季氏宰章
君之視臣如手足章
仲尼亟稱于水章
逢蒙學射于羿章
君子所以異于人者章
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娶妻如之何章
伊尹以割烹要湯章
伯夷目不視惡色章
齊宣王問卿章
富歲子弟多賴章
無或乎王之不智也章
魚我所欲也章
拱把之桐梓章
人之于身也章
鈞是人也章
任人有問屋廬子章
人皆可以為堯舜章
今之事君者章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章
魯欲使樂正子為政章
舜發于畎畝之中章
舜之居深山之中章
易其田疇章
孔子登東山章
有為者章
道則高矣美矣章
不仁哉梁惠王也章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章
民為貴章
山徑之蹊間章
人皆有所不忍章
說大人則藐之章
孔子在陳章
孟子選注 節選
王立于沼上章 孟子見梁惠王〔1〕。王立于沼上,顧鴻、雁、麋、鹿〔2〕,曰:“賢者亦樂此乎?”〔3〕 孟子對曰:“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4〕:‘經始靈臺〔5〕,經之營之;庶民攻之〔6〕,不日成之〔7〕。’‘經始勿亟〔8〕,庶民子來〔9〕;王在靈囿〔10〕,麀鹿攸伏〔11〕。’‘麀鹿濯濯〔12〕,白鳥鶴鶴〔13〕;王在靈沼,於牣魚躍〔14〕。’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15〕,故能樂也。《湯誓》曰〔16〕:‘時日害喪,予及女皆亡!’〔17〕民欲與之皆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注釋 〔1〕梁:即“魏”。“魏”本是春秋時晉國大夫一個氏族之稱,至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開始的時候,就作為一個諸侯的國名。魏惠王因畏秦兵,自安邑(今山西安邑)遷都大梁(今河省開封),故“魏”又稱為“梁”。惠王:名,公元前370年即位,前334年死。周朝天子稱“王”,至戰國時,諸侯也自稱“王”。 〔2〕沼:池子。鴻:大雁。麋:鹿之一種。 〔3〕賢者:聰明正直的人(有時指才能優越的人)。樂:快樂,下同。 〔4〕《詩》:指《詩經》。以下十二句,每四句為一章,引自《詩經·大雅·靈臺》篇。 〔5〕經始:經營、筑作基址。靈臺:臺名。 〔6〕庶民:眾多的人民。攻:造作。 〔7〕不日成之:原不給予期限,但很快就建成了。 〔8〕亟(jí):同“急”。句意謂:“筑作基址的工程不用太急啊!”這說明不加督促的意思。 〔9〕庶民子來:民眾像兒子為父母工作那樣熱情地來工作。 〔10〕王:指周文王。囿:是養禽獸的地方;和“靈臺”一樣被稱為“靈”。“靈”有美好意,借以歌頌文王的美德。 〔11〕麀鹿:牝鹿。攸伏:在自己的處所,伏著不動。攸:所。 〔12〕濯濯:娛樂游動的樣兒。 〔13〕鶴鶴:肥白的樣兒。 〔14〕於(wū):感嘆助詞。牣:滿。言跳躍的魚充滿池中。 〔15〕偕樂:同樂。 〔16〕《湯誓》:《尚書》的篇名。 〔17〕時:是,猶言“這個”。害(hé):何,此言何時。喪:滅亡。予:夏民自謂。女(rǔ):你,指夏桀。皆(xié)亡:共同滅亡。根據漢伏勝《尚書大傳》說,夏桀自比為“日”,有“日亡吾亦亡”的話。夏民在受桀暴虐壓迫下,痛苦極了,迫切望他快快滅亡,呼吁著:“這個‘日’何時滅亡啊!只要你滅亡,我們寧愿和你共同滅亡啊!” 章解 此章從正反兩方面說明“與民偕樂”的主題思想;以“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兩句為提綱,引《詩》、《書》中文王的“賢”和夏桀的“不賢”作鮮明的對比,形象地描述人民歡樂與仇恨的情緒,突出“與民偕樂”的主題。
孟子選注 作者簡介
李炳英(1889-1969)原名李江靈,字蔚芬,四川中江人,著名學者、愛國民主人士,同盟會會員,日本東京宏文學院畢業,曾任天津《民意報》編輯,成都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教授兼成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川北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四川師范學院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54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著有《孟子選注》、《莊子補注》、《史記附錄稿本》等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