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中國古代紡織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0101575
- 條形碼:9787110101575 ; 978-7-110-10157-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紡織 本書特色
中國是個發明創造的國度。《華夏之光》“把科技館帶回家”,使廣大讀者隨時賞析中國科技館的品牌展覽,了解中國古代在天文、數學、建筑、紡織、機械和航海等領域的輝煌成就,領略創新對社會發展的強大驅動,回味有趣的科技問題、精妙的科學原理和生動的創新故事。這套叢書將讀者引入啟迪創新的探索之旅,從中汲取創新的力量和智慧,增強文化自信和創新自信。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士 張柏春 這套叢書以中國科技館華夏之光展廳的展教資源為載體,通過準確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直觀的圖片與圖示,為少年兒童詳解展品中所蘊藏的技術與科學原理,不僅能幫助小讀者了解中國古代科技光輝燦爛的歷史,增長科技知識,學習以史料為基礎進行論證的科學方法,更有助于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科學史觀,培養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北京景山學校語文正高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 中國科普作協常務理事、中小學科普科幻教育推廣人與實踐者 中國教育報2019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周群 中華民族是崇尚科技的民族,自古以來就對自然萬物充滿了好奇。幾千年來,中國人用勤勞和智慧格物致知,創造出許多造福全人類的技術發明。了解古代科技,吸取精神力量,中國古代科技的成就,是我們在新時代推動科技創新的寶貴財富。為中國科技館組織編寫的《華夏之光》點贊。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教科版《科學》教材主編 鄭永春
中國古代紡織 內容簡介
中國是世界上很早發明養蠶織絲的國家,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這一技術一直是世界紡織目前專享的“絕活”。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霍芬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的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便是因為這條路很初的作用就是運輸中國的絲綢,可見中國自古就是享譽世界的“絲綢之國”。在《華夏之光——中國古代紡織》一書中,作者將邀請您一起探本溯源,揭示養蠶技術的發明與傳播,探究繅絲工具與技術,同時了解織造線的各式人力紡車、水轉紡車,織造布的腰肌、斜織機,能夠一次成紋的提花機,以及麻、棉、錦等風靡世界的中國織物,帶您領略中國古代紡織的風采與神韻。
中國古代紡織 目錄
養蠶技術的廣泛傳播
寶貴的繅絲工具與技術
線的制造者——紡車
麻與葛的紡織工具
持續且穩定的手搖紡車
解放雙手的腳踏紡車
機械制造集大成者——水轉大紡車
布的制造者——織機
Z古老的織機——腰機
原始腰機的進步——漢代斜織機
一次成紋的提花機
風靡世界的中國織物
質樸自然的麻
保暖舒適的棉
貴重華美的錦
中國古代紡織 作者簡介
本套書由我國唯一的Z綜合性科技館——中國科學技術館隆重打造。主編趙洋,中國科技館研究員,著有《簡說天文學》《太空將來時》《航天巴士》等青少年科普圖書。副主編崔希棟,中國科技館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曾主編《華夏之光:中國古代科技史話》《美國探索館展品集》等科普圖書。副主編張瑤,中國科技館研究員,曾主編《榫卯的魅力》、《中國古代機械》等科普圖書。作者包括李廣進、張梓雍、張文娟、蘇文軒。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