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11662
- 條形碼:9787100011662 ; 978-7-100-01166-2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1、天才哲學家28歲的寫就的作品;起初無人問津,爾后傳世經典。 2、存在主義開山之作;現代西方哲學的敲門書; 3、尼采說:“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一面鏡子,其中思想映現了世界、人生和我自己的心境! 4、對德國古典哲學和西方理性主義傳統的反思與批判。 5、*權威*準確漢語譯本。 6、給自己二十分鐘,讀完本書的第二版序言,你就會愛上這本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世界作為表象初論”、“世界作為意志初論”、“世界作為表象再論”以及“世界作為意志再論”四篇內容。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目錄
**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篇
世界作為表象初論
服從充分根據律的表象
經驗和科學的客體
第二篇
世界作為意志初論
意志的客體化
第三篇
世界作為表象再論
獨立于充分根據律以外的表象
柏拉圖的理念 藝術的客體
第四篇
世界作為意志再論
在達成自我認識時,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
附錄 康德哲學批判
叔本華生平及大事年表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節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這里的敘述是我們跟著從客體出發*徹底的哲學體系唯物論進行探討所得[的結果]。這一敘述同時也有助于使主體客體間,還有不可分的相互依賴性顯而易見。在不能取消主客相互對立的同時,這一認識所導致的后果是[人們]不能再在表象的兩個因素①中的任何一個里,而只能在完全不同于表象的東西中去尋求世界*內在的本質,尋求自在之物;而自在之物是不為那原始的、本質的,同時又不能消解的[主客]對立所累的! 『蜕鲜鰪目腕w出發相反的,和從客體引出主體相反的,是從主體出發,從主體找出客體。在以往的各種哲學中,前者是普通而常有的;后者相反,只有唯一的例子,并且是很新的一個例子,那就是費希特的冒牌哲學。在這“唯一”而“新”的意義上,這里必須指出,他那學說雖然只有那么一點兒真實價值和內在含義,可說根本只是一種花招;然而這個學說卻是以*嚴肅的道貌,約束著情感的語調和激動的熱情陳述出來的;它又能以雄辯的反駁擊退低能的敵人,所以它也能放出光芒,好像它真是了不起似的?墒悄钦嬲膰烂C態度,在心目中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標,追求真理,不受任何外來影響的態度,是他和所有遷就當前形勢的,同他類似的哲學家們完全沒有的。誠然,他也不能不如此。人所以成為一個哲學家,總是[由于]他自求解脫一種疑難。這疑難就是柏拉圖的驚異懷疑,他又稱之為一個富于哲學意味的情緒。區別哲學家的真偽,就在于此:真正的哲學家,他的疑難是從觀察世界產生的;冒牌哲學家則相反,他的疑難是從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從一個現成體系中產生的。這就是費希特的情況,他是在康德的自在之物上成為哲學家的。要是沒有這自在之物,以他修辭學上的天才去干些別的行當,他很可能有大得多的成就!都兇饫硇耘小愤@《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使他成了哲學家。只要他真有點兒鉆進這書的意義了,他就會理解該書主要論點的精神是這樣的:根據律不是一個永恒真理,這和經院學派是不同的。根據律不是在整個世界之前,之外,之上而有無條件的妥當性;任它是作為空間、時間的必然關系也好,因果律也好,或是作為“認識根據律”也好,它單單只是在現象中相對地,在條件制約下有效。因此,世界的內在本質,自在之物,是永不能以根據律為線索而得發現的;相反,根據律導致的一切,本身就總是相對的、有待的;總在現象之中而不是自在之物。此外,根據律根本不觸及主體,而只是客體的形式;客體也正因此而不是自在之物。并且與客體同時,主體已立即同在,相反亦然;所以既不能在客體對主體,也不能在主體對客體的關系上安置從后果到原因這一關系。但是,有關這種思想的一切,在費希特那兒是一點氣味也沒有。在這件事上,他唯一感興趣的是從主體出發。康德所以選擇這個出發點,是為了指出已往從客體出發,因而將客體看成自在之物的錯誤。費希特卻把從主體出發當作唯一有關的一回事;并且有如一切模仿者之所為,以為他只要在這一點上比康德走得更遠些,他就超過康德了。他在這個方向所重犯的錯誤,也就是以往獨斷論在相反的方向所犯的錯誤。正是后者招致了康德的批判!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者簡介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2.22—1860.9.21),德國著名哲學家、作家、學者,哲學史上首先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并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他拋棄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思辯傳統,力圖從非理性方面尋求新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論。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而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被莫泊桑稱為“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夢想破壞者”。代表作品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附錄與補遺》等。 譯者介紹:石沖白(1911-1970),中國叔本華翻譯第一人。他一生深受其父的影響,石沖白的父親石醉六(又名石陶鈞),生于1880年,幼時與同鄉蔡鍔為梁啟超弟子,1903年留學日本,結識黃興、陳天華等,1905年加入同盟會,1909應蔡鍔之邀到廣西講武堂任戰術教官,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 1915參加護國戰爭,1919-1920年先后在暨南大學和大夏大學教授哲學與軍事學,期間認識了匡互生,夏曦,毛澤東和成仿吾等人,1926年任黃埔軍校長沙分校校長,1928年攜石沖白赴歐。 石沖白受其父教育和影響,1929年秋考入德國海德堡大學,半年后轉入柏林大學攻研辯證法,其間尤為注重研究黑格爾、費爾巴哈思想,研讀資本論、唯物論等學說在德國改學哲學。1936年獲得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后歸國。于1964年接受商務印書館邀請翻譯了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的第一部哲學名著《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書在文革前譯完,但是直到改革開放后,1982年才得以出版。此書被商務印書館列為《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一,受到學術界好評,至今已有15次再版印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