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臨床醫學概論(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79569
- 條形碼:9787030279569 ; 978-7-03-02795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臨床醫學概論(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規劃教材,全面介紹了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及相關內容。全書共分為9篇,包括診斷技術、治療學、臨床流行病學、循證醫學以及疾病各論,涵蓋了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老年病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全書內容廣泛.突出知識性,精心選用了經典表格,擺脫了以往教材的框架,更易于讀者理解與鑒別;同時強調臨床診斷的實用性,介紹了有關疾病的診斷、治療原則,以及近年來相關方面的新知識、新進展。本書可作為非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對臨床醫學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臨床醫學概論(第2版) 目錄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緒論 1
一、醫學模式的轉變 1
二、臨床醫學的主要特征 1
三、臨床醫學的學科分類 2
四、醫學工程技術在臨床醫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五、現代醫學發展的特點 3
六、學習臨床醫學概論的要求和方法 4
**篇 診斷技術
**章 癥狀學 5
**節 發熱 5
一、定義 5
二、問診方法 5
三、發熱機制 5
第二節 呼吸困難 6
一、定義 6
二、問診方法 6
三、發生機制 6
第三節 嘔血與咯血 7
一、定義 7
二、問診方法 7
三、發生機制 7
第四節 腹痛 8
一、定義 8
二、問診方法及臨床意義 8
第五節 水腫 8
一、定義 8
二、問診方法 9
三、發生機制 9
第六節 昏迷 9
一、定義 9
二、分類 9
三、問診方法 10
第二章 體格檢查 11
**節 基本檢查方法 11
一、視診 11
二、觸診 11
三、叩診 12
四、聽診 12
五、嗅診 13
第二節 一般檢查 13
一、性別 13
二、年齡 13
三、生命體征 13
四、面容與表情 14
五、體位 14
六、皮膚 14
七、淋巴結 15
第三節 頭頸部 15
一、頭部 15
二、顏面及其器官 16
三、頸部 17
第四節 胸部 18
一、肺 18
二、心臟 20
第五節 腹部 25
一、肝 25
二、脾臟 26
三、膽囊 27
第六節 脊柱與四肢 27
一、脊柱 27
二、四肢與關節 28
第七節 神經反射檢查 29
一、淺反射 29
二、深反射 29
三、病理反射 30
四、腦膜刺激征 30
第三章 器械檢查 31
**節 心電學檢查 31
一、心電圖 31
二、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 36
三、動態心電圖 36
四、食管電生理檢查 37
第二節 超聲診斷 37
一、超聲波的物理特性 37
二、超聲診斷的種類 38
三、超聲診斷基礎 39
四、超聲檢查的主要用途 39
五、圖像分析 40
六、多普勒超聲的臨床價值 40
第三節 X射線、CT、MRI檢查 41
一、X射線檢查 41
二、CT檢查 43
三、MRI檢查 45
第四節 核醫學 48
一、核醫學臨床應用 48
二、放射免疫分析檢查 49
第五節 纖維內鏡檢查 49
一、胃、十二指腸鏡檢查術 49
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 50
第六節 穿刺與活檢 50
一、胸腔穿刺術 50
二、腹膜腔穿刺術 51
三、骨髓穿刺術 51
第四章 實驗室檢查 52
**節 臨床血液學檢查 52
一、血常規 52
二、肝功能、腎功能血糖、電解質、血脂 53
三、臨床免疫學及腫瘤標志物 55
第二節 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查 56
第三節 血氣分析 57
第四節 臨床病理學檢查 58
第二篇 治療學
第五章 非藥物治療 59
**節 外科及介入治療 59
一、手術治療 59
二、介入治療 60
三、器官移植與人造器官 61
第二節 傳統治療 62
一、針灸療法 62
二、按摩與推拿療法 63
三、刮痧療法 64
第三節 物理療法 65
一、電療 65
二、超聲波療法 66
三、光療法 66
四、高壓氧療法 67
五、放射治療 68
第四節 飲食療法與醫療運動 69
一、飲食療法 70
二、醫療運動 70
第六章 藥物治療原則 72
**節 臨床藥理學 72
一、臨床藥理學的定義 72
二、臨床藥理學的任務 74
第二節 治療作用及不良反應 75
第三節 藥物選擇原則 77
第四節 個體化原則 78
一、遺傳的影響 78
二、藥代動力學缺陷 78
三、藥效動力學缺陷 79
四、年齡、性別及妊娠的影響 79
五、精神因素和營養狀態 80
第五節 時辰藥理學與治療學 80
一、時辰藥理學和治療學的定義 80
二、人體生理指標的時辰節律 81
三、某些疾病的晝夜節律 81
四、藥物作用的時辰規律 82
第六節 合理用藥及治療方案的制訂 83
一、概述 83
二、藥物相互作用 83
三、藥源性疾病 84
第三篇 臨床流行病學
第七章 臨床流行病學的基本概念 86
**節 群體 86
一、定義 86
二、常用的人群特征 86
第二節 誤差 86
一、定義 86
二、分類 87
第三節 臨床試驗的方法與設計 88
一、臨床流行病學臨床試驗的特點 88
二、臨床流行病學的臨床試驗分類 88
三、試驗設計的內容 88
第四篇 循證醫學
第八章 循證醫學誕生與發展的背景 90
**節 概述 90
第二節 循證醫學誕生與發展的背景 90
一、對傳統醫學局限性的認識 90
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及匯總分析的結果逐步被認可 90
三、繁忙的臨床工作與知識更新和擴容的矛盾日益突出 91
四、如何評價與選擇文獻的問題十分嚴重 91
五、臨床治療由單純的控制癥狀向改善轉歸、提高生活質量轉化 91
六、日益尖銳的衛生經濟學問題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91
七、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沒有嚴格驗證和良好效果的治療或藥物泛濫 91
八、研究成果與臨床實踐的巨大差距 91
第三節 循證醫學和傳統模式的區別 92
一、對個人臨床經驗的評價 92
二、對病理生理研究結果的評價 92
三、對傳統的教學方法的評價 92
四、對成本、效益等衛生經濟學問題的考慮 93
第九章 循證醫學的主要內容 94
**節 循證醫學的組成 94
一、制定醫學決策的技巧 94
二、獲取醫學信息的方法 94
三、醫學信息可靠性的評估 94
第二節 成本-效果分析 94
一、明確需要進行分析的問題 94
二、構建決策程序 94
三、充填數據及資料 95
四、確定干預措施的價值 95
五、敏感性分析 95
六、成本-效果分析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95
第十章 循證醫學治療學 96
**節 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96
一、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一般設計 96
二、RCT的主要終點 96
三、匯總分析 96
第二節 循證醫學治療學可帶來的變化和效益 97
一、循證治療學帶來的主要變化 97
二、循證醫學的局限性 97
第五篇 內科常見疾病
第十一章 呼吸系統 98
**節 總論 98
一、常見癥狀 98
二、常見體征 99
三、常用輔助檢查 100
四、處理原則 101
第二節 各類常見疾病鑒別 101
第三節 呼吸衰竭 103
一、定義 103
二、病因 103
三、分類 103
四、慢性呼吸衰竭 103
五、急性呼吸衰竭 104
第四節 急性肺損傷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105
一、定義 105
二、診斷 105
三、治療 105
第十二章 循環系統 107
**節 心力衰竭 107
一、概述 107
二、慢性心力衰竭 108
三、急性心力衰竭 109
第二節 心律失常 110
一、竇性心律失常 110
二、期前收縮 111
三、陣發性心動過速 111
四、撲動與顫動 112
五、房室傳導阻滯 113
第三節 原發性高血壓 114
一、病因 114
二、臨床表現 114
三、診斷和鑒別診斷 115
四、輔助檢查 116
五、治療原則 116
第四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117
一、心絞痛 117
二、心肌梗死 119
第五節 風濕性心臟瓣膜病 121
一、二尖瓣狹窄 121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123
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124
四、風濕性多瓣膜病 124
第六節 擴張型心肌病 125
一、病因 125
二、臨床表現 125
三、輔助檢查 125
四、診斷依據 125
五、治療原則 125
第十三章 消化系統 126
**節 總論 126
一、常見癥狀 126
二、常見體征 127
三、常用輔助檢查 127
四、處理原則 129
第二節 常見疾病 129
第三節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131
一、病因 131
二、臨床表現 131
三、診斷依據 131
四、治療原則 132
五、預防 133
第十四章 泌尿系統疾病 134
**節 總論 134
一、常見癥狀 134
二、常見體征 134
三、常用輔助檢查 134
第二節 常見內科疾病 136
一、腎病綜合征 136
二、慢性腎小球腎炎 137
三、慢性腎功能不全 137
第三節 尿石癥 139
一、上尿路結石 139
二、膀胱結石 140
三、尿道結石 141
第十五章 血液系統疾病 142
**節 總論 142
一、常見癥狀和體征 142
二、血液學相關實驗室檢查 142
三、血液生化檢查 143
四、組織病理學檢查 143
五、其他 143
第二節 缺鐵性貧血 144
一、病因 144
二、臨床表現 144
三、實驗室檢查 144
四、診斷依據 144
五、治療 144
第三節 急性白血病 145
一、分類 145
二、FAB分型及標準 145
三、臨床表現 145
四、實驗室檢查 146
五、診斷依據 146
六、治療 146
第十六章 內分泌系統及代謝性疾病 147
**節 總論 147
一、內分泌系統疾病分類 147
二、內分泌系統疾病診斷原則和方法 148
三、內分泌疾病的治療原則 148
第二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148
一、臨床表現 148
二、診斷依據 149
三、治療原則 149
第三節 糖尿病 151
一、診斷和分型 151
二、臨床表現 152
三、治療原則 152
四、預防 154
第十七章 神經系統疾病 155
**節 總論 155
一、常見癥狀 155
二、常見體征 157
三、常用輔助檢查 158
四、處理原則 160
第二節 腦血管病 160
第三節 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163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63
二、臨床表現 163
三、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163
四、診斷和鑒別診斷 163
五、治療 164
六、預后 164
第四節 癲癇 164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64
二、臨床表現 164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緒論 1
一、醫學模式的轉變 1
二、臨床醫學的主要特征 1
三、臨床醫學的學科分類 2
四、醫學工程技術在臨床醫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五、現代醫學發展的特點 3
六、學習臨床醫學概論的要求和方法 4
**篇 診斷技術
**章 癥狀學 5
**節 發熱 5
一、定義 5
二、問診方法 5
三、發熱機制 5
第二節 呼吸困難 6
一、定義 6
二、問診方法 6
三、發生機制 6
第三節 嘔血與咯血 7
一、定義 7
二、問診方法 7
三、發生機制 7
第四節 腹痛 8
一、定義 8
二、問診方法及臨床意義 8
第五節 水腫 8
一、定義 8
二、問診方法 9
三、發生機制 9
第六節 昏迷 9
一、定義 9
二、分類 9
三、問診方法 10
第二章 體格檢查 11
**節 基本檢查方法 11
一、視診 11
二、觸診 11
三、叩診 12
四、聽診 12
五、嗅診 13
第二節 一般檢查 13
一、性別 13
二、年齡 13
三、生命體征 13
四、面容與表情 14
五、體位 14
六、皮膚 14
七、淋巴結 15
第三節 頭頸部 15
一、頭部 15
二、顏面及其器官 16
三、頸部 17
第四節 胸部 18
一、肺 18
二、心臟 20
第五節 腹部 25
一、肝 25
二、脾臟 26
三、膽囊 27
第六節 脊柱與四肢 27
一、脊柱 27
二、四肢與關節 28
第七節 神經反射檢查 29
一、淺反射 29
二、深反射 29
三、病理反射 30
四、腦膜刺激征 30
第三章 器械檢查 31
**節 心電學檢查 31
一、心電圖 31
二、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 36
三、動態心電圖 36
四、食管電生理檢查 37
第二節 超聲診斷 37
一、超聲波的物理特性 37
二、超聲診斷的種類 38
三、超聲診斷基礎 39
四、超聲檢查的主要用途 39
五、圖像分析 40
六、多普勒超聲的臨床價值 40
第三節 X射線、CT、MRI檢查 41
一、X射線檢查 41
二、CT檢查 43
三、MRI檢查 45
第四節 核醫學 48
一、核醫學臨床應用 48
二、放射免疫分析檢查 49
第五節 纖維內鏡檢查 49
一、胃、十二指腸鏡檢查術 49
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 50
第六節 穿刺與活檢 50
一、胸腔穿刺術 50
二、腹膜腔穿刺術 51
三、骨髓穿刺術 51
第四章 實驗室檢查 52
**節 臨床血液學檢查 52
一、血常規 52
二、肝功能、腎功能血糖、電解質、血脂 53
三、臨床免疫學及腫瘤標志物 55
第二節 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查 56
第三節 血氣分析 57
第四節 臨床病理學檢查 58
第二篇 治療學
第五章 非藥物治療 59
**節 外科及介入治療 59
一、手術治療 59
二、介入治療 60
三、器官移植與人造器官 61
第二節 傳統治療 62
一、針灸療法 62
二、按摩與推拿療法 63
三、刮痧療法 64
第三節 物理療法 65
一、電療 65
二、超聲波療法 66
三、光療法 66
四、高壓氧療法 67
五、放射治療 68
第四節 飲食療法與醫療運動 69
一、飲食療法 70
二、醫療運動 70
第六章 藥物治療原則 72
**節 臨床藥理學 72
一、臨床藥理學的定義 72
二、臨床藥理學的任務 74
第二節 治療作用及不良反應 75
第三節 藥物選擇原則 77
第四節 個體化原則 78
一、遺傳的影響 78
二、藥代動力學缺陷 78
三、藥效動力學缺陷 79
四、年齡、性別及妊娠的影響 79
五、精神因素和營養狀態 80
第五節 時辰藥理學與治療學 80
一、時辰藥理學和治療學的定義 80
二、人體生理指標的時辰節律 81
三、某些疾病的晝夜節律 81
四、藥物作用的時辰規律 82
第六節 合理用藥及治療方案的制訂 83
一、概述 83
二、藥物相互作用 83
三、藥源性疾病 84
第三篇 臨床流行病學
第七章 臨床流行病學的基本概念 86
**節 群體 86
一、定義 86
二、常用的人群特征 86
第二節 誤差 86
一、定義 86
二、分類 87
第三節 臨床試驗的方法與設計 88
一、臨床流行病學臨床試驗的特點 88
二、臨床流行病學的臨床試驗分類 88
三、試驗設計的內容 88
第四篇 循證醫學
第八章 循證醫學誕生與發展的背景 90
**節 概述 90
第二節 循證醫學誕生與發展的背景 90
一、對傳統醫學局限性的認識 90
二、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及匯總分析的結果逐步被認可 90
三、繁忙的臨床工作與知識更新和擴容的矛盾日益突出 91
四、如何評價與選擇文獻的問題十分嚴重 91
五、臨床治療由單純的控制癥狀向改善轉歸、提高生活質量轉化 91
六、日益尖銳的衛生經濟學問題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91
七、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沒有嚴格驗證和良好效果的治療或藥物泛濫 91
八、研究成果與臨床實踐的巨大差距 91
第三節 循證醫學和傳統模式的區別 92
一、對個人臨床經驗的評價 92
二、對病理生理研究結果的評價 92
三、對傳統的教學方法的評價 92
四、對成本、效益等衛生經濟學問題的考慮 93
第九章 循證醫學的主要內容 94
**節 循證醫學的組成 94
一、制定醫學決策的技巧 94
二、獲取醫學信息的方法 94
三、醫學信息可靠性的評估 94
第二節 成本-效果分析 94
一、明確需要進行分析的問題 94
二、構建決策程序 94
三、充填數據及資料 95
四、確定干預措施的價值 95
五、敏感性分析 95
六、成本-效果分析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95
第十章 循證醫學治療學 96
**節 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96
一、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一般設計 96
二、RCT的主要終點 96
三、匯總分析 96
第二節 循證醫學治療學可帶來的變化和效益 97
一、循證治療學帶來的主要變化 97
二、循證醫學的局限性 97
第五篇 內科常見疾病
第十一章 呼吸系統 98
**節 總論 98
一、常見癥狀 98
二、常見體征 99
三、常用輔助檢查 100
四、處理原則 101
第二節 各類常見疾病鑒別 101
第三節 呼吸衰竭 103
一、定義 103
二、病因 103
三、分類 103
四、慢性呼吸衰竭 103
五、急性呼吸衰竭 104
第四節 急性肺損傷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105
一、定義 105
二、診斷 105
三、治療 105
第十二章 循環系統 107
**節 心力衰竭 107
一、概述 107
二、慢性心力衰竭 108
三、急性心力衰竭 109
第二節 心律失常 110
一、竇性心律失常 110
二、期前收縮 111
三、陣發性心動過速 111
四、撲動與顫動 112
五、房室傳導阻滯 113
第三節 原發性高血壓 114
一、病因 114
二、臨床表現 114
三、診斷和鑒別診斷 115
四、輔助檢查 116
五、治療原則 116
第四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117
一、心絞痛 117
二、心肌梗死 119
第五節 風濕性心臟瓣膜病 121
一、二尖瓣狹窄 121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123
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124
四、風濕性多瓣膜病 124
第六節 擴張型心肌病 125
一、病因 125
二、臨床表現 125
三、輔助檢查 125
四、診斷依據 125
五、治療原則 125
第十三章 消化系統 126
**節 總論 126
一、常見癥狀 126
二、常見體征 127
三、常用輔助檢查 127
四、處理原則 129
第二節 常見疾病 129
第三節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131
一、病因 131
二、臨床表現 131
三、診斷依據 131
四、治療原則 132
五、預防 133
第十四章 泌尿系統疾病 134
**節 總論 134
一、常見癥狀 134
二、常見體征 134
三、常用輔助檢查 134
第二節 常見內科疾病 136
一、腎病綜合征 136
二、慢性腎小球腎炎 137
三、慢性腎功能不全 137
第三節 尿石癥 139
一、上尿路結石 139
二、膀胱結石 140
三、尿道結石 141
第十五章 血液系統疾病 142
**節 總論 142
一、常見癥狀和體征 142
二、血液學相關實驗室檢查 142
三、血液生化檢查 143
四、組織病理學檢查 143
五、其他 143
第二節 缺鐵性貧血 144
一、病因 144
二、臨床表現 144
三、實驗室檢查 144
四、診斷依據 144
五、治療 144
第三節 急性白血病 145
一、分類 145
二、FAB分型及標準 145
三、臨床表現 145
四、實驗室檢查 146
五、診斷依據 146
六、治療 146
第十六章 內分泌系統及代謝性疾病 147
**節 總論 147
一、內分泌系統疾病分類 147
二、內分泌系統疾病診斷原則和方法 148
三、內分泌疾病的治療原則 148
第二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148
一、臨床表現 148
二、診斷依據 149
三、治療原則 149
第三節 糖尿病 151
一、診斷和分型 151
二、臨床表現 152
三、治療原則 152
四、預防 154
第十七章 神經系統疾病 155
**節 總論 155
一、常見癥狀 155
二、常見體征 157
三、常用輔助檢查 158
四、處理原則 160
第二節 腦血管病 160
第三節 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163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63
二、臨床表現 163
三、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163
四、診斷和鑒別診斷 163
五、治療 164
六、預后 164
第四節 癲癇 164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164
二、臨床表現 16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