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晴窗一日幾回看:文人印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2082325
- 條形碼:9787102082325 ; 978-7-102-0823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晴窗一日幾回看:文人印史 內容簡介
印章在中國藝術史當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實用,而且極富藝術性。本書是著名學者劉墨先生積數年之功完成的關于歷代“文人印”及其流派的重要著作。 一般的篆刻史著作,或為通史,或為某流派史,或為某地域史。以“文人印”為主要研究對象,這是目前相關研究領域的**本著作。早期的印章基本上是由工匠鑄成。但是從宋朝開始,文人創作印張成為主流,其風格多樣,蔚為大觀。有證據表明,從北宋米芾開始,在印章藝術“文人化”的過程中,就有了鮮明的審美與個性追求。尤其是明代中后期,文人發現了適于自己動手的印石之后,“文人印”的審美情趣和美學追求,就與文字學、詩歌、書法、繪畫組合在一起,展開了一片新的藝術天地。因而,研究中國文人藝術,不將印章藝術考慮在內,顯然是不完整的,同時也失去了藝術史研究與文物鑒定(尤其是書畫鑒定)中重要的一環。 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圖片,全方位展現了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文人篆刻藝術家近千年的審美追求。從米芾、趙孟頫、吾丘衍、文彭、何震、程邃、丁敬、鄧石如、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一直到來楚生,作者從審美觀念到藝術流派,從文字學到章法、刀法,從材質到篆刻內容,詳細地進行逐一剖析,立體地呈現了他們能夠達到的藝術成就。 本書不僅是廣義上的藝術史研究著作,而且是篆刻學習者臨摹、創作借鑒、印史研究以及教學參考的有益讀物,是廣大讀者了解古代“文人印”的*佳讀本。
晴窗一日幾回看:文人印史 目錄
一、從米芾說起
二、元明文人印的興起及初步的流派意識
三、文彭、何震及其徽派的形成
四、丁敬與浙派的篆刻藝術
五、鄧石如與文人印的新走向
六、趙之謙的多向探索
七、吳昌碩的篆刻藝術
八、極盡工巧的黃士陵及其“黔山派”
九、齊白石的篆刻藝術
十、趙古泥、陳師曾、簡經綸諸家篆刻
十一、趙叔孺、王福庵、陳巨來諸家篆刻
十二、鄧散木、來楚生的篆刻藝術
后記
晴窗一日幾回看:文人印史 作者簡介
劉墨,生于1966年,文藝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曾在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高校授課或舉辦講座,F為獨立學者,自由藝術家。 少讀書,長而游學,劉墨老師喜書畫、詩詞、文史,學問深厚博通,故而文筆流暢自如,引經據典皆自然而有意趣。于書畫一道亦精通,品逸超絕,有目共識。更讓人艷羨的是,他有著一個自由的、有趣的靈魂。以寧靜、淡泊、獨立、自由為安身立命之宗旨,足跡遍天下,朋友遍天下,且隨時流露出風趣、儒雅、又坦誠、深切的情懷。和他在一起,你會有聽不完的藝文趣事,古今典故,那些古代的人物,會隨著他的講述,都能形成影像走進你的心里。 代表著作有《中國藝術美學》《禪學與藝境》《乾嘉學術十論》《中國散文源流史》《中國美學與中國畫論》《石濤》《八大山人》《龔賢》《現代國學思潮與人物》等。人民美術出版社即將出版《蘇東坡的朋友圈》《隋唐五代寫經書法研究》等著作。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