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形式的起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13038
- 條形碼:9787572213038 ; 978-7-5722-130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形式的起源 本書特色
² 大量案例的新穎解讀,探討設計的本質 ² 各個領域的理論相互關聯,示范如何跨學科思考 ² 海量精美插圖,兼具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形式的起源 內容簡介
本書以“形式”為中心, 探索萬物形式的根源與演化, 內容包括: 形態和物質 ; 支撐與連接: 結構的組成要素 ; 尺寸 ; 功能對形態的影響 ; 代代相傳: 來自過去的影響等。
形式的起源 目錄
新版序言 1
前 言 3
**章 形態和物質 1
第二章 支撐與連接:結構的組成要素 25
第三章 尺 寸 51
第四章 功能對形態的影響 71
第五章 代代相傳:來自過去的影響 87
第六章 生態表現型效應:環境對形態的影響 105
第七章 目的論:世界共同體 119
第八章 巧合與無規律性 139
注 釋 147
出版后記 157
形式的起源 節選
**章??形態和物質 州際公路上有一輛飛馳的汽車,它的發動機嗡嗡作響,里面的氣態化合物、混合物、分子和單原子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級聯反應之后,將一個氫原子從冒泡的充電電池里噴了出來。這個氫原子隨著一陣風飄進了路旁的村莊。距離它上一次享受自由之身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這兩年它都在汽車電池里度過,此時才又從電池里的鹽酸化合物中掙脫了出來。這輛汽車疾馳而去,消失在公路的盡頭,它*后卷起的風把氫原子高高地拋向草場上空。氫原子隨后又向西飄游了20英尺,就在這時,有兩個原子同時朝它飛來,它們轉瞬之間就合成了一個分子。就這樣,這個氫原子的自由狀態轉瞬即逝,與它結合的是一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這個新的組合就是一個水分子。在傍晚的熱流里,這個全新的分子晃晃悠悠地升上了天空。 時值旱季,空氣中僅有少量水分子。雖然各水分子之間是相對獨立的,但它們還是在上升的氣流中不斷跳動著,只要互相接近到一定程度,就會立刻結合在一起。分子們互相結合,形成了肉眼可見的水滴,在一片苜蓿地上空1 000英尺的高度上靜靜地飄浮。太陽落山以后,溫度下降,水汽凝聚在一起,水滴變得越來越大,當它大到無法繼續在空中漂浮的時候,就落了下來。 第二天清晨,一滴露珠停留在一片苜蓿葉上,而之前的那個氫原子也在其中。不一會兒,露珠吸引了更多的水分子,然后掉進了土里。隨著白天溫度升高,靠近草場地面的大部分水汽都會蒸發,變成水蒸氣后再度飛上天空。然而,我們的氫原子已經隨著水滴進入了泥土。它在泥土中停留了三天,直到附近的一株苜蓿的根毛在土壤微粒之間的孔洞中抓到了它。苜蓿的根尖細胞通過有絲分裂生成新細胞,每一個新細胞都會使根尖向土壤深處伸長萬分之一英寸。*終,根尖接觸到了富含水分的土壤層,小水滴被它迅速地吸收了。在接下來的5個小時里,這個氫原子輾轉于苜蓿體內各種或復雜或簡單的化合物中,在導管中游走了2.5米。*終,它在一種還包括6個碳原子、6個氧原子和另外的11個氫原子的黏稠液態化合物上安了家,而這個化合物分子就是葡萄糖分子。這株苜蓿生長于田野*南端的角落里,體形高大卻不太健康,我們的氫原子所在的分子位于自上往下數第三片葉子的外邊緣。 九月到了,這株苜蓿經過收割、晾曬、扎捆后,被貯存在谷倉里。次年二月,這株苜蓿的葉子成了一頭奶牛的食物。在奶牛進食后的幾個小時里,這個氫原子經過消化、吸收、循環、分配、利用等活動后重獲自由,并被再次吸收。到了午夜時分,在奶牛側腹部皮層內部,這個氫原子被牢牢地固定在新生毛囊壁中的化合物中。這根毛發生長了整整一個冬季,春季來臨時,它脫落下來,掉入了泥土中。在光照、溫度、濕度合適的環境中,細菌分解了這根毛發,使其逐漸腐爛,隨即一陣旋風刮起,把這個重獲自由、活蹦亂跳的氫原子吹到谷倉上空。 這個氫原子在有機生命體中的旅行只是一個短暫的插曲,而一塊石頭卻能牢牢抓住一個原子長達數十億年。只有地球表面的環境發生了改變,巖石中的原子才能再次獲得自由。對深埋在地表之下數千英尺的原子來說,重見天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小單位。一種材料內部的原子組成結構決定了它的屬性。原子是元素的構成單位,是非常穩定的結構單元,能夠承受幾乎所有的沖擊,如高溫、化學反應、電擊等,并保持自身完好無損。大多數原子都能夠沒有時限地穩定存在。有些原子會長時間地以單原子的形態漂浮在空間之中,只因它們找不到可以結合的同伴;而另一些原子則更容易與其他原子結合,在萬物生長—衰亡—生長的循環之中,一些活潑的原子,如碳原子和氧原子,會不斷地參與到其中無窮多種的物質合成過程中。很多物質在形成后可以存在一段時間,但終將分崩離析,此時原子就會啟程去合成新物質。 定義物質的*小單元是原子,但原子其實還可以分解為更小的單元。深入到原子內部,人類發現亞原子(電子、質子以及不斷被發現的其他粒子)還可以繼續被細分下去,而且這種解構的過程可能是沒有盡頭的。在我們所知的任何物質中,也許并不存在某種不可分割的粒子,因此,想搞清楚物質的起源幾乎不太可能。盡管物質可以消失,物質所在的空間卻完全是連續不斷的,空間這個連續體可以在無窮小的物質中和無窮大的宇宙中穿梭自如。從根本上講,空間的存在或許比物質更加真實,物質可能是負向的,可能由漂浮的洞堆積而成,也可能懸浮在整個實體空間里。 第三章??尺??寸 “如果地球引力增加一倍,我們將無法再用雙足直立行走。大多數陸生生物會變得像蛇一樣爬行,鳥類也同樣會遭殃,但昆蟲受到的影響就小得多了,一些體形較小的昆蟲幾乎不會變化,微生物則完全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而如果地球引力減半,我們會變得更輕盈、更苗條、更靈活,所需的能量和熱量、肺容量、血流量以及肌肉都會減少。而微生物卻一點好處都撈不到。” 在暮春時節的一場暴風雪中,一棵巨大的老橡樹被沉甸甸的積雪壓斷,但對5英寸高的樹苗來說,即使它被壓彎的程度是老橡樹的兩倍,也可以在積雪融化后恢復原狀。就維持自身形態的能力而言,小體形物體比大體形物體更強,體形越大的事物,越難以通過調節自身結構來應對外力。當我們談及材料和結構時,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考慮其相對大小了。 世界上有巨大的貓,也有小巧的犀牛;有大面積的水坑,也有小片的海洋。尺寸是相對的,我們的個人經驗與所處環境決定了我們對尺寸的認知:椅子離桌子很遠,但你去往隔壁小鎮卻只是一次短途旅行;在地面上的孩子眼中,父母就像是巨人,但從一架正在起飛的飛機窗戶向外看去,他們變得像螞蟻一樣小,隨著飛機升高,他們更是變成難以分辨的小點;在蚊子看來,蝴蝶既肥胖又蠻橫,而在變形蟲眼中,蚊子也是一頭大型怪物。 但是規模或尺寸又是絕對的。我們可以按照尺寸大小將生命體和非生命體進行絕對的劃分。盡管我們可以通過雙眼和工具來觀察物質的微小顆粒和廣袤的宇宙,但我們依然需要面對那些無法觸及的世界。這些世界被封閉在相對狹小的尺度里,這種尺度給物體強加了一個牢籠,決定了它們的形態。 第五章??代代相傳:來自過去的影響 尚不能制造工具的人類走出森林來到曠野之后,他們的身體和頭腦也跟著發生了改變。在曠野中,身體的移動交由雙腿全權負責。他們的腳變得更加適應行走,雙手也得以空閑出來,可以自由地抓握、搬運和使用物品。曠野中的生活充滿危機,所以被隨意擺弄的石塊就有了新的用途。因為速度和力量都不是人類的優勢,所以石塊成了防御和進攻的武器。起初,人類發現石塊、樹枝和骨頭可以用作武器;之后,這些工具在偶然間得到了改進;再后來,對它們的改進有了明確的目的性。 事實上,探索發現、發明創造以及這兩者會產生的影響,都有著一定的順序,因為這些活動的偶然性、出現的時間和有意觀察事物的過程都會有相應的影響。偶然的發現來源于簡單的大腦,但要意識到“發現”的重要性,還需要智力的作用—盡管這需要耗時很久。也就是說,有了智力,人類就可以對事物進行評價,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也可以有意地讓某些偶然事件反復出現—這也就開啟了人類使用工具的**步。 圖5-1中兩種用于切割的工具之間有著非常明顯的差別,一種是天然的帶有鋒利棱角的石塊,另一種是被有意打磨出鋒利棱角的圓形石頭。起初,人們或許對已發現的可以用作工具的物件進行過有目的的分類,并從中選出*佳的形狀。之后,人們偶然發現將石塊敲碎可以得到想要的形態。從此以后,工具的制作開始按照一定程序進行。上述的過程被稱為“原發性突變”(Primary Mutation)。在“發現”確立起來之后,“變化”通常會接著發生,人們會有意或無意地改進物品的使用功能,這個過程被稱為“自由突變”(Free Mutation)。例如,早期的農戶會把帶有分叉的樹枝改造成挖掘棒。他們發現把樹枝稍做修剪,就可以使其起到支撐腳的作用,這有助于人們揮動手臂把挖掘棒推入土中。
形式的起源 作者簡介
克里斯托弗·威廉斯(Christopher Williams),德國海德堡大學設計理論博士,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克利夫蘭藝術學院、康奈爾大學、南加州建筑學院以及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等高校教授設計和建筑。他的第一本書是1974年出版的《必需品的工匠》(Craftsmen of Necessity),除此之外,也發表了多篇設計理論相關文章。目前,他住在加州的大蘇爾,從事建筑設計和寫作。 王業瑾,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態學碩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