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農耕的遠去與“非遺”的誕生:明清以來徽州藝術的文化嬗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649828
- 條形碼:9787567649828 ; 978-7-5676-498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耕的遠去與“非遺”的誕生:明清以來徽州藝術的文化嬗替 內容簡介
本書從多學科的學術視野出發,以明清以來徽州社會歷史的演進為線索,以戲曲、歌舞、建筑等代表性門類為抓手,兼顧其靜態文本與動態展演,考察徽州藝術在不同歷史時期所發生的審美形態、傳承機制、文化內涵以及社會功能之變化,并對它們的當下命運和未來走向予以密切關注。
農耕的遠去與“非遺”的誕生:明清以來徽州藝術的文化嬗替 目錄
**章 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徽州藝術:宗族的表象與文化之碰撞 001
**節 宗族控制下的明清徽州演劇 002
第二節 明清徽州舞蹈:迎神賽會場域中的宗族盛典 012
第三節 文化交流背景下的民國徽州演劇 020
第二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徽州藝術:官方話語對民間 話語的深入整合 033
**節 “戲改”影響下的徽州戲曲變遷 033
第二節 舞蹈:鄉民藝術的再造 047
第三章 改革開放之后的徽州藝術:危機與振興 059
**節 徽州藝術文獻整理與出版的文化審思 059
第二節 徽州戲曲資源當代活化的文化分析 072
第三節 舞蹈:從鄉俗儀禮到文化消費 082
第四節 建筑:地域文化符號的重構 097
第五節 “文化真實”視角下的徽州民歌傳承 109
第四章 新世紀徽州藝術資源再生產的個案分析 124
**節 旅游演藝框架下的地方文化傳播 124
第二節 民俗藝術化:以徽州五福神會為中心的討論 137
結語:關于徽州藝術研究路徑的再思考 147
主要參考文獻 160
附 錄
“非遺”保護與敬畏傳統——安徽蕪湖鐵畫衰落與振興的文化反思 166
后 記 175
展開全部
農耕的遠去與“非遺”的誕生:明清以來徽州藝術的文化嬗替 作者簡介
陳元貴,文學博士,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藝術學理論和文藝美學研究。獨立編著教材2部,在《美術研究》《現代傳播》《戲曲藝術》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40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項,省級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項目(大學美育)1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三項課題”研究成果二等獎1次。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