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1262
- 條形碼:9787108071262 ; 978-7-108-07126-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本書特色
這部教材把所有書寫技法的秘密都呈現在人們眼前。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日文譯者 前田秀雄 博士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以167個練習組成的書法技法教材,這167個練習包括了傳統書法和現代書法創作的全部基本技法,其中包括一些從未被討論過的內容。在對歷代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形態分析的基礎上,作者建立了一種以才能的全面發展為主旨的書法訓練體系。在傳統技法之外,還引入了由現代視覺經驗發展而來的重要技巧。作者同事致力于建立兩種視覺經驗之間的聯系。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目錄
新版前言
舊版前言
導 言
使用說明
第 1 部分 筆 法
1-1 執筆
1-2 空中運筆
1-3 中鋒橫、豎線
1-4 藏鋒-Ⅰ
1-5 藏鋒-Ⅱ
1-6 手腕的靈活運動
1-7 中鋒弧線-Ⅰ
1-8 中鋒弧線-Ⅱ
1-9 落筆方向的控制
1-10 提按
1-11 提筆位置的控制
1-12 出鋒
1-42 筆法分析-Ⅲ
1-43 筆法分析-Ⅳ
1-44 筆法分析-Ⅴ
1-45 筆法分析-Ⅵ
1-46 臨寫拓本的不同筆法
第 2 部分 字結構
2-1 等距線條
2-2 線條距離與位置的漸變
2-3 線條形狀的漸變
2-4 平行線段對字結構的影響
2-5 平行漸變線段對字結構的影響
2-6 曲線形狀的控制-Ⅰ
2-7 曲線形狀的控制-Ⅱ
2-8 簡單線結構的情調
2-9 單元圖形的情調
2-10 單元圖形的歸納
2-11 單元圖形的臨寫-Ⅰ
2-12 單元圖形的臨寫-Ⅱ
2-13 單元空間的臨畫-Ⅰ
2-14 單元空間的臨畫-Ⅱ
2-15 單元空間的臨畫-Ⅲ
2-16 單元空間的臨畫-Ⅳ
2-17 單元空間面積的控制
2-18 字結構中的單元空間-Ⅰ
2-19 字結構中的單元空間-Ⅱ
2-20 字結構中的單元空間-Ⅲ
2-21 單字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
2-22 單字外接多邊形-Ⅰ
2-23 單字外接多邊形-Ⅱ
2-24 大尺度筆畫
2-25 不完整字結構
2-26 書寫過程中對字結構的感受
2-27 預想字形
2-28 字結構的重心
2-29 狂草結構的臨寫
第 3 部分 章 法
3-1 單字軸線
3-2 行軸線與軸線圖
3-3 單字的連接-Ⅰ
3-4 單字的連接-Ⅱ
3-5 單字的連接-Ⅲ
3-6 單字的連接-Ⅳ
3-7 單字的連接-Ⅴ
3-8 單字的連接-Ⅵ
3-9 單字的連接-Ⅶ
3-10 單字的連接-Ⅷ
3-11 單字的連接-Ⅸ
3-12 單字的奇異連接-Ⅰ
3-13 單字的奇異連接-Ⅱ
3-14 單字的奇異連接-Ⅲ
3-15 單字軸線位置的控制
3-16 字結構的隨機處理
3-17 字結構距離的控制
3-18 行側廓的控制-Ⅰ
3-19 行側廓的控制-Ⅱ
3-20 行側廓的控制-Ⅲ
3-21 行距的控制-Ⅰ
3-22 行距的控制-Ⅱ
3-23 垂向行軸線
3-24 折線行軸線
3-25 行軸線對風格的影響
3-26 行軸線間的關系-Ⅰ
3-27 行軸線間的關系-Ⅱ
3-28 習作軸線圖的調整
3-29 字間空間的包容性
3-30 分組線連綴-Ⅰ
3-31 分組線連綴-Ⅱ
3-32 分組線連綴-Ⅲ
3-33 分組線連綴-Ⅳ
3-34 分組線連綴中的行間空間
3-35 影響章法的其他因素
第 4 部分 動力形式
4-1 點畫的動力特征-Ⅰ
4-2 點畫的動力特征-Ⅱ
4-3 點畫的動力特征-Ⅲ
4-4 點畫的動力特征-Ⅳ
4-5 點畫的動力特征-Ⅴ
4-6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Ⅰ
4-7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Ⅱ
4-8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Ⅲ
4-9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Ⅳ
4-10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Ⅴ
4-11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Ⅵ
4-12 動力形式的感受與分析-Ⅶ
4-13 動力形式的習得-Ⅰ
4-14 動力形式的習得-Ⅱ
4-15 動力形式的習得-Ⅲ
4-16 動力形式的習得-Ⅳ
4-17 動力形式的習得-Ⅴ
4-18 動力形式的習得-Ⅵ
4-19 動力形式的習得-Ⅶ
4-20 動力形式與字結構-Ⅰ
4-21 動力形式與字結構-Ⅱ
4-22 動力形式與字結構-Ⅲ
4-23 動力形式的調整-Ⅰ
4-24 動力形式的調整-Ⅱ
4-25 動力形式的調整-Ⅲ
4-26 書法與繪畫中的動力形式-Ⅰ
4-27 書法與繪畫中的動力形式-Ⅱ
4-28 線條與客觀世界的動力形式
4-29 動力形式的遷移-Ⅰ
4-30 動力形式的遷移-Ⅱ
4-31 動力形式的設計
第 5 部分 漢字構成
5-1 書法與抽象圖形-Ⅰ
5-2 書法與抽象圖形-Ⅱ
5-3 書法與抽象圖形-Ⅲ
5-4 字結構對空間的分割-Ⅰ
5-5 字結構對空間的分割-Ⅱ
5-6 書法元素的構成-Ⅰ
5-7 書法元素的構成-Ⅱ
5-8 書法元素的構成-Ⅲ
5-9 書法的現代構成-Ⅰ
5-10 書法的現代構成-Ⅱ
5-11 書法的現代構成-Ⅲ
5-12 書法的現代構成-Ⅳ
5-13 書法的現代構成-Ⅴ
5-14 書法的現代構成-Ⅵ
5-15 書法作品的二次構成-Ⅰ
5-16 書法作品的二次構成-Ⅱ
5-17 書法與抽象繪畫-Ⅰ
5-18 書法與抽象繪畫-Ⅱ
5-19 書法與抽象繪畫-Ⅲ
5-20 書法與抽象繪畫-Ⅳ
第 6 部分 綜合練習
6-1 筆法演變的圖像分析
6-2 作品在筆法史中的位置
6-3 章法構成的分類
6-4 成幅臨寫-Ⅰ
6-5 成幅臨寫-Ⅱ
6-6 技巧與個性的綜合分析
練習答案
后 記
附 圖
中國書法:167個練習:書法技法的分析與訓練 作者簡介
邱振中,1947 年生于南昌。當代藝術家、書法家、詩人、藝術理論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館展覽審查委員會委員,潘天壽研究會副會長。曾任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水墨顧問,日本文部省外國人教師、國立奈良教育大學客座教授。于北京、日內瓦、奈良、香港等地多次舉辦個人作品展覽,參加國內外多種重要展覽。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教育獎、藝術獎。獲第十屆“上海文學獎”詩歌獎、韓國全北世界書藝雙年展金獎。著有《書法的形態與闡釋》《神居何所》《書法》《中國書法:
167 個練習》和詩集《狀態-Ⅳ》《這個世界最后的雪》等。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