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外民間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616628
- 條形碼:9787554616628 ; 978-7-5546-166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外民間故事 本書特色
1、精選世界各地廣泛傳閱、家喻戶曉的經典民間故事; 2、人教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推薦閱讀書目; 3、一套有助于豐富人生閱歷,培養優良品格、提高寫作水平且回歸閱讀本質的優質圖書; 4、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的體裁之一,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情感、智慧的文學化表達,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心聲,蘊含著愛國主義、人道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等精神和美德。 5、本套圖書共3冊,所選故事比較有代表性,為廣大讀者所樂見的,涵蓋面比較廣泛,內容板式簡潔清爽,內容可讀性高,插圖緊扣主題,助力孩子回歸純閱讀的模式。 6、本套圖書遵照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基本精神和要求精心編寫。
中外民間故事 內容簡介
本套書共分3冊, 包括《中國民間故事》《歐洲民間故事》《非洲民間故事》。
中外民間故事 目錄
《中國民間故事》
帝堯傳舜……………………………………………………… 001
蘇武牧羊……………………………………………………… 006
曹植與八斗嶺……………………………………………… 009
唐伯虎畫雀…………………………………………………… 014
米芾畫月……………………………………………………… 018
柳毅傳書……………………………………………………… 022
梁山伯與祝英臺…………………………………………… 033
禿尾巴老李…………………………………………………… 040
嫦娥奔月……………………………………………………… 051
八仙過海……………………………………………………… 054
孟姜女的傳說……………………………………………… 061
白蛇傳說……………………………………………………… 067
牛郎織女……………………………………………………… 084
田螺姑娘……………………………………………………… 091
葫蘆姑娘……………………………………………………… 100
狼外婆……………………………………………………… 108
長發妹……………………………………………………… 114
劉三姐……………………………………………………… 121
趙州橋……………………………………………………… 124
日月潭……………………………………………………… 131
金瓜和銀豆…………………………………………………… 137
端午節劃龍船……………………………………………… 145
十二生肖的故事…………………………………………… 151
金烏鴉……………………………………………………… 158
鹿姑姑……………………………………………………… 162
長壽花……………………………………………………… 171
望娘灘……………………………………………………… 179
幸福鳥……………………………………………………… 185
百鳥衣……………………………………………………… 189
三個聰明的小姑娘…………………………………………… 197
《非洲民間故事》
阿瑪創世……………………………………………………… 001
神的特使……………………………………………………… 005
雅達巴的故事……………………………………………… 011
班哥的故事…………………………………………………… 015
雷神的禮物…………………………………………………… 020
仙女福麗莎…………………………………………………… 025
太陽和月亮…………………………………………………… 030
水妖拉法拉…………………………………………………… 037
蛇神…………………………………………………………… 043
木頭人……………………………………………………… 058
笨孩子……………………………………………………… 068
葫蘆孩子……………………………………………………… 072
月宮少年……………………………………………………… 078
漁夫的兒子…………………………………………………… 085
兄弟倆……………………………………………………… 093
姐妹倆……………………………………………………… 100
*勇敢的人…………………………………………………… 107
漁夫和惡魔…………………………………………………… 116
獵人的秘密和野牛姑娘……………………………………… 121
老獵人和獅子……………………………………………… 126
油棕樹和蜂鳥……………………………………………… 130
豹子和羚羊…………………………………………………… 136
十只白鴿……………………………………………………… 141
會唱歌的鼓和神秘的南瓜………………………………… 148
"饑餓"的小綿羊…………………………………………… 156
兔子的智慧…………………………………………………… 160
駱駝和狐貍…………………………………………………… 168
蜘蛛和野貓…………………………………………………… 174
鸚鵡的故事…………………………………………………… 179
豺狼和獅子…………………………………………………… 184
《歐洲民間故事》
長不大的牧羊人…………………………………………… 001
海豹的眼淚…………………………………………………… 007
學手藝的故事……………………………………………… 015
女妖怪和小不點兒…………………………………………… 023
放牧一千只兔子的牧人……………………………………… 029
礦工布蘭德拉與魔鬼的故事……………………………… 037
七歲的騎士…………………………………………………… 044
醋罐里的夫妻……………………………………………… 050
公理的地位…………………………………………………… 057
數蘿卜的精靈……………………………………………… 064
窮鬼的故事…………………………………………………… 073
小牧童和狼…………………………………………………… 078
國王和編筐人……………………………………………… 081
白百合……………………………………………………… 086
國王的驢耳朵……………………………………………… 090
男孩和熊媽媽……………………………………………… 097
一棵白菜……………………………………………………… 102
牧鵝少年馬季……………………………………………… 108
小指娃娃……………………………………………………… 114
頭長鮮花的人……………………………………………… 120
金跳蚤……………………………………………………… 125
豆孩子……………………………………………………… 130
交換工作……………………………………………………… 136
聰明的農夫女兒…………………………………………… 141
公爵與仙紙…………………………………………………… 146
窮人和魔鬼…………………………………………………… 152
空心麥子……………………………………………………… 157
王子與天鵝…………………………………………………… 162
面包里的金幣……………………………………………… 172
比賽吃飯的巨人…………………………………………… 177
鄉下醫生……………………………………………………… 182
中外民間故事 節選
《歐洲民間故事》 長不大的牧羊人 意大利 很久以前,有個小牧羊人特別愛招惹是非。有一次放羊時,他看見有個農婦頭上頂著一簍雞蛋正在沿街叫賣, 就往簍里扔了一塊石頭,把所有的雞蛋都打碎了。那個農婦非常生氣,沖著他歇斯底里地叫喊著:"我詛咒你永遠都這么小,直到你找到美女巴爾加利娜,你才能長大!她生活在三個會唱歌的蘋果里,你還是趕緊去找吧!" 被農婦詛咒后,小牧羊人始終又瘦又小,再也長不大了。媽媽精心地照顧他,他卻越來越瘦弱。媽媽問他: "你是不是做了什么虧心事?"在媽媽的追問下,他不得不坦白了自己欺負農婦的事,并轉述了農婦的話:"'我詛咒你永遠都這么小,直到你找到美女巴爾加利娜,你才能長大!她生活在三個會唱歌的蘋果里,你還是趕緊去找吧!'" 媽媽說:"這沒有辦法啦,你只有找到美女巴爾加利娜,才能解除詛咒。" 于是,小牧羊人便出發了。他走到一座橋上時,看到在核桃殼里,有一個小美人正在蕩秋千。 "你是誰啊?"小美人問。 "我是你的朋友。"小牧羊人答道。 "拉起我的眼皮來,讓我看看你到底是誰。" "我要找美女巴爾加利娜,她住在三個會唱歌的蘋果里。您知道她的消息嗎?" "不知道,但是,我可以送給你一塊神奇的石頭,它能幫你。" 小牧羊人走到另一座橋上時,看到在一個雞蛋殼里, 有一個小美人正準備沐浴。 "你是誰啊?"小美人問。 "我是你的朋友。"小牧羊人說。 "抬起我的眼皮來,讓我看看你到底是誰。" "我要找美女巴爾加利娜,她住在三個會唱歌的蘋果里。您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她嗎?" "不知道,但是,我可以送給你一把象牙梳子,它能幫你。" 小牧羊人把梳子裝進口袋,蹚過一條水流湍急的小溪,看見一個人正拿著袋子在收集霧氣。他走過去問: "請問,您知道美女巴爾加利娜住在哪里嗎?"那個人搖了搖頭,送給了小牧羊人一袋子霧氣:"留著吧,它會幫你!" 小牧羊人繼續往前走,發現了一座磨坊。磨坊主是一只狐貍,會說人話。這只狐貍說:"你想找到美女巴爾加利娜可不容易。你一直往前走,會遇到一間開著門的屋子。屋里掛著一個水晶鳥籠,鳥籠外面裝飾著很多小鈴鐺,會唱歌的蘋果就藏在鳥籠里。不過,屋子里有個老太婆,她睜著眼睛表示睡覺、閉著眼睛表示醒著,你必須十分小心才能拿走那個鳥籠。" 小牧羊人按照狐貍的指示找到了那間屋子,果然看見一個閉著眼睛的老太婆,知道她正醒著呢。老太婆對他說:"好心的小伙子,幫我看看我的頭上有沒有虱子。" 小牧羊人走過去為老太婆捉起了虱子。不大一會兒, 老太婆睜開了雙眼。他知道老太婆睡著了,馬上抱起水晶鳥籠,撒腿跑出了屋子。但是,鳥籠上的小鈴鐺叮當作響,驚醒了老太婆。老太婆派出一百名騎士,騎著快馬追趕他。眼看著就要追上來了,小牧羊人趕緊掏出口袋里的石頭,使勁拋了出去。石頭變成了一座怪石嶙峋、遍布溝壑的大山,那些馬匹掉進了溝壑里,腿都摔斷了。 騎士們只好步行著回去向老太婆匯報情況。老太婆又派出兩百匹快馬。小牧羊人一看騎士們又追來了,就把象牙梳子拋了出去,梳子變成了一座光禿禿、滑溜溜的大山,那些馬匹都從山上滑落谷底了,摔得死傷一片。 這一次,老太婆派出三百匹快馬。小牧羊人把那袋霧氣放了出去,他的身后馬上濃霧彌漫,一片昏暗,那些馬匹頓時迷路了。走著走著,小牧羊人口渴難耐,就從鳥籠里掏出一個蘋果,準備切開吃掉。突然,一個又柔又細的聲音響起:"小心切啊,不要傷到我。"聽到這話,小牧羊人小心翼翼地切開蘋果,一半吃了解渴,另一半放在了口袋里。又走了一段路,終于到家了。這時,他想把口袋里的另一半蘋果也吃掉,就伸手去口袋里掏,卻掏出來一個小美女,看起來可愛極了。 "我是美女巴爾加利娜,"她說,"我餓了,你快去找一塊米糕給我吃吧!" 小牧羊人高興壞了,就把美女巴爾加利娜放在自己家旁的井蓋上,跑去拿米糕了。 這時,女仆丑奴來井邊打水,一眼看見了美女巴爾加利娜,憤憤不平地說:"你這么小,卻如此美麗;我這么大,卻如此難看,太不公平了。"說著,丑奴一把抓起美女巴爾加利娜,扔進了井里。 小牧羊人拿著米糕回到井邊,發現美女巴爾加利娜不見了蹤影,非常傷心。 一天,小牧羊人的媽媽來井邊打水。她居然從井里撈上來一條魚,便高高興興地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了。沒想到,他們把魚刺扔在窗戶外面時,魚刺變成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把家里完全遮擋了起來。沒辦法,小牧羊人只好砍掉了這棵樹,劈成了柴火。后來,媽媽去世了,小牧羊人只好獨自生活了。有一天,小牧羊人放羊回家時驚訝地發現家里被收拾得很干凈。他不知道是誰干的,決定查個究竟。第二天,他假裝出門了,又悄悄地回來,躲在門外面觀看。很快,他發現一個嬌小漂亮的姑娘從柴堆里走出來,開始替他家務,順便還吃了櫥柜里的一塊米糕。 小牧羊人跳了出來,問:"你是誰?怎么會在我家?" "我是美女巴爾加利娜啊,"小姑娘說,"那天你走了后,丑奴把我丟進了井里,我變成了一條魚,結果被你們吃了。幸虧我躲在了魚刺中,被你扔出窗外后,我就長成了一棵大樹,結果又變成了你的柴火。等你出門去放牧時,我就變成美女巴爾加利娜,幫你收拾屋子。" 小牧羊人開心極了,他終于找回了美女巴爾加利娜。從那天起,他身上的詛咒就被破除了,從此之后,和美女巴爾加利娜一起不停地生長起來。很快,他們兩個都長大了,然后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 《中國民間故事》 蘇武牧羊 公元前100 年,漢武帝想出兵匈奴。匈奴自從被大將軍衛青、霍去病打敗以后,消停了許久。他們口頭上表示要跟漢朝和好,實際上一直小動作不斷,想進犯中原。 當他們得知漢武帝準備出兵的消息后,趕忙派來了使者求和,并把之前扣押的使者都放了回來。漢武帝為了表示善意,便派中郎將蘇武帶領著使團,拿著旌節,出使匈奴。 誰知,蘇武到了匈奴的地盤,送上禮物,等匈奴的單于回信時,匈奴部族發生了內亂,蘇武的使團全被扣下了。內亂平定后,單于不僅沒有釋放使團的意思,還多次威逼利誘蘇武,讓他背叛漢朝,卻遭到了蘇武的拒絕。 當時正值嚴冬,大雪紛紛揚揚。單于讓人挖了一個大深坑,把蘇武丟了進去,并斷了口糧,以此來打擊他的信念。時間一天天過去,蘇武一點屈服的意思也沒有。渴了餓了,就吃一把雪;冷了,就縮在角落里,裹緊羊皮襖。蘇武受盡了折磨,卻拒不投降。單于敬佩他的氣節,又氣他不歸順自己,便不想讓他回國,決定把他流放到寒冷的貝加爾湖畔牧羊。臨行前,單于對蘇武說:"什么時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放你回大漢。" 很多年里,蘇武拿著使節與羊群為伴,渴了吃雪,餓了采野果,冷了就和羊群偎在一起取暖。這也多虧了一位善良的牧羊女,送給了蘇武一頭母羊,確保羊群的隊伍不至于減少。日子一天天過去,蘇武的頭發和胡須都白了, 使節上掛著的旄(máo)牛尾毛都掉光了。 十九年后,漢朝和匈奴都發生了變化。漢武帝和老單于都去世了。漢武帝的兒子漢昭帝繼位,匈奴這邊再次發生了內亂,新單于繼任了。漢昭帝派出使者出使匈奴,要求放回蘇武等人。但是,新單于說蘇武已經死了。 漢昭帝第二次派使者常惠出使匈奴。常惠悄悄地買通了單于的手下,得知了蘇武的消息。面見單于時,常惠說:"我們陛下打下一只南歸的大雁,從它的腳上得到了一條綢子,還有一封蘇武的親筆信。說他在牧羊,有這么回事嗎?"單于大吃一驚,認為是蘇武的忠義感動了飛鳥,就答應送蘇武回漢。 蘇武終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漢朝。那天,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出來迎接他,盛贊他是一位有氣節的大丈夫。 《非洲民間故事》 雷神的禮物 雷扎是天上掌管電閃雷鳴的雷神,他的眼睛化為滿天繁星,眨動之間就會形成一道道閃電,他的怒吼則是轟鳴的雷聲。他所到之處,必定伴隨著暴風雨。 那時,大地上空無一人,也沒有野獸。雷扎派了兩個人來到人間,這兩個人是男人穆倫加和女人穆維娜姆布吉。他們來到大地上生活,繁衍了很多子孫后代,大地上變得越來越熱鬧。這些人過著*原始的生活,吃的是樹上的野果,喝的是河里的水。 雷扎住在天上,一直默默地關注著穆倫加和穆維娜姆布吉,以及他們的后代。看到他們的生活比較艱辛,雷扎就想送他們一些禮物,改善一下他們的生活。他找來三個大南瓜,去掉了里面的瓤,做成三個空盒子,然后把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放了進去,叫蜂鳥把禮物送給他們。臨走前,雷扎再三叮囑蜂鳥:"在沒見到他們之前,千萬不能把盒子打開!"蜂鳥答應了。 那時候,蜂鳥還不叫蜂鳥這個名字,身體也不像現在這樣嬌小。相反,它體形龐大,翅膀展開后遮天蔽日,一天能輕輕松松地飛幾萬里。蜂鳥帶著禮物出發了,它對盒子里的東西非常好奇:"這里面究竟是什么呢?雷神為什么不讓我看呢?我偷偷看上一眼,應該不會出什么問題吧?"它剛想打開盒子,突然想起了雷神的叮囑,趕緊停下了。 又飛了一會兒,蜂鳥又忍不住了,心想:"我只瞧上一眼,雷神肯定不會知道的。"于是,它打開了**只盒子,發現里面裝的是玉米、甘蔗、花生、棉花等作物的種子;它又打開了第二只盒子,發現里面裝的是香蕉樹、棗椰樹、咖啡樹等各種樹木的根。蜂鳥想:"雷神可真是奇怪,這些普通植物的種子、樹根有什么好保密的呢?"蜂鳥蓋好蓋子,不想看第三只盒子了,它認為第三只盒子里肯定也不會有什么好東西。然而,就當它準備重新上路時,第三只盒子突然動了一下,一下子挑動了蜂鳥的好奇心。蜂鳥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再次把雷神的話拋到了九霄云外。它剛把盒子蓋掀開一條細縫,里面的疾病、死亡和猛獸倏地從盒子里跑了出來,飛向四面八方。蜂鳥嚇壞了,趕緊去蓋蓋子,但為時已晚。一眨眼工夫,疾病、死亡和猛獸就都消失得無蹤無影,一齊降臨大地,開始禍害人間了。 蜂鳥知道自己闖了大禍,它把三只盒子--當然有一只已經是空的了--交給穆倫加和穆維娜姆布吉后,就偷偷地躲了起來,沒敢回到天上復命。 收到雷神的禮物后,穆倫加和穆維娜姆布吉非常高興,他們把各種糧食的種子和樹木分發下去,全部種上,從此過上了自給自足的日子。然而,他們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承受著來自疾病、死亡和猛獸的威脅:有的人染上了惡疾,痛苦不堪;有的人壽終正寢,死了;有的人被猛獸奪去了生命……新的災難嚇得人們驚慌不已,紛紛向天神祈禱求助。 雷神雷扎聽到了來自大地上的祈禱聲,這才得知蜂鳥沒有聽從自己的吩咐,擅自打開盒子,放走了疾病、死亡和猛獸。他非常憤怒,發出了一陣陣雷鳴般的吼叫,雙目之間流動著耀眼的閃電,一下子就發現了蜂鳥的藏身之處。雷扎對蜂鳥吼道:"你不聽警告,擅自打開盒子,你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從今日起,你會變成世界上身體*小、飛得*低的鳥兒,所有的鳥兒都可以欺負你、打壓你,你唯一的安樂之所就是花心。現在,你就前往人間吧!你所放走的一切災難,你都將親自領受一番。"說罷,雷神大手一揮,把蜂鳥打落在地。緊接著,蜂鳥龐大的身體迅速地變小,*后小得只比蜜蜂大一點。從那以后,蜂鳥便有了"蜂鳥"這個名字。 雷扎懲罰了蜂鳥后,親自降臨人間,教導人們如何躲避災難。他教人們建造房屋,以躲避兇禽猛獸的襲擊,防風御寒;他教人們學會生火,吃烤熟的食物,減少疾病的發生;他教人們學習加工皮革,縫制衣服,抵御嚴寒,人類因此增強了體質,減少了死亡。雷扎還教會人們煉鐵,制造矛、斧、鎬等工具,用來打獵、伐樹和耕種土地。人們在雷扎的幫助下,遠離了猛獸和災難,重新過上了好日子,大地上又充滿了歡聲笑語。
中外民間故事 作者簡介
竹馬書坊,是一個由多名教育專家、閱讀推廣人、兒童插畫師、著名高校師生(中文系、歷史系、生物系、數學系等)等組成的課題研發團隊,專注兒童教育與閱讀,同時也為教育機構等開展活動與研究提供輔導。已出版圖書《很酷很酷的北極動物書》《寫給孩子的自然啟蒙課》《少年讀歷史:寫給孩子的中國歷史故事》《了不起的山海經》《寫給孩子的山海經》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