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于闐文書-婆羅謎字體佛經殘片:梵語、于闐語(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2876
- 條形碼:9787547512876 ; 978-7-5475-1287-6
- 裝幀:藝術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于闐文書-婆羅謎字體佛經殘片:梵語、于闐語(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古代于闐作為絲路南道重鎮,在西域歷史、絲路歷史和佛教傳播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佛教東傳的過程中,和田地區是否曾對西來的佛教進行揀擇、過濾,而當時流傳于和田地區的佛教又與傳入中原的佛教存在怎樣的異同,都是佛教史上的重要題目。人民大學博物館所藏的這批寫卷中,包括了有助于推進這些問題研究的內容,同時,對于闐史的校正也具有重大意義。 本書以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于闐文書為研究對象,進行文獻的釋讀和對勘,反映了古代于闐地區盛行大乘佛教的特點。本書同時對這批文本的歷史背景和古代西域歷史語言的建構作出了有深度的探討,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新書--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于闐文書-婆羅謎字體佛經殘片:梵語、于闐語(精裝) 內容簡介
自魏晉至隋唐,和田地區一直是佛教東傳的關鍵之地。近世以來,西域古文獻迭有出土,為當地宗教、歷史、社會、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難得資料。近年,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博物館收藏了一批和田地區出土的文獻材料,其中以梵文、于闐文等為主。人民大學博物館所藏材料中的梵語和于闐語文本以絲路南道婆羅謎字體書寫,梵語為佛經殘片,于闐語包括佛經和世俗文書。《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于闐文書》對人博梵語、于闐語佛經殘片進行了識別、轉寫和比定,確認這批于闐文書寫卷中的梵語寫卷大部分內容屬于《般若經》類和《妙法蓮華經》,于闐語寫本大部分內容屬于《僧伽吒經》。本書的研究成果對推進西域佛教史和于闐史的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本書為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圖書出版專項基金資助項目。
新書--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于闐文書-婆羅謎字體佛經殘片:梵語、于闐語(精裝) 目錄
新書--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藏于闐文書-婆羅謎字體佛經殘片:梵語、于闐語(精裝) 作者簡介
張麗香,德國慕尼黑大學印度學碩士(2004)和博士(2007)。曾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現為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梵語巴利語文獻、梵語佛教寫本、南亞與中亞的佛教藝術史等。作有Das ??a??karakasūtra: eine Übersetzung des Sanskrit-Textes im Vergleich mit der Pāli-Fassung(2003,吉爾吉特《長阿含》寫本中《商羯羅經》(或譯傷歌羅經)之轉寫編輯、德譯、與巴利文本的對應比較),Der Sieg über Māra im Leben des Buddha: in den literarischen und bildlichen Überliferungen, von Indien bis Zentralasien》(2008,佛傳中之降魔:文本和圖像的流傳,從印度到中亞),《Padhānasutta: 佛傳中降魔悟道的起源——對巴利文、梵文及漢譯佛典的比較考察》(2010),《佛傳圖像在印度的歷史發展》(2013)等。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