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事典:039:039:安史之亂·印加帝國覆滅記·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17315
- 條形碼:9787516817315 ; 978-7-5168-1731-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戰爭事典:039:039:安史之亂·印加帝國覆滅記·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 本書特色
高仙芝被冤殺,哥舒翰晚節不保,洛陽、長安兩京淪陷,玄宗出逃成都……八年安史之亂該如何平定? 一段瘋狂的歷史:168個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人口上千萬的印加帝國! 詳細講解象征榮譽的軍官佩劍在普魯士海軍中的演化過程。
戰爭事典:039:039:安史之亂·印加帝國覆滅記·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三個不同時期的歷史、戰爭故事。其一,長達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不僅腰斬了盛唐的繁華,還拉開了唐朝中后期藩鎮割據的帷幕,為宦官專權提供了溫床。在這場翻天覆地的巨變中,誰忠,誰奸,誰人獲利?其二,當活在青銅時代的千萬印加人遭遇步入火器時代的百余名西班牙殖民者,將會發生怎樣的碰撞?詳細講述貪婪的殖民者如何在印加帝國大肆劫掠,征服這個古老國家。其三,普魯士海軍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世紀,但制式的海軍軍官佩劍卻出現于1849年。從軍刀的諸多細節出發,描繪普魯士海軍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前的軍官佩劍情況。
戰爭事典:039:039:安史之亂·印加帝國覆滅記·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 目錄
前言
腰斬盛唐的安史之亂——唐皇權柄衰弱與藩鎮割據之始
被血洗的秘魯——印加帝國覆滅記
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1657—1870(上)
戰爭事典:039:039:安史之亂·印加帝國覆滅記·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 節選
至德二載正月二十五日,尹子奇集結媯川郡(治今河北省懷來縣)、密云郡(治今北京市密云縣)及同羅、奚族大軍共13萬人,向運河沿線的睢陽郡進發。睢陽郡太守許遠向駐防寧陵的張巡求救。張巡此時已棄守雍丘,退守寧陵,收到求救信后遂自寧陵率軍退入睢陽郡,與許遠共同守城。不幾日,13萬燕軍抵達城下,張巡手下有3000人,許遠軍隊有3800人,二人合兵后共有6800人。唐軍雖然兵少,但在張巡的督促鼓勵下,晝夜苦戰,擊敗敵軍日夜不停的連攻,守城軍士人人振奮。許遠對張巡說道:“我一介書生,又不懂軍事陣法,而你智勇雙全、謀略過人,今后我替你守衛城池,你替我指揮作戰。”從此之后,許遠交出軍權,只負責征調糧草、修理武器,為張巡提供后勤保障,軍事計劃則全由張巡主張。兩人推心置腹、取長補短,一同協力守城。 三月,張巡大餉士卒,全軍出戰。燕軍見張巡士兵人數稀少,忍不住大笑,以為志在必得。誰料張巡手持大旗,突然率軍直沖敵陣。唐軍悍不畏死,燕軍被沖得陣腳大亂,立時崩潰,被斬殺3000余人,后退數十里,士氣大挫。翌日,燕軍再次增兵圍攻,張巡卻偃旗息鼓、閉門不戰,到了夜間則在城中擂響戰鼓,集合隊伍,搞出將要出戰的動靜。燕軍得知,徹夜戒備,以防唐軍偷襲。但等到天亮張巡也未出擊,燕軍疲憊不堪,于是下令脫下鎧甲休息。這時突然城門大開,張巡與10余位將領每人率騎兵50人,直沖燕軍營陣。燕軍霎時大亂,被殺傷5000余人,尹子奇也在親兵的簇擁下逃出了大帳。 由于燕軍人多勢眾,張巡雖屢敗敵兵,卻始終不能解睢陽之圍。既然兵力不如對方,張巡就想到擒賊先擒王,射殺燕軍首領尹子奇。但張巡不識尹子奇,于是他心生一計:用削尖了的草箭射出城去,燕軍士兵看到大為驚喜,以為城中鐵箭已經用完,于是撿起草箭飛奔前去報告尹子奇。張巡見士兵將箭呈給一員大將,立即命守將南霽云發箭,一箭射中那人左眼,此人正是尹子奇。接著,張巡率軍沖出城外,直沖到尹子奇軍旗之下。燕軍大亂,尹子奇負痛敗走,差點被唐軍生擒。 七月初六,尹子奇集結數萬人再來攻城報仇。經過數月休整,燕軍不僅補充了兵員,士氣復振,且糧草、輜重、軍械等也得到了極大補充,可謂兵精糧足。相比之下,長期得不到補給的睢陽卻已逐步陷入糧盡援絕的困境。原先太守許遠已在城中蓄糧6萬石,但時任河南節度使的虢王李巨令睢陽郡分糧一半與臨近的濮陽、濟陰二郡,許遠堅決反對。李巨不許,許遠只好照辦,但濟陰郡得到糧食后不久(至德元載十二月)就投降了燕軍;而睢陽郡的糧食此時已經吃光,城中將士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需摻雜著茶葉、紙張、樹皮一起煮著吃。燕軍雖然屢敗,卻是糧食充足。睢陽附近的郡都不肯派兵支援張巡,也不肯接濟糧食,睢陽城(即睢陽郡治所宋城縣縣城)中士卒餓死、戰死后只剩下1600人,且個個骨瘦如柴,又有許多身染疾病,無法出擊作戰。此消彼長之下,燕軍包圍圈越來越小,逐漸逼近城池。 ——摘自《腰斬盛唐的安史之亂——唐皇權柄衰弱與藩鎮割據之始》
戰爭事典:039:039:安史之亂·印加帝國覆滅記·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 作者簡介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眾多歷史、戰史作家組成,從事古今歷史、中外戰爭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致力于通過嚴謹的考證、精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為讀者理清歷史的脈絡。目前已經出版軍事歷史類圖書四十余本,其中包括《戰爭事典》《戰場決勝者》《透過鏡頭看歷史》《信史》四款MOOK系列叢書,以及《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鑒》《倭寇戰爭全史》《明帝國邊防史》《拿破侖戰記》《秘密戰三千年》《帝國強軍:歐洲八大古戰精銳》《帝國強軍:中國八大古戰精銳》等專題性圖書。 原廓:現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體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主編,記者,電視紀錄片策劃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論壇古戰版塊版主,長期致力于軍事歷史研究及相關圖書的策劃、編審、出版工作,努力打造專業軍事圖書和自媒體平臺,致力于專業的古代與近代軍備評測,普及中外軍事歷史知識,講述不為人所知的戰爭故事。 楊亮:河南安陽人,2007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著有《歲序飛歌》《圖文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趣味一戰史》《南明悲歌》。 張煒晨:湖北武漢人,愛好文學、旅游、攝影。自幼研讀歷史,尤喜戰爭題材,常寫有歷史隨筆。曾在報刊上發表過旅行游記,也曾出版過攝影集,閑來寫作一二,漸漸也積攢許多,著有《戰場決勝者:史上最不可思議的戰役復盤1~3》。 王駿愷:2014年入讀中央財經大學商法專業,2016年前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當交換生,軍事史愛好者,主攻方向為15—19世紀世界史。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