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十六金符齋印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828605
- 條形碼:9787550828605 ; 978-7-5508-286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六金符齋印存 內容簡介
清末金石學大家、江蘇昊縣人昊大澂(憲齋)于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輯有《十六金符齋印存》,共拓二十部,每部二十六冊,收印二千余方,為清末印譜史上不可或缺的名譜。 說它是名譜,是因為昊大激本人是一位學術宏富的經史金石學家和收藏家。經長期收集,他竟得到極罕見的古代帝王調兵驗軍的虎符十六對,故名其齋曰“十六金符齋”。他的金石學在當時學術界是一面旗幟,著作《憲齋集古錄》《恒軒吉金錄》《古玉圖考》等,享譽一時。 昊大激為同治年間進士,匯官至湖南巡撫,還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督師山海關。書生轉而為將帥,雖然兵敗,仍可窺其滿腔激烈的情懷。但這樣一位主動請纓領兵打仗者,卻深嗜篆書,乃至批公文、寫家書,皆用篆法,古意盎然,當時引為美談。昊大激不僅善秦篆,更喜大篆,這又是當時流行學鄧石如、昊讓之、趙之謙者所未可比肩者。以方篆、大篆行世,昊大激倡于先,楊沂孫以及后來的章太炎皆取此門徑,謂為新開一派,亦無不可。 《十六金符齋印存》審印頗嚴,并有幕僚為之掌纂,鼎鼎大名者有黃士陵。昊氏自己有詩詠此譜曰:“蓄印十六年,積匯至二千”,“印茲二十部,裒集豈偶然”,“誰其任此役,穆父與伯圜”。其中“穆父”即名震四海、開宗立派的篆刻大家黃士陵,亦作“穆甫”。 此譜迭經丁輔之藏,后歸張魯庵秘筐。正文版框縱十六點九厘米,橫十點七厘米,今藏西泠印社。
十六金符齋印存 目錄
《十六金符齋印存(1)》
《十六金符齋印存(2)》
《十六金符齋印存(3)》
《十六金符齋印存(4)》
《十六金符齋印存(5)》
《十六金符齋印存(6)》
《十六金符齋印存(7)》
《十六金符齋印存(8)》
《十六金符齋印存(9)》
《十六金符齋印存(10)》
《十六金符齋印存(11)》
《十六金符齋印存(12)》
《十六金符齋印存(13)》
《十六金符齋印存(14)》
《十六金符齋印存(15)》
《十六金符齋印存(16)》
《十六金符齋印存(17)》
《十六金符齋印存(18)》
《十六金符齋印存(19)》
《十六金符齋印存(20)》
《十六金符齋印存(21)》
《十六金符齋印存(22)》
《十六金符齋印存(23)》
《十六金符齋印存(24)》
《十六金符齋印存(25)》
《十六金符齋印存(26)》
展開全部